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花费了大半辈子的精力,将子女抚养长大,还逼着子女结婚立业。

一直觉得,要是子女本事大,父母就能有所依靠。

但等咱们年纪特别大了,再跟子女在一块相处,情况跟原先想的根本不同。

听过这么个说法:“出国混的子女,那就算白养了;在远方大城市混的子女,等于给别人养的;只有没啥本事,在老家附近工作的子女,才能常常陪着。”

确实,有能耐的子女,大多会去远方,想孝顺父母也很难做到。

怎样做才能不让自己的晚年过得凄惨呢?

父母得主动转变想法,明白“麻雀定律”——不管是偏远的乡村,还是充满钢筋水泥的城市,麻雀都能出现;既能在田里吃谷子,也能在垃圾堆边找面包屑。顺应时代,啥事儿都不成问题。

在子女的屋檐下适应,寻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常言说得好:“人在人家的屋檐下,就得低头。”

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受。这道理大家都明白,可老人时常住在子女家里,这事儿避免不了。

从老人帮着带孩子起,一直到老人走不动的那天,都会跟子女在一块儿过日子。

在有几个子女的家庭里,老人大多得在子女家里轮流住着,由子女们照料。

好多家庭里,那些老夫老妻,如果有一方先走了,那剩下的一方,就会被接到城里去生活。因为,如今乡下的情况,老人自己住不太合适。

得记住,子女的家,可不是直接就等于老人的家。就算子女买房的时候老人掏了钱,那也一样。

学学麻雀,待在屋檐里头,也没啥不开心的。

有些高楼的墙壁上有洞,麻雀居然能在里头做窝,生存本事真是强得很。

老人从老家来到城市,这本来就是一次迁徙呀,不赶紧适应可不行!

具体来讲,就是要抓住“入乡随俗”这四个字。

首先,赶紧把城里生活的那些事儿搞清楚,像买菜、洗衣服、收拾房间还有生活的节奏啥的,别干等着子女来教。

然后,把乡下的一些陋习给舍弃掉。比如说,在窗台上拿破盆子种葱蒜;在小区的游园里挖土种菜;还到处去串门。

最后啊,在子女家里,得给自己找点小小的生存空间。就像,把自己的床铺收拾好,在小区里结识些朋友。

剧作家萧伯纳讲过:“明智的人会去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非要世界来适应自己。”

积极做出改变,对老年人来讲特别重要。别每天吃穿不愁,却老是拉着个脸。

02

尽量把自己的小家弄好,别给子女添太多麻烦。

咱常说这么一句话:“麻雀小归小,可啥都不缺。”

哪怕是再小的鸟儿,也具备大鸟的身体构造;哪怕是再小的单位,也有着完整的职能与工作规划。

一个小小的家庭也不例外。哪怕是一人户,也得有个样子。

等咱们上了年纪,可能不会跟子女一块儿住,而是非要住在自己那小房子里。就算去了子女所在的城市,为防两代人闹矛盾,老人会挑车库住。

要是老人有自己的小家庭,那就赶紧营造适合居住的条件,别再依赖子女。

就是说,老人的小家庭,也得更体面点。

夫妻都好好的,那就屋里头两个人,一日三餐,走过四季。生活充满烟火味。也能时不时地,叫子女们一块儿来吃个团圆饭。

锅碗瓢盆、桌子、椅子、床铺啥的,全都有。

另外得提醒一下,老年人得知道咋就医、咋管理自己身体,别有点伤寒感冒之类的小毛病,就立刻让子女去安排。

得琢磨琢磨,如今这社会压力老大了,多数中年人都背着房贷车贷,工作还老是加班。能抽出大把时间照顾父母,那可太难了。

要是父母老是要求子女随时照顾着,子女又没法“随叫随到”,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也就冒出来了。

人上了年纪,得学学现代化的玩意儿。就像用智能手机,能在医院挂号、交钱;出门瞅瞅手机地图,随时能晓得自己在哪,省得走丢。

老人在经济跟工作方面,很难给子女助力,不过少让子女操心,这也算一种帮忙。

3

管住自己的嘴,别跟子女、外人瞎议论。

农村有这么一句谚语:“宁可像蚂蚁的腿,也别像麻雀的嘴。”

好多老人,都爱习惯性地唠叨。在家里多念叨几句,倒也还行,子女顶多表示一下讨厌,不会真当回事儿。

老人跟外人瞎议论,麻烦就找上门啦。外人把这话说出去,又被子女听到了。子女知道后,那肯定得发火。

子女心里会琢磨:“咋父母宁愿信外人,都不信自家的人呢?啥事儿,都要跑去跟外人讲,把家里的丑事弄得人尽皆知。”

人这一辈子,花三年能学会说话,可要学会闭嘴却得用上一生的工夫。

两代人一块儿过日子,好多话能忍则忍,也就没啥事儿了。要是非得说,那也得商量着来,瞅着子女不那么忙的时候,唠一唠。

另外,老人跟孙辈在一块的时候,可别乱说话。因为孙辈很快就会把话传给他们的父母。

比如说,老人跟孙子讲:“你妈特别不好,不孝顺。”孙子把这话告诉了母亲。随后,婆媳关系就彻底僵了。

老人说的那些话,好像全是替子女着想,可要是说太多,让人烦;跟外人讲,又不好看。还是少说为妙。

4

对于老年父母来讲,子女有能耐,心里挺高兴。可子女的能耐,跟老人没啥大关系。

老人别光等着自己变老,等着子女来养活,得像麻雀那样,不管迁到啥地方,都能融进新环境,努力往好变。

同时,得发挥长处避开短处,别像麻雀那样乱张嘴,得理性地讲话。

社会变了,养老的方式变了,老人的思想境界也得变。

若想后半辈子过得踏实,那就得适应到处漂泊的生活。

文中的配图是从网络上来的。

举报/反馈

千旬娱千

1993获赞 382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