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聚焦山东能源集团“31789”目标,坚定实施“人才兴企”战略,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立足矿情,在开发人才资源、打造人才优势、深挖人才潜能上做文章,着力扩展人才“蓄水池”、积蓄人才“源动力”、激活人才“新引擎”,赋能矿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实施青年“强基计划”,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青年是矿山的未来。柴里煤矿实施“人才强基计划”,提出帅才、专才、匠才“三才”培养目标,健全完善选拔、培养、吸引、用好等机制,逐步打造人才结构梯次化、选拔公开化、培养科学化、使用统筹化局。
帅才,即后备干部人才,按照“单位推荐、专业把关、组织考察、研究决定”的推荐选拔原则,以打造青年人才培养发展机制为目标,分层次、分专业建立后备干部库;专才,即专业技术人才,结合各专业技术人员实际现状,合理调剂各专业技术人员,坚持评聘分开原则,对于符合技术人员岗位条件,认真做好专业技术培养工作;匠才,即青年工匠,坚持青年技术优秀人才培养机制,对专业领域表现突出、技术能力出众的,按照层级培养、不唯数量、保证质量,着力构建一个唯才是举、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培养发展局面。
大力实施“琢玉工程”,细化职业发展规划,将全日制大学生纳入强基计划。建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机制,采取竞争上岗、民主推荐、组织研究的方式,今年以来已选拔各类青年人才30人。
“目前,全矿35岁以下管理专技人员118人,各专业后备人才85人,智能装备工程师57人,实现了人才发展有规划、人才成长有空间、人才储备有资源。”该矿党委组织科科长张同辉说。
实施素质“综合评价”,加快青年成长成才
柴里煤矿坚持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培养一批有潜力、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青年干部,到艰苦岗位上去挂职锻炼,进行素质“综合评价”,成熟一个重用一个。
通过积极选拔培养储备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建立30岁-40岁中层管理干部、26岁-35岁科区级管理干部信息库,大幅提高35岁以下科区级管理人员的选拔配备比例。注重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工作一线发现考察干部、培养历练后备人才。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推动管理干部分板块、分专业、跨区域交流任职,开展适度跨专业岗位历练,提高井下采掘、辅助单位管理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
对新入职的大学生,坚持在基层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根据专业分配到相应一线班组,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劳动见习锻炼。在劳动见习期间,随班组职工劳动,严格落实“导师带徒”制度,采取“一带一”“一带多”“多带一”形式,通过“教、传、帮、带”有机结合,加快青年成长成才。
从技术员到副总工程师的朱涛涛,成为60年老矿充填开采的第一批“探路者”。他潜心研究充填开采新技术,牵头研制的防跑偏恒压压带轮、皮带机压带轮装置、风动式无轨运输转运等装置,打通了制约充填开采的难题瓶颈。
90后大学生赵崇良从掘进专业跨入采煤专业,从技术员成长为生产区队领头人,先后设计安装23631、3606掘进工作面集控中心,创新杠杆式浮力自动排水装置、风水联动全断面喷雾、溜煤眼上口气动封口装置等一系列小改小革项目,变“小才”为“大才”、变“良才”为“优才”,推进技能素质不断提升。
实施“双向考核”,促进青年人才技能提升
“岗位是最好的培训,工作是最好的老师”。柴里煤矿立足岗位实践培养人才,通过实施“述职+评议”双向考核,在全矿形成“以技能立身、凭业绩成才”的鲜明导向。
坚持业绩考核与民主测评并重,定量与定性、日常考核与月度考核、领导评价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原则,严格做好矿管理专技人员履职考核,平衡“业绩考核”和“民主评议”两个重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加大对“慵、懒、散”干部的治庸问责力度,坚决诫勉不作为的干部、淘汰不称职的干部。
在此基础上,根据岗位性质、岗位职责和特点要求,分别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体系,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制定优秀人才破格晋升、破格提拔办法,优先从基层选拔埋头苦干、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在实行月度考核基础上,每半年组织一次综合考核,实现“等级能上能下、收入能加能减”,对考核不合格,业务能力不全面、群众公认度低的,一律实行降级淘汰,重新推荐选拔。
今年以来,柴里煤矿通过“公开、公平、公正”选人用人机制,现有全日制大学及以上学历管理人员123人,其中“90后”正科级7人、副科级22人,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下降3岁,进一步优化改善了管理干部的年龄结构,实现了岗位和人才“双向奔赴”。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通讯员 刘光贤 孙启鲁 李贤)
举报/反馈

齐鲁壹点

4147万获赞 216.5万粉丝
初心不忘,一纸风行齐鲁;智趋未来,用心连接用户
齐鲁晚报旗下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