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省文明办和省教育厅在全省寻找广东“最美教师”时发现:化州市第六中学退休教师吴振贵,从教40多年来,一直过着苦行僧般的紧日子。但,就是这位平时衣服也舍不得多买一件,从不乱花一分钱的他,却全力资助了83位困难学生,使他(她)们能再续读书梦并顺利完成学业。
昨日,2024年教师节到来之际,广州日报记者随在大湾区工作的茂名籍“粉丝”前往看望吴振贵时,又一次被他的精神力量折服……
吴振贵老师向记者介绍情况
宁过“最低标”日子
看不得一个娃儿失学
当天,化州市六中校园内住了二十多年的小套间内,身穿一身旧衣的吴振贵边倒开水边向访客解释——“不好意思,这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喝茶的习惯,所以家里也没有茶叶。”
据熟知他的邻里介绍,为了捐助困难家庭学生,吴振贵从教几十年来,一直过着“最低标”的日子,穿的衣服多数是亲戚的旧衣服,鞋袜补了又补。
提及过“最低标”的日子,吴振贵有着一套“瓶水论”——一瓶饮用水放在小卖部就值两三块钱,但给沙漠中水囊已空的旅人,很可能会救回无价的生命。
对困难家庭学生,吴振贵一直践行“瓶水论”。他的收支记录“旧账”令人惊讶:2008年工资收入两万八千多元,资助三位大学生和一位中学生用了九千元,给四位孤儿两千元,送残疾人十二包大米折合八百多元,汶川地震捐款四千五百元……共支出一万六千三百元!所剩的生活费还要供自己孩子上大学。
20世纪90年代,他和妻子到湛江供电局宿舍区走亲戚,因为衣着实在过于简朴,以致小区门卫对他反复盘问。亲戚获悉此事后,在送他的手信外,特意夹了一大包“二手衣物”。此后,其他亲戚也纷纷把“二手衣物”送到吴振贵处。吴振贵从那以后穿的大多是“二手衣服”。
“日子能过就行,没啥可讲究的,我和妻子都是教师,就一个孩子花不了这么多,妻子也知道,我是看不得一个娃儿失学的!”在访谈中,吴振贵反复提到“看不得一个娃儿失学”。
吴振贵老师(左)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罗树品 摄)
出生贫寒
曾被资助的他
工作后资助更多孩子
吴振贵生于化州市中部山区林尘镇的一个贫寒农家,50多年前,也面临过失学。当时正准备念高二毕业班的吴振贵,被父亲要求辍学回生产队里务农挣工分,理由是弟弟准备升高一级了,母亲有病,家里实在供不起两个高中生的学费。闻言一夜无眠的吴振贵,准备接受命运的无奈时,他的班主任舍不得让这位农家“学霸”辍学,帮他支付了一年的学费,才让他完成高中学业。
1974年,高中毕业的吴振贵在林尘镇山心小学担任月补贴仅7元的民办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他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才成为编内的教师。
吴振贵还清晰地记得,他当时每月有7元钱的补贴,1975年春开学第二天,他的裤子已穿孔,到学校出纳员取当月的7元补助款打算买布做一条裤子,当吴振贵领到7元补助款经过三年级教室时,看见教师在上课,教室外边有三个小孩在呆坐着,上前了解得知这三个小孩是因没钱交学费,老师拒绝她们进教室上课的。吴振贵见此,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们每人2元,到财务室交了学费再去上课。
2005年,吴振贵获悉同事杨亚胜所带的班一名学生,因久病的父亲去世且家中负债累累,该生姐弟俩都面临辍学,于是,立即回家取钱替姐弟俩交了学费,此后每月还替这姐弟交伙食费,直到中学毕业。
2007年8月,吴振贵从电视台中看到当年分别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的余钧和考上华南师范大学的陈文杰都是困难生,没钱继续深造,心里感到难受。次日,他从化州赶到茂名,联系两位困难生,将身上仅有的500元捐出,转给陈文杰300元,余钧200元,同时许诺每月由他俩分别照此款额寄给助学款。
此后,吴振贵不管家庭开支多么拮据,每月都按时给这两位大学生分别寄去300元和200元。
陈文杰七年后,才知道她念大学的四年,向她汇款40多次共12600元的恩人是吴振贵。
至1999年,吴振贵为资助困难学生已负债了20000多元,但他始终不放弃对困难学生的资助。
吴振贵老师说,这张满是补丁的被单“陪伴”了他几十年,至今一直如“珍宝”般留着。
工作忘我
孩子的学业就是他的“天”
吴振贵的老家在林尘镇的一小山村里,被乡亲们视为“没本事“的人,因为吴振贵本村的其他公务员,教师和外出村民都回村建起了一幢幢洋房,而吴振贵夫妻都是有编制的公办教师,连祖屋塌了都没钱修。
到化州市杨梅中学任物理教师后,吴振贵为教学投入了超出常人的热情,每天看书、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他的妻子告诉记者,那时候,吴振贵因为工作太辛苦,一米六几的个子瘦得只有九十多斤。多位吴振贵曾教过的学生说,吴老师眼中没有优生和差生的区别,对每个同学都很亲切很耐心。每次考试,吴老师都连夜改卷,第二天早上就能把错题总结出来,给我们不厌其烦地讲试题。
为了教好物理,他翻烂了教材和教案,对每一页的内容都烂熟于心。渐渐地,他不再需要带着教材和教案去上课了,跟随他的是一张张写满了补充习题的卡片。据吴振贵当年带过的学生回忆,“吴老师真厉害,上课不用看课本,就凭从衣袋里掏出的一叠卡片。”
在杨梅中学的前十年,吴振贵一共看了100多册物理类的书和700多册其他学科的书,整理了20多本“物理精华”教学笔记,他也因为出色的业务能力,获评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
进入教学岗位后,吴振贵很快进入忘我状态,孩子的学业就是他的“天”。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录取生,吴振贵进入仕途是不乏机会的。1981年,当时的化州县公安局曾有意调入吴振贵,他不为所动;1984年,共青团化州县委有意让吴振贵担任乡镇团委书记,吴振贵几经掂量,觉得自己还是离不开学生,放弃了这样的机会;1986年,吴振贵又放弃了调入茂名市机关的机会。
在吴振贵的从教生涯中,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像慈母一样关爱着每一位学生,当天气变冷时,就提醒学生多加衣服;学生情绪有变化时,就给学生雪中送炭般的关怀;当学生生病时,就带学生去看病,并替困难学生支付医药费。
一位吴振贵当年的同事如此评价他:与成人达己相比,老吴简直是成人苛己。
燃烧着初心和情怀的人生
一学生在给吴振贵的信中如此写着:“我在黑暗中前行感到绝望时,希望有一盏灯给我光明,给我力量,给我希望。您的大爱之举,让我懂得并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伟大的胜似母爱的师爱”。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关家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关家玉
来源:广州日报
举报/反馈

光明网

1.8亿获赞 618.6万粉丝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
光明网传媒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