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理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5亿人深受其害。尽管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方法,但对于那些对传统治疗手段反应不佳的患者而言,寻找新的治疗途径显得尤为迫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脑机接口技术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是一种在大脑与计算机或其他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连接和通信的技术。它允许通过计算机解读大脑发出的信号,或者向大脑发送信号以调控其活动。脑机接口技术根据电极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种。
侵入式脑机接口将电极直接植入大脑内部,能够提取更高质量的神经信号,但存在生物相容性等风险。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可穿戴的脑电波检测设备获取脑电信号,虽然信号相对较弱且易受干扰,但具有安全、便捷、高效等特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自2020年12月起,该医院启动了脑机接口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项目。通过脑深部电刺激(DBS)技术,在脑内特定的神经环路中植入电极,通过电刺激调节相应的神经核团,以达到治疗目的。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和观察,受试者的抑郁症状平均改善率超过60%。这一成果表明,脑机接口技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Inner Cosmos公司:这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公司研发了世界上首个专为治疗抑郁症而设计的脑机接口植入物。该植入物体积小,手术创伤小,且效果显著。经过近两年的观察,其受试者的抑郁症状明显减轻,效果甚至优于当前抑郁症治疗的标准方法。
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该团队研发的“神工—神心”抑郁评估脑机交互系统是一款面向抑郁症辅助诊断的情感脑机交互系统。通过采集患者头部信号,检测大脑活动模式,评估抑郁状态,实现对抑郁症的客观筛查。该系统已在多家医院进行测试,性能表现良好。
然而,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一系列伦理和技术挑战。一方面,如何确保技术的安全性,避免潜在的风险,如感染或设备故障,成为研究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如何处理好技术介入大脑活动所带来的伦理考量,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对此,孙主任表示,研究团队一直在与伦理委员会紧密合作,确保每一项决策都符合最高道德标准。
尽管脑机接口治疗抑郁症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它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瑞金医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规模,并与国内外多家机构合作,加速推动这项技术走向成熟和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大脑奥秘的探索从未停止。脑机接口技术治疗抑郁症的成功案例,无疑为我们揭示了未来医学发展的无限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或许每一位抑郁症患者都能够享受到这项技术带来的福祉,共同迎接一个更加光明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