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联储通讯社”、知名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认为,未来几个月将是美国经济命运的决定性时刻。
成败关键在于,鲍威尔带领的美联储能否实现对利率的精准调控,以及对经济数据的敏锐洞察,从而在不引发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将通胀拉回目标水平。
Timiraos在周三文章中指出,如果鲍威尔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这将是一个值得载入“央行名人堂的历史性成就”。然而,如果他失败了,美国经济在高利率的重压下无论如何都会陷入衰退,这将佐证一个关于美联储的古老格言——“经济往往并非自然衰退,而是被美联储杀死的”。
最近几周,鲍威尔等美联储高官频频发出信号,暗示9月份将开启降息周期,理由是通胀压力正在缓解,但就业市场大幅降温,释放了不利于经济软着陆的信号。
Timiraos在文章中写道:
对于鲍威尔而言,美联储抗击通胀的决战时刻已经到来,这将决定其(美国经济)的成败。他所采取的策略,将在本周于(美国)怀俄明州大提顿国家公园举行的全球央行年会上受到密切关注,尤其是在备受期待的周五演讲中。
回顾两年前的全球央行年会,鲍威尔明确表示了美联储对抗击通胀的决心,称即使以衰退为代价也要打击高通胀。
这一表态彻底消除了外界对于美联储态度的怀疑,亦被称为鲍威尔的“沃尔克时刻”。沃尔克于1979-1987年担任美联储主席,任期内成功“驯服”了高达两位数的通胀率,为美国此后较长时期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随后,美联储便开启了大刀阔斧的加息周期。
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经加息11次,累计加息幅度高达525个基点。目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为5.25%-5.5%,这是二十三年来最高的利率水平。自2023年7月以来,美联储再也没有调整过利率。
尽管利率高企,鲍威尔仍然认为,美国这次能够避免经济衰退,理由是2021-2023年的通胀与上世纪70年代的情况不同。
Timiraos则表示:
对于美联储官员来说,软着陆将是最终的救赎。三年前的他们错误地预测通胀将是短暂的。如果成功,这将证明2021年迟迟不结束激进的刺激政策的代价,并不像许多批评者所警告的那样灾难。
著名经济学家Dario Perkins表示,如果美联储能够成功地实现软着陆,这将是其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他们可以说,‘我们不仅阻止了上世纪70年代通胀危机重演,而且我们做到了这一点,而对经济没有实质性的伤害——这次完美软着陆’。
Timiraos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鲍威尔有机会成为像沃尔克和格林斯潘那样的“英雄”而铭刻历史。
此外,迄今为止美国经济的“缓冲垫”,包括疫情时期积累的储蓄和提振消费的移民潮,都在逐渐消退。中低收入家庭陷入困难、美国住房市场前景黯淡、企业放慢招聘速度、职位空缺大幅下降......
一系列证据表明,如果美联储不及时降息,美国经济很可能会按照硬着陆的剧本演绎。
对于软着陆的问题,华尔街仍持乐观态度,因为美联储在降息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间,将经济提供了足够的支持。Timiraos也指出,软着陆似乎仍触手可及,因为迄今为止“经济更接近美联储官员两年前提出的乐观情景”。
首先,去年供应链问题得到缓解,减少了之前因供应链中断导致的通胀压力。其次,美国经济避免了如油价急剧上升或金融市场崩溃等可能对经济造成重大冲击的事件。此外,移民的增加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产出,同时帮助缓解了工人短缺的问题,这对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都有积极作用。
尽管美联储官员们认为经济能够实现软着陆,但他们在措辞上仍十分谨慎,尽量不使用“软着陆”这个词,以避免出现“半场开香槟”的尴尬局面。
Timiraos也警告称:
许多衰退起初看起来像是软着陆,但自二战以来,美国只成功实现了一次(软着陆),即1995年。当时,格林斯潘试图通过迅速加息阻止通胀上行,利率从3%提高到6%。然后他改变了方向,在六个月内将利率降至5.25%。
他认为,鲍威尔是否能够实现这一壮举,不仅取决于经济实际的疲软程度,还取决于降息是否能刺激足够多的新贷款和消费,来补充经济疲软造成的需求缺口。
美联储内部对于未来利率路径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总结下来,Timiraos认为,接下来的几个月,美联储面前摆着的无非有两条路:
第一条,为防止降息后通胀反攻,美联储将在年内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上每次降息25基点,然后根据明年初的经济表现调整降息的规模和速度。
第二条,如果经济出现更急剧的放缓,美联储可能会以50基点的速度大幅降息,在明年春天前将利率降至接近3%。
鲍威尔在本周的讲话中可能会留有余地。8月非农就业数据将在下个月初发布,如果像7月数据一样不及华尔街预期,可能会倾向于支持更大幅度的降息。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表示:
作为中央银行成员,我认为,逐步行动的原因是这给了央行选择的余地。缺点就是,一旦情况开始迅速变化,这种灵活性就可能不再可行。
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等华尔街投行分析师则认为,鉴于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过度疲软的证据,美联储立即进行更大幅度的降息,放弃他们长期以来对逐步行动的偏好。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