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尘飞
姜伟,山东文登人,中国著名编剧、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代表作有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潜伏》《沉默的证人》《借枪》《猎场》等。2001年获骏马奖最佳编剧奖; 2005 年凭借《沉默的证人》获南方盛典新锐导演奖;编剧并执导的电视剧《潜伏》成为现象级作品,于2009年斩获金鹰奖、飞天奖、白玉兰奖三个最佳编剧奖; 2011年获“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荣誉称号;2018年入选《中国电视剧60年大系·人物卷》。
1
2002年夏的一个晚上,我躺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似睡非睡中,被一个熟悉的话音惊醒,起身发现声音是从电视中传出的,惺忪中,我看到一位熟悉的人,身穿警服在电视里晃悠,我以为自己在梦中,定睛细看电视左下角,没错,是真的,央视电影频道在播映电视电影《报告队长》,主演:姜伟。是他!在片中饰演一名忠于职守的监狱中队长徐涛。剧情还在发展,我却浑然不知,望着屏幕上的姜伟,我想起了太多太多的往事,一直处于一种恍恍惚惚的兴奋和激动当中。我没有料到,10年不见,竟然是以这种超戏剧性的方式见到老同学、老朋友!影片结束,徐涛牺牲了,我也清醒了。我知道:姜伟出手了!
我认识姜伟是在1981年,我们都在文登一中读高二,他是济南人,但老家是文登泽库镇,来这里借读。我们那级是八个班,五至八班是文科班,他在五班,我在八班,教室前后排正对。那时,我们还不熟悉,只不过外地来借读的同学不多,而且城市孩子各方面和我们不太一样,所以就引人注意,感觉那时候的他,就是一个很内向的城市孩儿,走路总是低着头,经常和他在一起的是一位来自北京叫毕坚的同学。
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那时,上午两节课后的课间广播体操是全校学生统一集合在大操场做,音乐一起,千人齐动,场面壮观。有一次,姜伟和毕坚不知怎么让在主席台上监操的体育老师发现什么了,当即把广播停了,在台上大声吆喝,让他两人到台上重做。顿时,全场一片静寂,1000多双眼睛,静静地看着他俩从最后面,穿过整齐的队伍,向主席台走去。因为是做操,每个人之间都有一米左右的间隔,所以,全场每个人都能看见中间走过去的他俩,那场面,恰似全场在检阅!我想让我走,那腿肯定是软的,那心理压力怎么受得了,可他俩似乎没有什么,姜伟在前,毕坚在后,小步特稳,上主席台的台阶,姜伟还跳了一下。两人站在台上,在这位老师严厉的口令下,非常认真地举胳膊亮腿,我现在还记得姜伟那一脸的木然。结束,下来,也不是紧张或羞涩地小跑,仍然是姜伟在前,毕坚在后,姜伟低着头,晃着肩,轻扶眼镜,很从容地慢走。这时,我们又重新开始做操,他俩在中间走,恰似在检阅我们......
没料到,考上曲师一报到,发现和姜伟竟然同在历史系且一个班,当然,现在的他是济南生。我们一见面肯定很亲切,毕竟是老乡,还是高中同学,也就近了许多。我当时就问他,还记得在一中上台做广播体操的事吗?他说怎么不记得,然后一笑,没有什么言语补充,足见此君心态了得。
2
1982年,我们考入大学,全班40名同学基本是十七、八岁,都想表现自己。姜伟年纪稍大,经历比我们多,也就有他自己的处世哲学:表现就是表演,没意思。谁也没有料到,他多年后竟驾驭表演,这是后话。没多久,他被安排为班团支部书记,我是文艺委员,算他部下,我说你厉害,他却说:你不知道啊,这都是我躲来的!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这话是怎么回事。
姜伟的口才很厉害,虽然有时候让你感觉有些云山雾罩,但你得佩服他绕你的本事,你自觉不自觉就随着他的话路去了,现在才知道,这叫忽悠!那时候,不知道,就是很佩服从城市来的同学啥都知道,啥都明白,虽然弄不懂这啥是啥。
大学时期,姜伟的爱好就是文学、电影和足球,还有音乐。那几年,姜伟一直是历史系足球队前锋,还率队拿过1986年全校足球赛冠军,那次比赛他前后共进6球,让全校对小小的历史系刮目相看!关键是他对足球很有研究,世界著名球队和球星如数家珍,他最喜欢的球队是西德队和荷兰队,其中尤推崇荷兰队,说看荷兰队踢球就是艺术享受;球星最喜欢贝肯鲍尔和苏格拉底,曾很感慨苏格拉底还是位医生。1986年世界杯足球赛刚开始的一天晚上,我俩在宿舍,我蹲在那里洗衣服,他半倚在床上,盯着上铺床板,自言自语分析西德队夺冠的诸多理由,我在体育方面属半残废,不感兴趣,也听不懂。半个多月后,我注意了决赛,结果是阿根廷冠军,西德队亚军,姜伟的预测率还是挺高的。
姜伟在电影方面天赋极高,我对电影感兴趣即受他影响。那时候,他对外国电影可谓了如指掌。有一次散步,他讲英国电影《阳光下的罪恶》,我都听傻了!我还听他讲过日本电影《人证》《砂器》、国产影片《翡翠麻将》等,一色的“涉案剧”。在创作类别上,“涉案剧”与“谍战剧”属同一类型,也就是说,那时期姜伟对电影及其体裁的兴趣偏好,已经锚定了他20年后的创作之路。当时他对每一位电影配音演员都很熟悉了解,说上译配音好,长译发“硬”。其中,姜伟特别喜欢上译的毕克、邱岳峰、尚华、刘广宁,还有配《悲惨世界》冉·阿让的胡庆汉,这个人名气不大,但姜伟特喜欢,他说:这声音,有故事。好像他不太喜欢乔榛、丁建华,说声音太“正”。我现在还记得姜伟模仿邱岳峰在《简爱》里的配音片段,压着嗓音:“简……”,还有意大利电影《警察局长的自白》里:“检察官常这么说!”拉长声调,惟妙惟肖!姜伟很喜欢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是他经常念叨的两句台词,他的口琴独奏《桥》的插曲《啊,朋友再见!》,是我们班新年联欢会的保留节目。这喜欢,也成就了《借枪》片尾曲的《不朽》。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两部外国影视剧在中国影响很大,那就是苏联电视连续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和朝鲜电影连续剧《无名英雄》,这是姜伟当年非常喜欢的两部戏。有一个假期开学回去,我俩在宿舍闲聊,他绘声绘色给我讲《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吃饭都忘记了。《无名英雄》是1980年电视播放的,姜伟在哪儿看的我没问过。文登那时候家里很少有电视,当时我家在文城小北山村(现城北村)租房住,村民们晚上都在村大队部场上看,我每天下晚自习路过,看电视的人那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可见当年《无名英雄》有多火!
