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经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领导同志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自2022年起,从遴选示范、调查研究和宣传培育三个维度开展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遴选和研究工作,找出并宣传推广企业优秀成果与案例,助力工业领域更好地开展碳达峰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根据工作计划,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将在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支持下,持续做好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遴选和研究工作,到2025年累计找出300家,到2030年累计找出1000家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其中,在2022年已经发布的42家首届“领跑者”企业基础上,今年10月已确定60余家2023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名单,将于2024年1月1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工业碳达峰论坛上发布。

现将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优秀企业成果和案例进行系列报道,为各地方、行业、企业做好工业碳达峰工作,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电源”)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充电设备、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同时,阳光电源以全生命周期端到端的零碳系统解决方案为核心,致力于以创新的技术、产品和模式,为客户提供面向各典型场景的一站式、平台化的清洁能源运营解决方案、智能减排方案、碳资产管理方案及碳中和实现方案。帮助客户实现全面零碳绿色转型,并构建“智慧综合能源服务+端到端零碳综合解决方案”的绿色产业生态圈。

自1997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专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先后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亚洲最佳企业雇主”等荣誉,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绿色工厂,综合实力位居全球新能源发电行业第一方阵。

图1:阳光电源总部

阳光电源坚信,在全球净零目标指引下,绿色化、便利化、数字化是未来能源发展趋势,光伏、风电、储能、新能源汽车、氢能都将参与到能源互联网络中,形成数字化背景下的多元能源系统,让绿色能源真正走进千家万户。阳光电源将继续秉持“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的使命,充分依托清洁电力转换技术优势,与全球伙伴协同合作,用专业力量积极应对全球重大挑战,加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赋能千行百业进入低碳高质量发展时代,共塑可持续未来。

一、顶格部署碳中和路线,高位推动可持续绿色发展

为助力双碳目标,全面贯彻“绿色使命 成就美好”的理念。阳光电源加入RE100,承诺到2028年在全球制造和运营中使用的电力100%为可再生能源。为此公司制定了短、中、长期行动计划,并将目标分解至品管中心、研发部门、采购中心、设备动力部、行政服务中心、后勤等各相关部门年度KPI中,战略部门年度监督目标的执行情况,及时优化调整目标值及相应减碳措施。自2016年起每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每年按照指引要求和公司管理实践编制报告,并完善指标体系,保障可持续发展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持续构建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公司高度重视管理体系建设,以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引入IATF16949:2016、CMMI、ISO26262:2018、ANSI/ESD S20.20等行业及产品差异化标准体系,构建具有整体性、可复制性、差异性、前瞻性强的集团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高效运营。全面推行ISO9004、GB/T19579、GB/T19580等卓越绩效管理体系,持续关注企业运营业绩,通过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实现持续成功运营;产品可持续发展方面,坚持落实QC080000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秉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促进和谐发展”的方针理念,持续优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公司根据IS014001、ISO50001及ESG管理体系要求,结合自身多元化的业务实际,建设具有阳光特色的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确保能源节约与生态环保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持续提升。

在绿色工厂建设方面,遵循“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坚持实行绿色发展战略引领公司开展绿色工厂建设,并于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022年成功认定国家级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公司将绿色设计的要求与产品开发IPD流程融合,从提高转化效率、降低产品使用能耗,到采用更多来自低碳供应链、环保可回收的材料等多方面,逐步提高产品的气候环境友好属性。在生产过程中,将清洁生产理念贯穿于全生产过程,持续构建绿色、低碳的产品体系,节约能耗作为能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助力阳光电源绿色生产,最终为全球客户带来更加低碳高效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双碳目标背景下,阳光电源以“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为使命,坚定支持和践行全球低碳减排行动,对外推进“聚焦清洁电力”的业务战略,对内推进“低碳运营”的气候战略,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上争取“内外兼修”。以“聚焦清洁电力领域,以低成本创新方式,推进相关多元化,努力提升市场、技术及其协同能力,实现快速可持续增长”为总体战略方针,深耕“光、风、储、电、氢”新能源行业主赛道,为全球气候目标贡献企业专业力量。截至2023年1-9月底,公司逆变设备全球累计装机超405GW,相当于每年减少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二、持续创新领跑,焕新清洁能源

