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绿色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大主线,“零碳”江苏持续前行。

浪漫夏季,一起开启一场小清新之旅,来江苏南京浦口区星甸街道的九华村寻找一个绿色的奇幻秘密。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经济薄弱村,如今却摇身一变,拿到全国首张0001号认证证书的“零碳乡村”。

一条柏油马路从星甸街道直通九华村,路的尽头是大块白墙乌瓦,错落有致。远近屋舍整齐,蝉鸣阵阵,远处山体青翠起伏,别有夏日意趣。仔细一闻,清新的微风中混着茶香阵阵,好一片恬淡宜人的秀丽景色。

抬头看是无垠的蓝天,低头看是远处茶农们忙碌的身影,这画面,简直是现实版的“桃花源记”!这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而是人间烟火与自然和谐共舞的乐园。

“零碳乡村”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村民生产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林场等林业碳汇在总量上相互抵消,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率达到0的状态。

在这里,生产活动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通过节能减排、清洁能源使用、植树造林等方式被彻底吸收或抵消,最终实现“净零排放”。就像一个巨大的天然空气净化器,守护着蓝天白云和清新的空气。

传统的“绿色低碳乡村”以农业生产、能源结构、基础设施、生活方式为主要评价内容,注重在现有基础上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零碳乡村”认证依据标准对上述内容进一步严格要求,引导乡村对绿色低碳相关措施的普及与实践,并创新地将碳汇统计核算引入评价依据,采用森林碳汇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源清除,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前有驷马河,后有赭洛山,森林覆盖率达95%……九华村内大片的山水林地为茶树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为村民在农业生产生活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有效清除途径。

经过十多年发展,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九华村茶叶种植面积从1000亩扩大为4500亩的绿色宝藏。茶树不仅是自然的净化器,还是九华村的“绿色银行”。

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孕育出江苏省著名商标“浦桥玉剑”、南京市名牌商标“九华嫩剑”等知名茶叶品牌,拥有江苏省首家茶文化园——江苏省赭洛山茶文化园。在此青山绿水环绕间品一杯九华佳茗,随处透着“东篱菊花黄,谁言茶语香”的意境。

除了碳的吸收,“零碳乡村”建设更考验碳的排放。

漫步村内,一盏盏蓝白相间的太阳能路灯笔直地伫立在道路两旁,屋顶上,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源源不断输出电能。

据了解,村内可再生能源路灯及使用清洁能源采暖的农户占比均为100%,公共场所二级以上能效电器占比92.5%,低碳公共交通工具占比90.38%,风力发电和光伏路灯,让夜晚的九华村星光与绿能同在。

在九华村里,村民们都摇身一变成了“碳侦探”,不少农户家使用了诸如太阳能、天然气等绿色清洁能源用具,还有村民家自主安装了新能源充电桩。村民们的餐桌上,有机蔬菜和自家种植的绿茶成了“常客”,健康又环保。

跃入“零碳乡村”的奇妙剧本,九华村的零碳梦想远不止于此。

从茶山之巅,一跃而起,踏入南京独一无二的省级无动力滑翔伞基地——南京华飞航空运动滑翔伞营地,九华村实现了一次从静谧茶田到天空之城的“梦幻飞跃”。作为“零碳”业态,无动力式滑翔伞靠风飞行,拓展了村庄的旅游板块,对环境来说十分友好。

东风起,闻着茶香,飞过山水,越过林地,这片绿色土地给予我们这一刻的清新触感和夏日浪漫。踏上新征程,放眼万象更新的江苏大地,全国首张“零碳乡镇”认证证书花落射阳县海通镇,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建设成为全省首个零碳智慧乡村……绿意盎然,满眼风光。

(编辑/秦玉婷 实习/姜一凡 设计/陈奇 内容综合自《零距离》、苏州日报、江苏环境网、浦口发布)

举报/反馈

我苏

122万获赞 7.4万粉丝
江苏广电“我苏”APP。这里,我们的江苏
江苏广电我苏客户端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