优秀的创作来源于长期深厚的生活积淀。写《潜伏》剧本之前,姜伟特意调出这两部给他留下深刻记忆的戏重新观看,他发现这两部戏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有大量的旁白,姜伟灵感闪现,感觉旁白与谍战剧是绝配,是非常好甚至必不可少的叙事手段:余则成的职业使他不能跟任何人交流最真实的东西,但不交流出来,观众就不清楚他的内心活动,旁白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决定在《潜伏》中用旁白,这一决定,也确定了中国“谍战剧”一个固化的创作模式。在人物塑造包括情节建立方面,姜伟说,《无名英雄》原创性很强,他深受影响,左蓝和余则成在小密室里见面,就来源于《无名英雄》里顺姬和俞林接头那场戏。另外,在《潜伏》结尾的处理上,他也受到这两部戏的启发。
姜伟对音乐也很爱好。刚上大学,我背的老家的熟地瓜干、花生米和苹果,他也拿了三样东西:口琴、一本《苏联歌曲选》,还有一本《世界抒情诗集》。有一天傍晚,在宿舍那小单人桌子前,姜伟拍着《苏联歌曲选》对我说:苏联歌曲真有气势!你听听这《喀秋莎》和《三套车》,绝了!他拿口琴吹给我听,当时我一脸懵,也没感觉绝到哪儿去。现在想,这就是差距,包括上学背的东西。姜伟那时候就有的苏联歌曲情结,在26年后得到完美释放:《潜伏》的片尾曲《深海》,用的就是《春天的十七个瞬间》里前苏联歌曲《神圣战争》的音乐,恢宏大气,震撼力强,起到了烘托主题的特殊效果。
当然,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的诗和一手好字。他的诗不求唯美诗思,而重简洁哲思,透着一种带有戏谑意味的严肃感,是当时曲师著名校园诗人,担任过学校“诗刊”编辑,编印过一本同学们争相传阅的诗集好像叫《星星》,后来我到北京看他,我们还说起那本诗集。因此,他的戏中经常出现的吟诗片段,我深度怀疑他在借戏过把“诗瘾”。姜伟的字那是一绝,正宗楷体,当时班里的黑板报哪期重要,必须得他写或者指导。1997年他任教导演系,我写信祝贺,他回信第一句话就是:你的字比以前漂亮了。现在也搞不清楚当初是诗还是字让我很羡慕,反正都一样,那个年代,宝贵的就是你有文人的气质,文人的谈吐,和见之印刷的文字,这些,姜伟都有。我曾经说,你的文字比你人帅气多了。他说,你怎么说得这么准,我就是知道自己啥模样,才让文字有模有样!
3
和姜伟的感情基础是我们都来自文登一中,考到曲师又是同系同班,也真是缘分。姜伟和我一样,那时候就喜欢弄点小酒。冬天,躲到学校门口脏兮兮的小饭馆里,一盘煮花生米,一盘炒鸡蛋,4两小烧,两碗漂着细碎葱花的羊油面条,几块钱。喝完出来,冷白的月光下,两条长长的身影,哈着热气,小腿乱扭,好象很舒服的事。
夏天,喝啤酒是很奢侈的,和姜伟在一起,似乎没考虑那么多。晚饭后,我俩经常提着暖瓶到学校冷饮店,打上两暖瓶散啤,一瓶6斤,各插进两根冰棍儿,拎出校园。当时学校正在扩建,校外路两旁是成堆的木头和石头,我俩坐在那里,开喝,神聊,聊我们喜欢的电影、小说、流行歌曲,聊他喜欢的足球和诗歌,聊得青春热血火星子蹿冒。
莫言说:故乡,或者说故地,永远是创作出发的地方。姜伟小时候居住在济南一个叫“东山”的山坡院里,离省监狱很近。他有没有直接接触那些服刑人员我没问过,但他和我说过,那时候经常看到那些人在干建筑活。这段经历与他很多作品是涉案题材且对罪犯心理刻画非常精准应该是有关系的,包括他1999年主演的电视电影《报告队长》。
个性气质与作品风格往往密不可分。姜伟的作品以悬念和冷幽默见长,性格使然,这是他骨子里面的东西。在曲师,我们班上每名同学都要轮流值日去学校收发处拿信和报刊。大一时,一天,值日是不是姜伟不清楚,下课我回宿舍,在教学楼下碰到他,依然是平常那张没有表情的脸,拿着一封信对我说:尘飞,你的信,老家来的。当时,我正和一名高中女同学有点朦朦胧胧那个感觉,通信有点频繁,我一看,是这女同学的信,因为她给我来信用的一直是四周红蓝斜杠相间的航空信封,最关键是信封后背,写着:内有照片,勿折!我当时一看,别提有多激动了!和姜伟匆匆告别,一路小跑回到宿舍,揭开一看,咦,哪有什么照片啊!失望之余,我马上反应过来,这是姜伟的杰作!他一定老早就注意到了我经常收到这种很显眼信封的来信应该不是家信,于是就模仿我女同学的笔迹,设计一场路遇戏弄了我一次,关键那笔迹模仿得太像了,事后我还认真比对了一下,真是高仿!他这得费多大劲啊!后来,我一看到他的作品里那些悬疑加冷幽默的故事情节,我就想起那一年那一天他那张绝对控制而没有表情的脸。
4
1989年夏的一天下午,我从威海回来,刚进办公室,同事就告诉我说,刚才有两个人来找你,说是你同学。我说哪儿的?同事说他们说是济南的,我就差不多猜出是谁了,我说他们没说去哪儿了吗?同事说应该没走多远。我赶紧出来,果然,在路南邮局门口的台阶上,有两个人坐在那里左顾右盼。我兴奋地大喊一声:姜伟!我来了!
