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团队、生命科学学院金力团队联合厦门大学王传超团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王明辉团队、山东省考古研究院孙波团队及烟台市博物馆等13家单位首次获取山东18个遗址的69例古基因组数据,并整合已发表的中国及其周边人群的古基因组数据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分析。
8月14日,相关研究成果以“Genomic dynamics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Valley since the early Neolithic”(《新石器以来山东地区人群的遗传史》)为题在Current Biology(《当代生物学》)上以长文形式发表。
在这篇研究文章中,引人注目的是对古代山东的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200-4600年)和龙山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的古人类基因进行了对比研究,明确了二者的传承关系。9月3日,记者联系到这次古基因组学研究的课题负责人、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他告诉记者:通过遗传学分析,课题组论证出山东龙山文化人群基本上继承自山东本地的大汶口文化人群,这与考古文化上看到的两种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一致,二者时代上先后,但在基因上看实际上是“一伙人”。
对于大汶口文化人群和龙山文化人群是“一伙人”,我国考古学家早有论证。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域都集中在泰沂山脉为中心的黄淮下游,在陶器上有紧密传承关系。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栾丰实教授在《江汉考古》(2021年第6期)发表文章,《简论大汶口和龙山文化之间的过渡期遗存》中指出:“其实,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的分布区域相同,文化的承载者和创造者均为古史传说中的东夷族群,两者本来就是同一支文化的前后不同阶段,只是由于人为的原因,将其分别为两支考古学文化。”
大汶口文化红陶实足鬶
栾丰实进一步指出,“30年前我在探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分期问题时,对两文化之间的关系曾经感到很困惑。如果从陶器上看,大汶口文化晚期与龙山文化的关系,较之与大汶口文化中期更为密切。如龙山文化最重要的两类礼器载体——袋足陶鬶和蛋壳黑陶高柄杯,最重要的几类炊器和饮食器——罐形鼎、豆和筒形杯等,均是大汶口文化晚期也是龙山文化陶器组合中的主体因素,并一直延续到龙山文化最后阶段。故当时一度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就是可以把大汶口文化晚期从大汶口文化中独立出来,或与龙山文化合并,或单独命名为‘西夏侯文化’或‘陵阳河文化’,这样就可以与中原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在年代上互相对应,进而揭示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文化基本同步发展的历史过程。 ”
但最新古基因组学分析,一方面揭示出大汶口文化人群和龙山文化人群是“一伙人”,一方面对这“一伙人”的古基因分析发现,这“一伙人”并不完全是海岱东夷人,有海岱东夷人——山东本地采集狩猎人群组,更有黄河中游农业人群祖先成分,还有少部分南方古代人群组,这为认识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古人群构成,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和证据。
对大汶口文化人群分析表明,其古基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黄河中游农业人群组,包括西夏侯和岸堤二村,该组人群可以由黄河中游的仰韶人群模拟,即黄河中游农业人群祖先成分占比100%;二是山东本地采集狩猎人群组,包括傅家、五村和大汶口,他们除了黄河中游农业人群祖先成分,还需要额外22.2%-40.8%的山东本地采集狩猎人群共同模拟成功;三是中国南方古代人群组,包括刘林、三里河和午台遗址,他们除了黄河中游农业人群祖先成分,还需要12.9%-17.6%的中国南方古代人群混合模拟成功。其中,在刘林遗址(距今约5600-5100年)的人群中发现南方古代人群成分,表明南方人群至少在距今5600-5100年到达山东。另外,通过比较分析,课题组发现大汶口人群中的南方成分有部分是直接来源于中国南方人群,而非间接来源于中原人群。
对龙山文化人群分析表明,龙山文化时期山东人群,与大汶口时期的人群保持了遗传延续性。该研究对3个龙山文化遗址(午台、三里河和呈子遗址)的13例个体进行测序及分析,发现山东龙山文化人群在遗传上基本(85.2%-100%)继承自大汶口文化人群。具体而言,呈子和龙山文化三里河遗址的人群与大汶口文化晚期三里河人群比较接近,他们都与南方古人存在密切的遗传联系;龙山文化的午台遗址人群与大汶口晚期的傅家人群比较接近,他们与山东本地采集狩猎人群呈现出较强的遗传联系。
蛋壳黑陶高柄杯
“山东龙山文化人群在遗传上基本(85.2%-100%)继承自大汶口文化人群”,说明两个文化人群密不可分的传承性,也使此前栾丰实等专家教授基于陶器相似性做出的“同一支文化的前后不同阶段”的论断,有了坚实的支撑。
文少卿表示,龙山文化成就很高,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其农业、手工业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精美的蛋壳黑陶的发现,证明了中国东部存在一个土生土长不同于仰韶彩陶文化的黑陶文化,否定了“中国文化西来说”,我们通过基因研究发现了龙山文化人群对大汶口文化人群的继承性,否认了文化变革是外来人群迁徙进入所致,它更多的是内部的一种文化上的创新,这就说明了龙山文化具有原创性。
古基因学研究赋予现代考古学新的生机,对大汶口文化人群和龙山文化人群的基因继承性研究,开始揭开古山东人群的奥秘,尤其是对山东古人群基因的三个分类,让今天的人们明白,远在四千到六千年前,中原和海岱东夷,南方和海岱东夷,就有着密切的人员往来,在生产生活方面有着深远的联系。
(大众新闻记者 周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