(一)常态化推动生产制造节能降耗技术应用及改造

阳光电源致力于建立交付及时、质量领先、工艺领先的全球工厂体系,推行精益化生产、自动化控制、数字化工厂三条主线,常态化推动生产制造节能降耗技术应用及改造,提升能源生产率。通过持续的精益生产活动推进、自动化开发能力提升、实现了生产技术持续迭代、过程质量的稳步提高、能耗水平持续降低,以及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由PLM、SAP、MES、WMS、SCADA、EAM等多系统集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数字化工厂的控制中枢,不仅可以实现人员、设备、物料、工艺参数、产品等生产全流程追溯管理,同时也可以根据数据采集进行生产现场的控制调节,最大程度降低能耗水平。通过精益化、自动化和数字化三条主线,在计划、仓储、制造、工艺和质量五大体系内的贯彻实施,固化了流程、物料、工艺参数等生产要素,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并持续地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

图2:数字化车间

(二)开发绿色低碳产品,凝聚节能降碳合力

阳光电源始终专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培育了一支研发经验丰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研发队伍。

1.推出全球功率最大组串逆变器SG320HX

最大输出功率352kW,刷新1500V组串逆变器功率等级,让更高功率、更低LCOE成为可能。据测算,100MW电站,SG320HX方案可节省系统成本1020万元以上,LCOE降低2%。SG320HX可在SCR=1.2弱网环境下稳定运行,其快速功率响应技术获得业内首个且唯一实证,60ms内急速降额99.2%,30ms快速无功响应,支撑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同时,通过光储深度融合,SG320HX可强化一次调频,并可实现虚拟同步,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对新能源提出的调频要求。

2.全球首发光储“1+X”模块化逆变器

光·储“1+X”模块化逆变器每单元功率为1.1MW,通过并联扩展实现1.1MW-8.8MW子阵灵活配置,满足全球不同市场多样化需求。每个模块均为独立MPPT设计,进一步提升发电量。关键器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即插即用,运维效率提升70%以上,极大降低运维成本。满足光储交直流耦合多样化需求,在直流耦合场景中,逆变器支持最大2倍容配比,储能功率和锂电池容量可根据不同需求灵活配置,进一步提高光储电站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3.可再生能源柔性制氢

SHT200P PEM制氢系统(200Nm³/h),采用集装箱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包含IGBT制氢电源、PEM电解槽(单槽100Nm³/h)、气液分离与纯化设备、智慧氢能管理系统等产品。该系统功率范围宽、动态响应速度快,可有效提升能量利用率。采用40尺标准集装箱的布置方式,用纯水作为电解液,可生产纯度达99.999%高纯氢气,并实现了电解槽质子膜国产化替代的验证及项目实际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促进了PEM电解水制氢产业的国产化及应用发展。

(三)推行产品减碳,助力零碳目标

阳光电源积极推行碳盘查和碳足迹标准,为低碳发展提供透明、科学的核查程序,承担企业责任,从2020年起开展企业碳盘查工作,2022年建立企业自主盘查能力,并将盘查边界扩展至印度、泰国工厂,通过碳盘查,掌握公司各运营环节的碳排放数据,为应对气候相关风险、降低碳排放、提高公司竞争力和稳定性提供基础数据支撑。2022年,公司利用直购绿电、厂区屋顶光伏发电等方式直接移除碳排放23331.44吨,通过购买国际绿证抵消碳排放10265.40吨,取得较为明显的减排效果。

(四)携手合作伙伴,打造低碳生态

作为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制造企业,阳光电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能源和废弃物排放在产业链中对环境影响较小,设备运行过程中也不产生污染,大部分资源消耗和排放集中在上游供应链企业中。阳光电源坚持引导供应链可持续发展,鼓励合作伙伴积极迎接低碳转型,打造绿色供应链,探索构建了上下游联盟的绿色低碳协同机制,引领全价值链减碳降碳。

构建上游引导机制,培育绿色低碳供应商。建立可持续供应链战略和制度,制定《供应商行为准则》,完善供应链激励机制,搭建供应商绿色信息数据库,明确供应商社会责任行为要求。鼓励供应商采用国际认可的行业标准和行业最佳实践,持续提升ESG管理水平。阳光电源鼓励供应商通过各种方式改善环境管理绩效,降低环境风险,包括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减少污染物排放、开发使用环境友好型的产品或服务等。在开发新供应商时,对企业生产环境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审核或监造活动不定期对供应商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评估,并将其纳入到供应商合格评价重要一环中。2022年,公司对74家供应商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和回收,并对其中15家开展产品碳足迹调查。