是的,我来了,来看看你!姜伟也这么说。一问他和他山师那位朋友两个人还没吃午饭,就领他们到单位旁边一个饭店。当然得喝点,也许是累的,也许是饿的,姜伟一杯白酒下去就趴桌上睡着了。晚上,再来一顿,他倒缓过神来了,问周围有没有水库洗澡,估计是想到凉水里泡泡。那年夏天,特别热。于是,我领他俩到我家北面也就是小北山村东那个水库,当时感觉水库很大很深,我不习水性,没敢下去,坐岸边看着他俩扑通扑通游来游去。那位朋友游得快,姜伟游得慢,水面静静的,只看见眼镜在闪烁,我说:你看看你慢慢腾腾晃来晃去就像只鳄鱼一样!岂不知,他后来也就真成了中国电视艺术界“大鳄”!
1992年,我到济南出差,去山师看他。在图书馆高高的借阅台前,我问里面的一个头顶:姜伟在吗?没料到,这头抬起来竟然就是他!一袭蓝大褂工作服,戴着蓝套袖,长长的头发快把眼镜遮住了,当然,标志性的灿烂微笑还是有的。然后我们去的几楼忘记了,很大的一间屋子,里面几张蒙着厚厚灰尘的课桌,地上杂乱堆着书。姜伟告诉我他准备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我说,你别的都没什么,那么好的文才!就是外语恐怕是问题。后来去宿舍看看也是阴暗潮湿乱糟糟的。中午,我请他到我住宿的招待所吃饭。他说,试试吧,现在太窝囊了!也是,一个本科生天天在图书馆搬书、借书,真是太委屈这位才子了。我开玩笑说,今天我请你,等以后你成大导演了,再请我吧。我也就那么一说,没有料到他真成功了!吃完饭,我送他回去,他一直低着头,也不说话,公交车来了,他跳上车,头也没回,我望着远去的公交车,很理解当时姜伟的那份消沉和沮丧,他是个自尊心强、敏感且思维独特的人。那段生活,对姜伟来说肯定是不堪回首的。
5
姜伟大学毕业之后的经历,我想先引一段姜伟撰写的自传:祖宅山东威海。北京生,山东长,小初高本皆学就鲁省,后在济南萍浮(也可谓工作)七载。九三年入北电导演系读研。师从詹相持,詹爷亲切澹泊,道美业正,三年受益特多。读研毕,留校教务处砺炼一年,肩负分发全校电影票之使命。隔年回调导演系任教。上道创作始于九九年、从写电视剧本开始,慢慢蜕成电视剧导演。第一个长篇剧本是一个晚明戏,十年来写出七个剧本,六个都已成影象,恰恰此古装长子竟未能面世,想来便觉大糗,亦写亦拍是个累命的差事,明知累命,也不得不为,说为艺术云云,恐涉嫌装大尾巴狼。何谓不得不为,养家糊口者也。
很清晰,且凝练幽默,透着真诚与豁达。
姜伟大学毕业分配到山师图书馆工作七年,按照他自己话讲,那七年是最最荒唐的七年,工作不喜欢,上班也不太认真,心里一直觉得会离开那儿,但又不知道怎么走,去哪里,想来想去只有考研这条路。当时他有两个想法:一是考托;二是考个自己想去的学校,甚至想过考美国史。
1991年,偶然的一次探望,让他明确了自己的人生之路。那年暑假,姜伟去看望我们的大学同班同学,在淄博四中任教的张波,张波的文学功底也很深厚,那年考北京电影学院编剧系研究生,没考上。张波知道姜伟的电影天赋,他对电影的兴趣也源于姜伟,知道姜伟工作上的苦恼后,就对姜伟说他觉得姜伟特别适合考北电,应该试试考导演系研究生。于是,考北电研究生这个念头就在姜伟心中挥之不去了,开始他还感觉也许就是自己一时心血来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愿望竟然越来越强烈,姜伟就决定1992年参考试试。此后他就利用在图书馆工作的优势,借了大量电影方面的书籍在宿舍里学习研究,那段时间,可以说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备考北电上。
不出所料,1992年没考上。外语是一方面,关键就是姜伟根本不知道北电导演系研究生考试都考些啥,它的题又不外漏。所以那年他参加考试就是“试试水”,进考场第一件事不是答题,而是抄题,把专业考题抄下来,再答卷。这样,他也就知道怎么复习了,都需要看哪些书。1993年,即如愿考上。
姜伟考上研究生那年,已经三十一岁,相比那些二十多岁的同学,三年重当学生的生活,性格和阅历,使他很多方面都感觉不适应,但毕竟是入了这行,他很清楚,他新的人生一定是从这里开始,自己必须彻底完成自我调整,学好专业,等待实践,别无选择!
