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以“无废工厂”“无废园区”等建设为依托,推动形成由少到多、由点及面的绿色发展格局,探索形成“无废城市”建设的新路径

到2025年至少建成1000个“无废细胞”

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工厂内,机器人忙着焊接零件、涂抹胶、喷漆等,每年有数十万台汽车从这里走向市场。

“在建厂过程中,积极推动汽车行业的‘无废’创建,从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综合利用等方面入手,通过实施污泥浓缩减量、涂装溶剂源头减量、清漆溶剂循环利用等5大工程项目,最大限度降低固体废物的产生。”公司工厂服务科经理张华健介绍,目前工厂实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99%,危险废物产生量降低50%,每年节约成本约800万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

《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青岛市将建成不少于1000个“无废细胞”。2022年,青岛市列入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在“无废城市”建设中, 青岛率先从创建“无废工厂”“无废园区”等“无废细胞”入手,聚焦工厂固体废物综合治理,从体制机制、政策体系、方法路径等方面进行“无废”探索和实践,推动工厂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助推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无废城市”建设有了更多绿色载体,有利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无废工厂”入手

随着城镇化率的稳步提升,城市固体废物处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

“无废城市”建设无疑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无废城市’并不是不产生固体废物,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负责人吕海峰表示。

建设“无废城市”,最基本的工作是从培育“无废细胞”开始。作为产废的“主力军”,工厂是组成这个“无废细胞”中的一个重要单元,理应成为践行绿色发展方式的先行者。

“无废城市”建设启动以来,青岛突出工业固体废物治理,重点探索建立长效绿色制造体系,结合“无废城市”建设“1+11+N”工作推进体系,建立了由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生态环境为主的“无废工厂”建设综合推进机制,通过组织开展入厂帮扶、现场授课、集体学习、集中审核等方式推进全市“无废工厂”建设。结合工业企业发展实际,制定了《青岛市“无废园区”“无废工厂”创建工作方案》,设置15项建设指标,从制度建设、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入手,推进企业通过“无废工厂”建设提升固体废物治理水平。

在钢铁冶炼领域,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将节能环保与循环经济相融合,通过内部挖掘潜能、技术创新和协作共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实现100%资源化利用;在工业尾矿处理领域,青岛领军智能建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绿色建材生产技术为切入点,利用当地历史积累的工业尾矿、石墨尾渣,开发出高固废掺量、高附加值、高性能、零辐射、零污染的绿色新型建材产品;在啤酒制造领域,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首创“啤酒高浓废水与市政污水协同处理减污降碳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将啤酒废水转用为市政污水处理厂生物碳源,实现污泥减量5.4万吨/年,减少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费约4500万元。

从末端治理的持续发力到源头减量的全面推进,青岛结合产业特色先后打造了一批“无废工厂”建设示范典型,在提升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水平的同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为分领域、分行业、分种类推动工业企业开展“无废工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典型。      

形成由少到多、由点及面的绿色发展格局

随着乘用车市场逐步发展和轮胎产量的逐年升高,废旧轮胎的数量也与日俱增。据统计,全国废旧轮胎产生量以每年8%至10%的速度递增,但回收利用率仅为50%左右。

“废旧轮胎在业内被称为‘黑色污染’,但如果能够有效回收利用,就会变成‘黑色黄金’。”双星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双星攻克了全球废旧轮胎循环利用领域的17大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通过一系列无害化、高值化处理,一条废旧轮胎通过裂解,可变成约40%的油、30%的环保炭黑、20%的钢丝和10%的可燃气,真正做到了对废旧轮胎的“吃干榨净”,实现“零残留、零污染、零排放、全利用”。目前,双星每年可处理废旧轮胎近2000万条,成为全球最大的废旧橡胶绿色循环企业。

这一绿色循环生产新模式,是青岛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青岛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

“做减法”是对“无废城市”理念的最好解释。在“无废工厂”建设中,青岛通过源头减量、中端控制、末端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全链条管理,有效推动了“无废城市”建设的步伐。截至目前,青岛市国家级绿色工厂总数已达到54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从2021年的89.05%提升到2023年的96.83%。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的固体废物种类多、领域广、体量大。除了工厂、园区等,社区、学校、医院、景区、商场等社会生活的组成单元,都是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细胞”,也是推动“无废城市”走向深入、做到实处的必由之路。截至目前,青岛已统筹推进“无废工厂”“无废园区”等12类“无废细胞”,累计完成建设365个,将“无废城市”的理念细化到城市管理的每一个基本单元,60项“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中27项已达到目标值,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下一步,青岛将以“无废工厂”等“无废细胞”建设为依托,充分挖掘“细胞”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潜能,推动形成由少到多、由点及面的绿色发展格局,形成“无废城市”建设的“青岛路径”,促进固体废物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青岛日报2024年8月27日1版

举报/反馈

观海新闻

24万获赞 1.6万粉丝
观海新闻观沧海看天下
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日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