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
9月3日,从中国科学院传来好消息:第二批100个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日前公布,我国有3个地质遗产地入选,分别为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和桂林喀斯特。
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入选,有何优势?为何入选?未来如何规划?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她用一句话概括了本次入选的核心理由: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是最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遗址,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
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
“
推荐理由①:
填补恐龙演化和研究历史的空白
“大山铺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的确是独一无二的,本次入选类别为古生物类。”曾小芸说,在大山铺遗址发现之前,侏罗纪中期恐龙化石发现得很少,所以它填补了恐龙演化和研究历史的空白。
它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世界恐龙演化史上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稀少的短板,也为世界恐龙早期系统演化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化石材料:如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原始的真蜥脚类恐龙——李氏蜀龙;目前世界上有可靠记录的最原始的新蜥脚类恐龙——董氏大山铺龙;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原始、保存最完整的剑龙——太白华阳龙等。
在大山铺发现之前,侏罗纪中期恐龙化石仅在北非、东亚、西欧和澳大利亚零星发现,大山铺拥有丰富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填补了恐龙演化史的空白,对研究恐龙及其相关古脊椎动物的系统演化、生理特征、生活环境等具有重大科学价值,被古生物学界誉为“世界侏罗纪恐龙研究的圣殿”。
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
“
推荐理由②:
最为集中和高度多样化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
“遗址里除了恐龙以外,还同时发现了许多珍贵和完整的脊椎类动物,很多为基干类群,包括鱼类、乌龟、鳄鱼、翼龙等,它们组成了一个最为集中和高度多样化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
曾小芸说,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体现出难得的生物多样性,在同时期全球范围内的化石记录中极为罕见。其不仅是中侏罗世蜀龙动物群的代表性化石产地,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恐龙化石产地之一。
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入选世界地质遗产地
“
推荐理由③:
研究恐龙及其他脊椎类动物的最典范代表
“遗址从各个方面,为研究恐龙及其他脊椎类动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呈现了最具代表性的典范。”曾小芸介绍,这里有最为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这里也是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
除了身为蜀龙动物群的类型产地,许多基干类群,如真蜥脚类恐龙——李氏蜀龙,大鼻龙类——董氏大山铺龙,剑龙类——太白华阳龙,新鸟臀龙类——劳氏灵龙等,都是各自类别的典型代表。
“遗址内还发现了一些独特的恐龙骨骼结构,如蜥脚类恐龙的尾锤、剑龙的肩棘等,对于推断恐龙的行为至关重要。”曾小芸说,遗址填补了恐龙进化史上的某些空白,并且是从各个方面研究恐龙及与其他脊椎类动物关系的最好代表。
自贡恐龙博物馆
“
含金量高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获地质遗产价值级别最高奖项
“第一时间获得消息后,我个人是非常激动和高兴的。这也是自贡恐龙博物馆所获得的地质遗产价值上级别最高的奖项,含金量非常高。”
曾小芸介绍,因为一旦入选该名录,代表该地质遗产地具有国际最高地学价值和研究水准,并得到了有效保护,可作为全球范围内地质遗产地展示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典范。
这个奖项如何申请?“在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支持下,我馆于2022年参与了全球首批100个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申报,所有资料和申请表由我馆自主填写。”曾小芸介绍,2023年再填报并提交资料,并成功入选全球第二批100个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本次我国共有10个地质遗产地参与申报,其中3个入选,6个延期,1个被拒。自贡恐龙博物馆入选全球第二批地质遗产地名录,殊为不易,意义重大。
2023年3月28日,第二批100个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提名工作正式启动。自贡恐龙博物馆积极申报并提交资料,截止申报日期,共有来自64个国家的174个候选地参评。
“评选标准非常严格,程序严谨,过程相当激烈。初选由全球各地89位顶级专家进行评估,截至2023年12月底,专家们共提交评价报告714项,且总体评价质量显著提高。”曾小芸说,随后,评选结果由17位成员(参与项目的17个国际组织各派1名代表)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评审批准。最终,2024年2月21日,由IUGS执行委员会评审批准。
据悉,全球第二批100个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名单,2024年8月27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第37届世界地质大会上(IGC 2024)对外公布。大会举办了特别仪式,20个遗产地被选中上台做介绍。其中,中国的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乌海植物庞贝城被选中上台推介。
“
有何影响?
在科学价值等三方面得到国际认可
此次入选,会给自贡恐龙博物馆带来哪些影响?“此次入选,代表我馆在科学价值、保护措施和研究水准等方面,都得到了国际认可,在宣传宜居地球、生命演化、古生物魅力等科学知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曾小芸说,自贡恐龙博物馆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继续开发科普活动,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加强数字融合创新发展,让更多的数字技术应用于我馆,发展该馆新质生产力。
除此之外,自贡恐龙博物馆也将继续加强与国际地质科研合作、交流互鉴,助力自贡恐龙文旅金名片绽放光彩,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实现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
未来规划
将实施恐龙地质遗迹保护项目
大山铺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四川盆地的自流井背斜的东北端,占地约7万平方米,于1972年发现首块恐龙化石。遗址的恐龙化石集中在3-5米厚的灰绿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中,分布于下沙溪庙组的下部。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掘出200多具恐龙和其他脊椎类动物。其中,已鉴定出26属29种,包括蜥脚类、基干新鸟臀类、剑龙类、鱼类、两栖类、龟类、鳄类、蛇颈龙类、翼龙类和兽孔目类,由此组成了中侏罗世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落。
下一步,自贡恐龙博物馆对大山铺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遗址有着怎样的规划?“接下来,我们要实施恐龙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对遗址馆进行建筑加固及展陈提升改造,新建科普馆、研学馆。”曾小芸介绍,同时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科学+”建立恐龙数字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