研究生毕业后,姜伟留在学校教务处,主要工作就是发电影票,这样的岗位根本就没有机会拍电影或者电视剧,可以说一点机会都没有。学士变成硕士,借书换成发票,命运又和他开了一个不大的玩笑,姜伟当时的失望和失落可想而知!当然,这期间,姜伟也参拍了一些专题片和广告片,成为他们班拍广告最多的人,这也为他后来的出道及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人脉。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此时,姜伟艺术道路上的“贵人”出现了,他,就是著名导演张建栋。至今,姜伟对张建栋还是心存感激,认为张建栋是他艺术人生的领路人和老师。当时,张建栋已经拍了一些电影、电视剧,属资深导演了,也是因为张建栋,姜伟写了第一个剧本《锦衣卫》。张建栋拍了《刑警本色》之后名声大噪,如日中天,找他拍片的影视公司很多。2000年,金天地公司拿着作家皮皮的小说《比如女人》找到张建栋,问他能不能拍成电视剧,张建栋当即说:编剧我来找,姜伟可以吗?金天地方面说:姜伟不认识,您看行就行!这样,姜伟就成为《让爱作主》电视剧编剧。正式开拍,姜伟成为该剧B组导演,A组就是张建栋,等于两人联合导演,这也成为姜伟导演生涯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节点,虽然这之前他也写过和拍过一些电视剧和电视电影。从《让爱作主》开始,姜伟的创作步入正轨并进入高产期,接连拍摄了一系列在国际国内影响很大的电视连续剧,直至巅峰作品《潜伏》和《猎场》,而且这些作品基本都是姜伟编剧兼导演:
2000年,22集电视连续剧《让爱做主》编剧、导演
2001年,23集电视连续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编剧、导演
2001年,20集电视连续剧《绝对控制》导演
2001年,20集电视连续剧《浮华背后》编剧
2003年,26集电视连续剧《青鸟的天空》导演
2004年,25集电视连续剧《沉默的证人》编剧、导演
2005年,24集电视连续剧《靠近你,温暖我》导演
2006年,30集电视连续剧《迷雾》编剧、导演
2008年,30集电视连续剧《潜伏》编剧、导演
2010年,30集电视连续剧《借枪》导演
2015年,58集电视连续剧《猎场》编剧、导演
6
2006年7月,我们曲师历史系82级同学在青岛聚会。十年聚会在母校,二十年聚会安排在青岛的理由:一是我们班40位同学,有5位在青岛,可尽地主之谊;二是当时姜伟正好在青岛拍戏,摸着他不容易,凑他也是应该的。
2002年,我俩在北京见过。几年没见,还是那样子,一身休闲装,言语不多,烟不离手,总在思考,那笑还是没变,还是那么纯真,蛮阳光的。我去的晚,没能到现场看他拍戏。问他,他说在武汉拍完《沉默的证人》,接着来青岛拍一部戏《到春天去》,似是暂名(即后来的《迷雾》) 。
2009年3月,北京电视台搞了个盛大的《潜伏》首播庆典晚会,层次很高,气势很大,足见《潜伏》的艺术魅力。
此时,《潜伏》已经在一些省级频道播了,好评如潮。作为编剧兼导演,姜伟这次是玩绝了,他是学历史出身,写功本来就好,又有这么多年的导演工作经验,出名是早晚的事,不过,这么早,这么大,恐怕连姜伟自己也始料不及。
那台晚会,我倒没有过多听电视里主持人和演员们聊,更多的是注意姜伟这位老同学、老朋友的现场表现。这么宏大的场面,他竟然没有丝毫激动兴奋的表情,仍是沉默无语,甚至有些木讷。看着电视里面的姜伟,我又想起很多往事,想他走到今天,一定是付出了常人所没有过的艰辛和努力,我真的很佩服他!为他高兴,甚至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记得那天的访谈中,孙红雷激动地说:我爱姜导,喜欢他的“二”!如果说,这就是“二”的话,我希望姜伟能“二”到底,毕竟认真、淳朴与坦淡,是这个世界上人们最欣赏也最缺少的品质,何况姜伟已是名家。
2009年7月,我陪时任文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傅世涛到北京看姜伟。抵京后,下午,我们联系好到他居住的西土坡路某小区见面,结果那小区有两个门,他出来迎我们在紧靠主路的门,而我们在小区正大门,让姜伟两面跑,等我们在院中见面,他已是汗流浃背!呵呵,什么都没变,还那么随便的衣服,还那么灿烂的笑容,就是一双大红色旅游鞋透着他的新潮和艺术范儿。
在他家附近的咖啡店,我们和姜伟交流了对《潜伏》及他拍摄的其他电视剧的观感,姜伟很谦虚,很客观地说了他认为的创作上的不足。谈得很投机,姜伟话也慢慢多了起来。
傅部长说他为见姜伟,来之前拿出三天时间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潜伏》,让他深深佩服的是剧情值得反复推敲,找不到丝毫漏洞。对此,姜伟说:从技巧上来说,必须从前面交代过的东西上寻找根据,前面的东西就是资源,为何不用呢?你要新生东西也可以,那就等于为后边又提供了资源,但往往就没那么顺畅了,人为的痕迹会重一些,这样一多,就容易散,戏就容易走偏。其实有时候就是让思维拐个弯,把合理性的“硬茬”想办法给他一抹,就过去了。写剧本你要制造一个很像生活逻辑的逻辑,这个逻辑的基本要求就是可信,沿着它就通往你需要的地方,达到你的目的。人为设计,你给个充分的理由,观众就会觉得:对,是这样的。但如果观众还有一点人为的感觉,那我们就必须赶紧将它消灭掉!观众是很善良的,观众看戏潜意识中愿意相信戏是真的,有一点假影响不大,但你让假的东西成长泛滥,观众就没法看了。创作者要有一种智慧感,要时刻警醒自己,它一冒头,有用的你利用它,引起歧义,就坚决堵死它。
姜伟有个特点,表面上看,很寡言,实际上,如果找到了说话的兴趣点,他是非常健谈的。
我们说,相比《潜伏》在全国的影响,或者比那些因这部戏而出名的演员,你也太低调了吧!我还打趣说:余华靠《活着》活着,你却靠《潜伏》潜伏了!姜伟说:很多人和我说过这个观点。我总感觉,自己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拍戏,只保持圈内认知就可以了。现在走在街上,谁都不认识我,甚至连我门口的人好多都不认识,我很自在,也很自由,喜欢喝碗拉面,随便进个餐馆,哪怕和民工在一起吃,也没什么啊!我以前是这样,现在也不想因为什么而改变自己的生活!
