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模型,可以了解人类是如何从感觉器官接收外部信息,到向外表达为表情、语言与动作的详细处理过程,这个处理过程的中间环节就是情绪、情感、价值观与思维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结果。本文将详细介绍此模型来龙去脉与运用方法。

情绪,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我们内心深处无意识中的“下意识”反馈,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它源于各种感觉器官在接收到外部信息后,未经过大脑的深思熟虑,就即刻形成的一种驱动力。

这种驱动力促使我们下意识地做出各种表情、语言和动作。情绪的产生是一个迅速而下意识的过程,它首先将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初步处理,随即引发身体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情绪对表情、语言、动作的下意识驱动力在模型中用虚线表示)

情绪与情感关系模型图1

这种反应是直接的,甚至在大脑还没有完全介入思考之前就已经发生。与此同时,大脑开始对这种反馈进行深入思考,生成一种自己能够意识到的感觉体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感。情感的产生涉及到评估当前的状态,并决定是否继续维持情绪这种下意识的反应。

情感,源于深层次的欲望,是人类对其他人或事物是否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内在反应,是一种有意识的思维判断。它是基于情绪与感知系统,形成的记忆作为条件,通过价值观影响与思维过程后的产生。

情绪与情感关系模型图2

如果未经过价值观的审核与缜密的思维活动,仅凭着情绪与感知就偏于感性,此时,人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情感是否符合自身的真正需求或是客观现实。因此,情感与情绪不同,情绪是低级的生物性本能的防御活动,而情感则是作为人仅有的高级意识活动。

情感,是人类在面对其他人或事物时,是否能满足自身需求的一种内在反应。这种反应不仅仅是基于情绪和感知系统,更是通过记忆和思维的综合产物。情感是一种有意识的思维判断,它涉及到我们对事物的深层次理解和评估。

当我们面对某些情境时,如果没有经过价值观与缜密的思维过程,仅仅凭借着情绪和感知就做出反应,那么我们可能会过于感性,从而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情感是否真正符合自身的实际需求,或者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合。(价值观驱动的表情、语言与行动是在有意识状态下进行的,模型中用实线来表示。一般情况下的人类活动,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

情绪与情感关系模型图3

因此,情感与情绪是有所区别的。情绪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低级的生物性本能反应,是一种防御机制,比如恐惧、愤怒等。而情感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意识活动,它不仅仅是情绪的简单反应,而是经过了价值观与思维的加工和整合。情感包含了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评价和态度,它反映了我们对事物的深层次理解和情感倾向。

只有当情感与思维相结合时,所产生的行动和情绪才是最为理性和合理的。这种结合使得我们能够在面对各种情境时,做出更为明智和符合自身需求的选择。通过思维的参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行为和反应。因为,所有的向外表达,都会由人类的感知系统反馈回来,这样,人们就能够清楚表情、动作与语言的“向外表达”能否实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需求。

情绪与情感关系模型图4

如此,才能不断地调整与修正向外表达

剩余65%未读
最低1.13元/天订阅作者, 解锁全文
举报/反馈
心愿军师梁涛
200条
专属内容
10条
每月更新
50条
精华内容
立即订阅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