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韩系车的代表和主力军,北京现代目前在终端市场的价格可谓占据“优势”,但这“诚意”满满的价格却难以获得消费者青睐。究其原因,“产品矩阵愈发薄弱,吸引力大幅下降”是北京现代陷入低迷的关键,而这也让旗下销商难堪重负,经营状况呈现不断恶化的态势。
今年以来,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几乎每个品牌都被卷进这场漩涡之中。随着“战”况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车企呼吁将“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有些已经采取了“控量稳价”的策略,有些则表示跟进“修复价值体系”。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实地走访了多个汽车品牌的4S店,力求为您还原终端市场真实景象。今日推出第三篇——一线“战”况:价格够“诚意”,韩系何以难挽颓势?
前台空空如也,店内显得格外安静,在中国经济网记者停留的十分钟时间里,始终没能找到一位工作人员。这是记者近日在走访北京市场的一家北京现代4S店时看到的景象。
北京某北京现代4S店内,始终没有工作人员 郭跃/摄
“店里应该有值班的销售人员的,但不知道去哪了。”一位同时间看车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另一位消费者指着身边的伊兰特说道,“这个车现在就6、7万元了,也卖不好。整个品牌都不行了,连销售人员都没有。”
价格“诚意”满满
作为韩系车的代表,北京现代近年来逐渐式微。在自主以及德日美系等合资品牌的夹击下,北京现代旗下主力产品的价格也是不断下行。在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之下,北京现代车型的终端价格依然能够占据“优势”。
镇江某北京现代4S店内 郭跃/摄
虽然在北京的4S没能见到销售人员,但在走访一家位于江苏镇江的北京现代4S店时,记者从一位销售人员口中得知,目前途胜L只有次顶配车型即1.5T豪华版有现车,现金优惠3.8万元,叠加置换补贴、分期贷款等各项优惠,促销金额可达6万元,最终的车价低至11.58万元。
对比其它合资品牌车型来看,一汽-大众探岳入门款车型300TSI豪华Plus进阶版的指导价为20.79万元,综合优惠最高达7万元,最终购车价约为13.79万元;广汽本田皓影主销的油混车型HYBRID 锐·系列的起售价为19.99万元,最高优惠6万元,终端车价约13.99万元;上汽通用别克昂科威S入门车型25T先锋版的指导价为19.69万元,根据全款或分期贷款购买方式不同,优惠力度在3万-4万元左右,最终车价低至15.69万元左右。
记者通过对比发现,德、日、美系等同级别车型入门款的终端售价,均高过北京现代途胜L。但遗憾的是,即便拿出如此“诚意”满满的价格,北京现代却依然难以获得消费者青睐。
产品老旧?
事实上,北京现代也曾有过堪称辉煌的过去。2013年,北京现代首次迈上百万辆门槛;之后四年连续维持在百万辆以上的销量规模,并在2016年达成年售114万辆的高光时刻。
但此后,北京现代毫无预兆地从巅峰快速滑落并遭遇“六连跌”。2017年至2022年,北京现代销量分别为82万辆、79万辆、71.6万辆、50.2万辆、38.2万辆和25.0万辆,走上漫漫熊途。
2023年,北京现代终于止住下滑趋势,全年销售25.7万辆,同比小涨2.8%。但好景不长,进入2024年,北京现代的销量再次转头向下,1-7月仅销售10.43万辆,同比下降约25%。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年来,北京现代的产品矩阵愈发薄弱,吸引力已经大幅下降。”
截取自北京现代官网
记者通过查询北京现代官网后发现,北京现代的在售车型中,轿车仅剩伊兰特、全新菲斯塔、索纳塔系列;SUV只有沐飒(ix35升级版)、第五代途胜L、第四代胜达;MPV则仅有库斯途1款车型。
其中,菲斯塔、胜达在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销量均不足千辆;索纳塔、库斯途则皆为5千余辆;销量最高的伊兰特累计售出5.6万辆。即使是主力在售车型,也存在配置不全、款型较老等问题。
一位北京现代4S店的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途胜L只有一款车型有货,而且现在店里卖的都是老款车型。改款车型虽然已经推出,但要等老款车清完库存才会上市开售。”
销售人员表示,途胜L只有一款车型在售 郭跃/摄
除了燃油车更新不及时之外,北京现代旗下新能源产品阵容则是更加匮乏,目前仅途胜L混动一款车型在售。以致于记者在询问该车型时,北京现代4S店的销售人员略显惊讶地表示,“这款车型基本没人买,现在处在半停产状态。”
 难堪重负
薄弱的产品矩阵,不仅令北京现代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陷入低迷,更让旗下销商难堪重负,经营状况呈现不断恶化的态势。
今年8月初,一份有关湖南省经销商致北京现代的信函在网上流传。信函称,“湖南全体经销商一致要求,自2024年8月8日起暂时停止向北京现代提车,并不再接受自动配送的车辆……”
有分析认为,“此次‘逼宫’与经销商手中库存高企、销售压力大有关。”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观点。数据显示,7月,北京现代库存系数达2.45,库存深度居所有品牌中第2位。
1-7月,韩系品牌市占率为1.3%,图片来自乘联会
作为韩系品牌的“主力军”,北京现代的滑落也极大影响了韩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整体表现。据乘用车会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北京现代的顶峰时刻,韩系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份额达7.7%;今年1-7月,韩系品牌的市占率已跌至1.3%。(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跃)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举报/反馈

中国经济网

2亿获赞 458万粉丝
中国经济网,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中国经济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