我说:你进步早了!(文登话,就是还有更大进步的意思)他依旧低头笑笑。
晚上,姜伟领我们到中华民俗园旁边的一个酒店,说这里的烤鸭很好,要了瓶牛栏山二锅头,姜伟喝酒是行家,白酒喜欢呡着,啤酒喜欢冰着,我讲了当年在曲师喝酒的故事,他讲了他寻找同学毕坚或者说毕坚寻找他的故事。他说,这部戏对他来讲,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近30年没有联系上的北京老同学了!他说这些,眼眶竟红红的,我们心里也暖暖的。姜伟没变,感情看得很重,功名看得很淡。
吃饭中间,我问服务员:你们看过《潜伏》吗?看了!可火了!服务员答。那你们知道导演是谁吗?我问。不知道啊,我们知道余则成!孙红雷!服务员们争先恐后回答。我们都笑了。
2009年11月,我陪同时任文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毕庶杰赴京,这次是和著名制片人李功达、编剧谭力商谈一个由谭力执笔根据文登天福山起义领导人于烺革命事迹改编的剧本《特殊将军》,李老师和谭老师也是热剧《特殊使命》的制片人和编剧。到京后,我们先找到姜伟,听听他对剧本的看法,因为剧本之前已发给他看过,姜伟不愧是大家,谈得很深很透。当傅部长谈到剧本创作和史实存在一些出入时,姜伟有他自己独到的观点:合理就是真实。戏剧中的生活不是真实的生活,而是作者创造的,真实性不是第一位,戏剧性才是第一位。历史和真实性是重要参考,真实性只要达到让人相信的程度就可以了。写剧本过于依赖生活的真实性,是一个误区,也束缚了想象力,“是不是”不重要,关键就是“像不像”。史实,还有年代背景,只要是像,具备那些年代的要素,能支撑观众的观感就可以了。《潜伏》的故事现在是在天津,弄个标志性的东西,写上:济南,它就发生在济南了。我接过话说:那弄个城门,上写:文登城,那《潜伏》就发生在文登了。姜伟笑了笑:那就有点不像了。
2011年5月,我到北京出差,那天晚上我陪同的领导要见两拨人,见第一拨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我忍不住想见姜伟一面,毕竟好几年没看见他了,而且第二天我就得回文登,但我又考虑他现在是名人了,应酬肯定多,犹豫不决中,还是拨通了他的电话,我说:你家离那里那里多远?我马上去那里,你可以过去吗?他说:很近很近,我过去。
我们接近11点赶到。我在车上影影绰绰看到门口树下有一个人站在那里,我寻思还能是他吗?近前一看,真是!我说:真不好意思,让你这个时间过来。他说:我也是刚到。我说:你怎么来的?他说:搭车,一个小时。我的天,看来北京的“很近很近”和县城的概念差别有点大啊!
进去后,领导和客商谈事,我和姜伟就坐在另外一个房间聊。中间,他望着黑黢黢的窗外,嘘了口气,说:尘飞啊,这活儿不待干(文登话)呐!有的时候,剧情推进遇到梗阻,写不下去了,当时真是撞墙的心都有啊!我也看了一眼窗外,然后我俩相对无语,沉默良久。那时刻,我真真切切意识到了姜伟荣光背后的辛劳,还有高处不胜寒的那份孤寂。
那天晚上,准确说应该是凌晨1点多了,我们一起到簋街吃小龙虾。姜伟领我们到了一家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店,他说这家口味很好,很有名,在这里冷不丁就碰见一位名人。我说:你就是啊!他说:我算啥!有一次,我们在这里,门口有车刮蹭了,服务员吆喝谁的车多少多少号,结果一个戴着棒球帽瘦瘦的人应声出来,俯身查看的时候一说话,旁边都觉得这声音好耳熟啊!仔细一看,嚯,GY!(著名影星,隐去名字)姜伟说完,大家全笑了,顿觉劳倦全无。
7
2023年最火爆的电视剧无疑是《狂飙》,也让很多人再次想起《潜伏》。网上就有人说:《狂飙》火爆,但不是经典,《潜伏》才是!15年前的2008年,《潜伏》不仅是当年爆款,且十多年来,很多电视台一直在重播,收视率依然居高不下,至今还是许多“潜艇”们反复观看并热烈谈论的话题,实属“谍战剧”的里程碑和天花板级作品,更是深度影响了中国电视剧特别是谍战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走向。
《潜伏》最大的成功,在于剧本。姜伟也因此获得2009年金鹰奖、飞天奖、白玉兰奖三个最佳编剧奖,这是中国电视剧编剧的最高荣誉!