图3:2022年阳光电源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构建下游赋能机制,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零碳解决方案。阳光电源开发的慧碳iCarbon平台以清洁电力系统为核心,融合“碳中和六步曲”,通过AI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先进前沿技术,对源、网、荷、储、碳一体化协同管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价值链零碳解决方案。在节能降碳方面,平台通过IOT数字化技术,打通了企业/园区所有的智能设备,对供能、用能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预警策略+智能工单”的方式来保障企业/园区生产经营稳定运行。采用“需求响应+负荷预约”的方式,对园区光储电进行智能调控,有效地降低企业/园区的需量电费。还提供基于光功率预测、调频调优策略、最优求解器等先进的AI算法对源网荷储一体化进行综合调优。在能碳管理方面,平台提供基于国际/国内标准方法学的碳盘查数字化工具,能够对企业组织/产品/活动的碳排放进行评估测算,平台内置20万+排放因子,支持24+X个行业,汇聚海量优质碳资产,包括CCER、GEC、I-REC、Apx等,实现碳资产全品类覆盖。通过碳资产交易平台可以安全、快捷的完成碳资产交易。平台与中国质量中心(CQC)、德国莱茵TüV等权威认证机构实现了数据互认,通过线上数字化认证的方式完成碳中和认证,提高了认证效率,降低了认证成本。平台所有的交易、认证服务,都通过智能公章和区块链进行加密和存证,保障数据安全和可靠。通过碳中和六步曲和阳光慧碳iCarbon平台具体落地实施的阳光产业园零碳工厂项目,入围2022年“安徽省十大低碳应用示范场景”。

图4:阳光产业园零碳工厂

三、全面绿色升级,精准数智控碳

(一)赋能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转型

2021年,经过多年迭代升级自主研发的iSolarCloud阳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方面的技术积累,围绕新能源发电设备监控、多能源集中远程运维运营、海量设备上云、设备管理、能源运营辅助决策等工业应用场景。通过打造极简接入、极速计算、极准数据、极清可视、极智分析、极敏编排的”六极”产品底座,构建了面向太阳能、风能、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自研千万级物联网关、IV智能诊断、EMS智能调度、无人机巡检、智能清扫机器人、3D电站设计等创新后服务应用,该平台支持10种全球主流语言,实现了国际化应用

图5:阳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一站式解决方案,零碳转型持续赋能

2022年,能随着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国际碳关税等局势的发展,阳光电源绿色发展全面升级,提前布局双碳业务。依托零碳技术、虚拟电厂技术、碳管理技术能力和区块链技术研发的阳光慧碳iCarbon平台。该平台以清洁电力系统为核心,融合“碳中和六步曲”,通过AI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先进前沿技术,对源、网、荷、储、碳一体化协同管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价值链零碳解决方案。通过先整体规划再分布实施,从碳排评估、双碳规划、智能减碳、能碳运营、碳排抵消、认证赋能六大阶段,以软硬结合的方式,通过阳光慧碳iCarbon平台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一站式全价值链零碳服务,优化能源效率,科学降碳并兼顾成本,实现最低成本下的最少碳排。

图6:阳光慧碳iCarbon

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技术成果

阳光电源始终高度重视绿色加工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公司的4013多项已授权的专利中,获得绿色设计技术或产品相关的发明专利300余项;公司始终专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致力于新能源行业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搭建和完善,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已经主导和参与了包括光伏逆变器新国标等在内的近50余项标准编制工作,是行业内为数极少的掌握多项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总体而言,阳光电源在贯彻落实绿色设计理念和低碳发展要求的方面不断探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未来,阳光电源秉承“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的使命,以“聚焦清洁电力领域,通过低成本创新和纵深发展,构建技术领先优势和品牌高势能,实现快速可持续增长”为总体战略方针,聚焦“光风储电氢”等新能源核心赛道,持续深耕主业,通过市场与技术协同,在新能源产业中始终保持关键生态位,为全球低碳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联系人:中国工业碳达峰项目组

电 话:010-62385286、010-62386769

邮 箱:cfie62385286@163.com

来源: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审核:余早早

责编:霍悦

编辑:胡娜

举报/反馈

中国工业报

27.2万获赞 1.6万粉丝
《中国工业报》官方号
中国工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