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小麦育种经验交流和种质资源利用、推动小麦育种水平提升,8月25日—27日,“一麦众承”小麦种质资源交流暨育种研讨会在淄博市桓台县举行。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业界专家、科研人员及企业代表共200余人参加。
会议现场。
会上,专家们围绕小麦育种行业现状、知识产权保护、关键技术及突破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植物新品种保护处处长唐浩重点讲解了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建立与实施;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植物新品种测试处副处长韩瑞玺讲解了分子技术在品种及实质性派生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倪中福围绕小麦遗传改良与产业需求作出报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庞斌双深度解析DNA指纹技术在小麦品种质控及管理中的应用……
专家作报告。
小麦品种选育,如何更好适应市场准入门槛与竞争格局?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马传喜表达了自身见解。他认为,在小麦品种审定的各项指标中,“单项冠军”只作为好资源,“万金油”才是后续表现更佳的好品种。立足市场需求,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田纪春重点讲解“功能小麦品种”的类型、种质创制和利用新方法。他说,功能农业在未来农业的占比将达50%以上,国内达1000亿元,市场前景广阔。但功能小麦选育功能物质的选育目标,决定其不能田间直接选择,选育难度更大,必须利用新方法。早在20年前,山东农业大学团队就开始进行小麦功能性物质的研究分析,育成多个功能小麦新种资与新品种,并通过技术突破,保证了育种效率。
这也是一场关于小麦全产业链的交流会。下游的生产实践反向影响育种方向,小麦的品质与食品加工品质有什么关系?不同用途对小麦的品质要求存在多少差异?我国面粉产品及需求量结构如何?高、中、低筋小麦接收有何具体标准?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道文、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桂英、北京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张颖等分别就重塑小麦面筋蛋白组成的意义与实践、小麦品质评价、国内面粉市场对小麦品质的需求等问题作报告。
周桂英就报告内容与现场群众互动。
分享经验心得,探讨育种问题。会上,来自洛阳市农科院、徐州农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代表分别讲述了各自的育种故事,多家育种单位进行了现场自由交流。
朱俊科分享公司小麦育种情况。
“我们的品种已经在全国累计推广8000多万亩,希望借这次机会推陈出新,选育出更多更好的品种,也围绕我们自己的种植资源,与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用我们的资源创制出更多更好的品种,服务农业生产。”淄博市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俊科说。
陈红敏作会议发言。
“一麦众承”平台发起人陈红敏介绍,“一麦众承”小麦新品系鉴定平台成立于2022年,目前群成员有780人,交流种质资源662份,并进行了多种病害及抗性鉴定和数据分享,旨在真正实现从技术交流到资源利用,从品系鉴定到品种转化的长链条延伸,为小麦行业发展可持续助力。
“为深入利用种质资源,我们依托洛阳市农科院建立了‘一麦众承’种质资源库,可长久保存利用。另外我们还建立了一麦众鉴平台,对新品系进入正式试验前进行鉴定,为新品种试验提供依据,目前参与单位有18家。”陈红敏说。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周桐 通讯员 崔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