姜伟在《潜伏导演阐述》中写到:通过这个故事还原中国革命中固有的生活化史实,使今天的观众认识到,以往的英雄不单单具有伟大的思想,他们还都是在克服了平凡与琐碎之后,才能最终达到了真正的不平凡。通过水到渠成的故事发展,最终体现红色信仰这一崇高的精神价值观。
小说原作者龙一说:自从得知我的小说《潜伏》由姜伟担任编剧,我的心情便很坦然,这就仿佛是我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一个公认的博学、自律且认真负责的教师,即将由他教导成人一样。等我读过剧本之后,我的心情就不再是坦然,而是满怀钦佩和激动。我发现,姜伟在剧本中发挥了巨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但保留住小说中所有可珍视的内容,而且独自进行了充分的发挥和再创造,使这个故事真正成为一次宏大的历史生活的再现,成为一连串跌宕起伏的生命历险,成为一次次对灵魂和生命的深刻拷问,成为一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好戏。
著名策划人华明认为,《潜伏》非常难得的就是其人文品质和知识厚度,这也是姜伟剧本的一贯风格,为剧本和完成片增加了阅读感和重播价值,剧中虚构的人物事件与真实的历史最大限度贴近,相看俨然水乳交融,俯拾皆是的史料会让高端观众感到倍受尊重;信手挥成的“仿真细节”也给“潜艇”们提供了新的寻宝之地。
剧本成功的路不止一条。《潜伏》的故事,让虚构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中行走,用很多边角的细节烘托那个特定时代的真实感。剧中有几十个大的戏剧冲突,余则成与翠平充满对抗和误解的“假夫妻”关系,是这个戏剧结构的根本,是一种前所未见且充满了趣味性的戏剧关系,同时,也是以往的文学艺术作品从来也未曾涉及到的一个特殊的伦理话题。一个新的领域和伦理氛围就对编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解决一系列全新的,没有前人的经验可资借鉴的矛盾冲突与关系纠葛,解决大义与小节之间的伦理关系,解决“假意”中的“真情”以及“真情”伪装成“假意”等一系列丰常态的情绪与冲突。在处理这一切的时候,既要有举重若轻的智慧,又要有“举轻若重”的自我挑战,姜伟在这方面不避风险,不怕挑战,不惧将自己逼上绝路,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好这个,挺左右逢源的,挺得心应手的。他所追求的就是峰回路转之时给观众带来的巨大的感情洗礼!要完成一分的作品,就必须得有十分的资源储备,还要下足十成的工夫。《潜伏》,姜伟做到了这一切。
姜伟说,其实他心目中剧本主题没有多么高大,他就想极至表述两个方面的独到之处:即斗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难。所谓斗争的残酷,可能会带来无数的想象和写法,比如大义凛然受命于危难,懂慨陈词表达理想信念,还有如身怀绝技、飞檐走壁、料事如神、弹无虚发、化险为夷等,都可以无所不能将经典英雄形象继承下去。可是经典之外一定还有别的路,残酷一定也会有另外的描写方式。智斗是很有魅力的,以往它常常用于点缀,用于阶段,而非主体,我想它可以成为本剧的主体;生活也有无数的写法,生活的艰难,一般就是经济拮据,积劳成疾,这样写不是不行,而是过于平常,如果我们用智慧、迂回的手段去表现,那就会成为特点。诙谐黑色的东西一直是喜剧元素,喜剧的元素也会透出生活的艰难。把斗争,也就是工作这样来写,再把生活这样来写,既常规也少见,故事就出来了,主题也就蕴含其中了。
风格就是一种方法。《潜伏》的结构和节奏处理,姜伟是在总结《迷雾》的基础上确定的。因为《迷雾》的收视反应不像他前几个戏那么好,后来他就反思总结,因为它的故事太深,就显得长,一个开头一个结尾,一个大悬念一抻到底,半路上看的人看不进去,开头已经过去了,而从头看的人往往等不到那个结局的出现。所以在《潜伏》中,姜伟就做了很多个阶段性的故事:杀叛徒,弄情报,救钱教授等等,有意识弄一些阶段性的事件,让它停止—开始 — 停止 — 开始,包括之前的《沉默的证人》。
人物是故事的载体,认同人物历来是认同主题的基础。《潜伏》剧中人物刻画,余则成的才智、胆识、信念、情操,翠平的纯朴、耿直、泼辣、成长让人过目难忘。其中,花功夫最大的是余则成,因为余则成多面。姜伟说:我从起首构思就没有想过余则成是一个共产党人,智勇双全,胆大心细,没有想过,他就是一个低调而平静的小人物,绝不会张扬,我甚至觉得他走入革命阵营就是个误会,历史也不乏这种先例,听老革命家口述历史的时候,你会发现恰恰是他们嘴里没有口号,而有更多的坦诚,令人肃然起敬。写作之初,我一上手就想往偏里走。不光是这个戏,别的戏也是。《潜伏》还算堂堂正正,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到《潜伏》,就没有“堂堂正正”过,可能我就是不喜欢那么亮,喜欢“哑光”的东西。创作中,我喜欢让你猜不着,把线埋得深一点,制造出创作者和观众游戏感的心态。想着去讨好,还真不一定能讨好,我很清楚观众都喜欢什么。
8
《潜伏》演员的选择很成功,无论主角还是众多配角。在选主角始初,姜伟心里还是特别郁闷的,本来他想用辛柏青和朱媛媛两口子,结果朱媛媛要生孩子,他想让辛柏青演余则成,制片人张静想用李光洁,用辛柏青是他的文人气,姜伟想强化余则成的文人气,小职员的人物气质,不想用李光洁跟他演得好坏没关系,姜伟就是想让余则成有一点新鲜感。那段时间他和张静“顶”得厉害,后来李光洁也没档期了,他们再和辛柏青谈,辛说,因为要生孩子,不能上这个戏。这时候就离过年近了,期间王学兵、富大龙等都考虑过。过年之后姜伟听说张静在谈孙红雷,孙红雷说有兴趣,有档期,但时间就是50天,签死的。过了几天,张静对姜伟说:孙红雷想和您单谈。孙红雷还问张静:姜导喜欢吃什么?张静说:海鲜。于是孙红雷就找了一个海鲜酒店。
姜伟说,还真就是缘分。那天孙红雷去得挺早,在酒店那儿等。姜伟到了,一看:倪氏海鲜酒店,就对孙红雷说:你真会找!这儿是我老家文登人开的!孙红雷说:是吗?太巧了!倪萍怎么说是她老家人开的!开谈后,孙红雷非常直接表示他喜欢这个剧本,他想演!也能演好!他诚恳的态度让姜伟对孙很认可,但姜伟就是担心时间,孙也很痛快,说:姜导,时间你不用想,不是你想的事,我孙红雷还没拍过没拍完的戏呢!
