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王馨文报道:8月22日,记者从赣州市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6月,赣州市档案馆成功创建“江西省示范数字档案馆”,标志着该馆的档案数字化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赣州市档案馆始终坚持把资源建设作为立馆之本,持续做“优”档案资源,推进“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建立数字资源总库,为数字档案馆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实施馆藏档案数字化,经过连续几年的不懈努力,馆藏传统载体档案应数字化率达到95%以上;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动态管理目录数据库,建立了民国、革命历史、现行文书、不动产登记、会计档案等多类专题目录数据库;建设数字资源库,建成全文和多媒体数字档案资源库,实现了纸质和数字档案双套制移交接收。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重要政务和重大活动声像档案抢救修复和数字化工作,对1984年以来《赣南新闻联播》形成的传统载体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转换。目前馆藏档案数字化基本完成,其中照片1.5万余张,录音、录像近3000小时,纸质约1000万页。
赣州市档案馆经过多年持续开发、运维和升级,形成了完善的数字档案馆业务系统体系。能够集成管理各门类电子档案、纸质档案数字副本及其元数据,并辅助实体档案管理,实现了电子数据采集、接收、归档、保存以及利用等功能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网络。按照不同网域划分,依托互联网的赣州市档案信息网和网页采集系统。建立了支持三网的到馆、馆际间、馆室间、桌面端和移动端的档案共享利用服务技术体系。通过电子阅览室、档案利用服务平台、赣州市档案信息网可直接检索开放档案目录和查档登记,用户登录“赣服通”可实现手机移动端查档,减少了实体档案出入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在数字档案馆创建过程中,赣州市档案馆坚持把档案信息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抓好过程安全和成果安全,做到“三个到位”。硬件安全防范到位,馆机房参照国家B级标准建设,网络、数据备份等设施条件满足数字档案馆安全防范要求,门禁、用电、消防、温湿度监控等设施设备齐全。技术安全防范到位,局域网、政务网等保评级达到二级以上保护水平。管理安全防范到位,严格落实国家档案局《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和《江西省纸质档案数字化管理与技术规范》,完善了信息安全保密和应急处置相关制度,提高了处理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下一步,赣州市档案馆将进一步加强档案数字资源建设,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底线,不断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实现新发展、档案服务绩效取得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