据姜伟说,那次谈话出奇愉快,两人这顿饭吃得特长,因为谈得很愉快,孙红雷还要了一瓶五粮液,俩人就喝上了。又过了一周,孙红雷约姜伟去他家,他说剧本看完了,这次他甚至把有些台词都拎出来,站起来比划,他对戏是投入的,也谈了很多对人物的理解。但姜伟担心的还是时间:50天。他很清楚拍到后期肯定要超时间。所以开机后,为保证时间,姜伟第一次用了双机拍摄,孙红雷的戏拍完了,整部戏也拍完了,从开机到关机,一共63天。30集,63天,特快的速度!时间保证了,但质量就不好说了,在姜伟看来,这个戏是他拍的戏中从画面到镜头最糙的,双机拍的镜头景别、构图,极不匹配。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对演员们的表演,特别是对孙红雷的表演还是满意的。
在姜伟看来,孙红雷给了他许多帮助,包括在指导表演方面,他说孙红雷不仅是会演戏这么简单,他骨子里爱戏,他对戏的处理总会体现着“理解”这个东西有多重要。姜伟讲了一个小故事:戏拍到一半,晚上出去喝酒吃饭,孙红雷说姜导咱俩是一种人,特别像。我你身上的“匪气”我身上没有。他说,不是那个不是那个。姜伟说,我也不知道他说的是哪个。
翠平的人选试的不多,朱媛媛不能来,当时就暂停了。后来,姜伟在家与夫人聊天,让夫人说三个人,夫人说了三位,其中有姚晨,后来姜伟让副导演再说三个人,她说了三位,也有姚晨。与姜伟见面时,姚晨话很少,很淑女,问一句说一句,与《武林外传》里郭芙蓉的“二”劲完全不搭调,但她给姜伟留下的印象特别好:姚晨的翠平可以考虑。后来定了孙红雷,一想孙红雷和姚晨这个搭档,姜伟的感觉也出来了。
吴刚的陆桥山也是《潜伏》里面比较精彩的一个角色。吴刚是孙红雷拉来演李涯的,他们刚合作过《梅兰芳》,孙红雷建议他演李涯,但是在姜伟心里他就是陆桥山,张静想让祖峰饰李涯,姜伟就联系张静,说能不能缓签祖峰,而就在这时,吴刚的经纪人说他要上另一个戏,男一号,这就来不了了,随后就签了祖峰,但是吴刚那边的戏又黄了,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吴刚想过来,这边也刚签完。于是,姜伟就对吴刚方面说,陆桥山戏份虽然不如李涯多,但吴刚太像了,不用演,他就是。孙红雷也给吴刚打了电话,吴刚就来了。
冯恩鹤的“吴站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凭这一角色获得“白玉兰奖”最佳男演员提名 。冯恩鹤饰演吴敬中是制片人建议的,姜伟开始不是很赞成,在他想像中的情报站长应该年轻一些,四十多岁,但因为他和冯很熟悉,对冯的戏也很了解,既然没有别的拒绝理由,姜伟调整思路的速度也很快,再加上这么多年,他与制片人合作一直非常融洽。见面后,姜伟也感觉没问题,很快就敲定了。
《潜伏》配角的集体表现,包括祖峰的李涯、曹炳琨的谢若林等的出色表演也让姜伟非常认可,甚至于出乎他的意料。他曾自谦地说:不是我能力有多强,而是运气好,找准了人。和这些演员的合作,给我的经验就是要让演员自由去发挥,但是此前,你作为导演要的是什么,必须清楚表达出来,这非常重要,否则,自由发挥就会成为灾难。
9
14.干净的馄饨馆夜内
……
罗伊人的视线看向电视机。
郑秋冬随她的眼神看去,小店电视上放着《重庆森林》。
郑秋冬:这店主有品位。上次放的是《卡萨布兰卡》,这次是《重庆森林》……
郑秋冬:开店几年了?
店员山东口音:一年半。
郑秋冬:山东的?
店员:山东文登。
……
这是《猎场》里面一个让很多文登人至今津津乐道的片段。姜伟通过这个片段,表达了他对家乡的念想,而且这位文登人还是懂《卡萨布兰卡》和《重庆森林》的文化人,这个念想,很美好!在《猎场》的另一场戏中,姜伟还让扮演郑秋冬的胡歌说了一串我们曲师同班同学的名字:黄同华、张波、张卫军,当然还有他在剧中设置的一个重要角色,名字叫“于成飞”,呵呵,写到这里我就有些感动!这些都反映出姜伟对家乡、对同学的那份最真诚、最炽热的情感!
艺术规律有章可循,市场规律法无定法。《潜伏》超出预期来自市场,《猎场》没有达到预期也来自市场。我认真看过《猎场》,可以说演员阵容强大,拍摄制作精致,看得出姜伟下了很大功夫,但市场是不可捉摸的。姜伟在《猎场》拍完后,写过一段感言:《猎场》杀青,贯夏秋冬,身心俱疲,壮志不已。感谢所有在片场出现过的人,我会用梦寐复读你们,以示怀念!祝大家一路平安,春节快乐!
这段文字,依依惜别,饱含苦涩。
谈到《猎场》的创作,姜伟说:写猎头只是外装,实质是想写年轻人的成长,写职场,更想写人生,写精神家园的毁坏与重建,写现实中几乎不存在的崇高品格和完美心灵,像特浓咖啡,要苦甜苦甜的口感。在我的理解中,影视中所谓的故事,理应有两个大的支撑,一是人物,一是情节。从《猎场》的播出反馈来看,情节没问题,问题出在了人物上,认识到这一点,是很有价值的收获。
他说:对所有人来说,《猎场》已经过去了,可对我来说一直没有。我一直牵挂着它,一直在想,一直在琢磨。
这就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睿智自省和认真执着的创作态度!让人由衷敬佩!
因写这篇文章,我与姜伟联系,当时他正在浙江横店监制一部由张颂文等主演的谍战题材电视连续剧《孤舟》。姜伟知道我的意思后说:“非常感谢家乡的挂念!我就是一个拍电视剧的教书匠,也没为家乡做点什么,有什么可写的啊!”我说:“你的艺术成就让家乡人民感到骄傲,就是你为家乡做出的最大贡献呢!”
在这里,真心期待姜伟新片摄制播出成功!衷心祝愿我的兄长,姜伟,艺术长青,桃李天下,作品连连,再创辉煌!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次感受一下《潜伏》和《借枪》主题曲那磅礴激昂的气势和真挚细腻的情感吧!
歌名:深海(电视剧《潜伏》主题曲)
作词:韩葆
作曲: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
演唱:亚洲爱乐合唱团
歌词:
在黑夜里梦想着光
心中覆盖悲伤
在悲伤里忍受孤独
空守一丝温暖
我的泪水是无底深海
对你的爱已无言
相信无尽的力量
那是真爱永在
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
澎湃着心中火焰
燃烧无尽的力量
那是忠诚永在
温暖若停在你心里
愿用一生祝愿
生命只为一个信仰
无论谁能听见
我的泪水是无底深海
对你的爱已无言
相信无尽的力量
那是真爱永在
在黑夜里梦想着光
心中覆盖悲伤
在悲伤里忍受孤独
空守一丝温暖
我的泪水是无底深海
对你的爱已无言
相信无尽的力量
那是真爱永在
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
澎湃着心中火焰
燃烧无尽的力量
那是忠诚永在
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
澎湃着心中火焰
燃烧无尽的力量
那是忠诚永在
歌名:不朽 (电视剧《借枪》主题曲)
作词:韩葆作曲: BOJAN ADAMIC
演唱: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
歌词:
天空听见谁的泪水在流淌
在燃烧
借给我一把黎明的枪
就用它穿透黑暗的心脏
爱我 就用穿越生死的力量
让我们化作希望的光
跟随它直到光明
直到不朽,不朽……
2023.06.17定稿
(本文已经姜伟审阅并同意在《文登文艺》刊载)
【后记】
6月26日,我陪同中国作协会员、威海市作协终身名誉主席李富胜,中国音协和中国曲协会员、学兄田杨专程赴京拜会姜伟。
傍晚4:50,我在倪氏海鲜酒店门口等他,远远看见姜伟的车过来。身材清癯,步履轻盈,衣着休闲时尚,还是那个姜伟,但我也依稀看到了岁月的痕迹。
当晚,北京朋友安排晚宴。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姜伟仍是静静的。宴后,按照饭前约定,姜伟领我们到酒店附近的一个烧烤店喝“二茬”。酒前,我说:40年过去,啥都变了,散啤和冰棍儿估计也没了!今晚咱喝扎啤,插上雪糕,找找当年得瑟的感觉吧!那瞬间,姜伟又露出了他那还是蛮纯真、阳光的微笑。
推杯换盏间,我们谈到了大学生活、双方父母、孩子及一些学友。前尘憾影,今日撩起,不胜感慨唏嘘。我和他第一次提起大学毕业我阴差阳错放弃去山东艺术学院任教之事,也谈到了自己工作后的颠簸与坎坷。我说:现在想,我等于放弃了一条非常适合自己或许可以和你一起走的艺术之路!姜伟一直在听,无言,然后轻叹一声,说:遗憾,尘飞!真是那样,说不定你也在北京了,咱俩肯定能合作一起!不过,人生真不好说哪条路是合情合理的,存在即合理。我看你现在就很好嘛!
谈笑中,姜伟很认真地说:你的文章怎么不写我帮你和小毕谈恋爱的事呢!他的记忆竟然那么清晰,说我和妻子在大学第一次单独见面时,是他帮我设计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包括走哪条路,甚至告诉我说,当晚他就藏在那条路边的小树林里!我说:天哪,四十年前你就为我“潜伏”啊!那我两口子应该是你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啦!且是惊悚诈骗片呢!他说:绝对爱情片!且是我最得意的一部呢!然后,皆笑,饮尽。但是,我们唯独没有谈论艺术。
当我问起他以后的计划时,他淡淡说了一句:没什么计划,初步有一想法,现在两个研究生带完就不带了。四老健在,尽孝第一!这些年我欠得有些多啊!
那时刻,他眼里闪着温静的光。
“二茬”竟喝到凌晨2:40。我送他到车上,拥别,远去。那时辰,京城,依然车水马龙,我看见,一串串,车的眼睛,全红了……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举报/反馈

齐鲁壹点

4159万获赞 231.5万粉丝
初心不忘,一纸风行齐鲁;智趋未来,用心连接用户
齐鲁晚报旗下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