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季媛媛

2024上半年,尽管受到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业务增长的重重挑战,药明生物业绩依旧实现了稳健增长。

8月21日晚间,药明生物发布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收益与2023年上半年相当,达人民币85.7亿元,同比增长1.0%。剔除新冠项目收益,非新冠项目收益同比增长7.7%,其中临床后期及商业化项目收益增长11.7%。

对于这一业绩表现,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也表示,尽管面临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和地缘政治的挑战,药明生物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依然强韧。这一成绩,归功于公司独特高效的CRDMO商业模式,以及“跟随并赢得分子”战略的成功执行。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增61个综合项目,包含4个临床后期和商业化生产项目,这也是其迄今为止表现最好的半年成绩之一。

也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与其他行业一样,2024上半年对 CDMO 企业而言也是充满挑战。包括全球经济在疫情后的挑战、通胀加剧、利率上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一些行业特定挑战等影响着头部企业的业务。在经历了充满挑战的一年之后,可以看出药明生物增速放缓,从过去的双位数增长进入了稳健增长期,这在大环境极具挑战的背景下已经非常难得。

“我们仍看好中国CDMO 市场,药明生物这类龙头企业的发展前景依旧可观。这也是由于在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推动下。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将坚持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定位,那些具有良好科学基础的公司将继续吸引投资。另外,一些领先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将其产品推向全球市场,释放国际化潜力。”上述分析师说。

确保近期收益可观

在当前的全球医药创新领域,我们正见证着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启。尽管资本市场遭遇了冷却期,价格战的博弈愈演愈烈,全球化趋势似乎也在逐渐退潮,这些多重挑战给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药明生物依然能够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其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根据药明生物官方公布的信息,报告期内公司收益增长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司成功实施了“跟随并赢得分子”战略,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平台、行业内最佳的项目交付时间和卓越的项目执行记录,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其次,药明生物不断扩展其为生物制药行业提供的服务范围,特别是其快速发展的技术平台,如抗体偶联药物(ADC)和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等领域,这些都为公司的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此外,药明生物的临床前收益实现了强劲增长,有效地抵消了2023年上半年大额早期发现服务项目所带来的影响。而药明生物新增的产能投产,包括欧洲和美国生产基地的产能爬坡,也为公司的收益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收益增长的同时,药明生物的新增项目量也相当可观。报告期内,公司临床后期项目数量增加至56个,为未来的商业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剔除8个新冠项目和1个非活跃状态的非新冠项目后,药明生物的商业化生产项目总数达到了16个。

从具体项目布局来看,药明生物的综合项目总数高达742个,拥有业界规模最大、涵盖多种复杂生物药产品的管线之一。这些项目包括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123个)、ADC(167个)、融合蛋白(76个)和疫苗(23个)。在123个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项目中,WuXiBodyTM和SDArBodyTM项目占比近一半,这充分展示了其技术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获得广泛认可的卓越实力。

根据财报,截至2024年6月30日,药明生物的未完成订单总额达到了201亿美元,与去年上半年基本持平。其中,未完成服务订单和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订单分别达到了130亿美元和71亿美元。在未来3年内,未完成订单超过36亿美元,这为公司近期的收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订单的稳健增长还得益于公司强大的基本面,包括人口老龄化、医疗支出增加、研发能力提升、监管整合加强以及创新技术获取途径的改善等因素。这些商机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行业机构的数据分析,由于全球不确定性因素和试验需求的变化,临床试验目前仍面临一定的压力,导致2024年全球试验数量普遍减少。不过,在上半年,中国的IND和NDA活动依然保持活跃,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不断增加,交易环境也变得更加宽松。因此,展望2024全年,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的研发活动都将有所增加。

“对于CXO行业的参与者来说,现在是时候重点关注核心竞争力,提高运营效率,拥抱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以便在逆境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上述行业分析师如此说道。

CDMO 依然是门好生意

在当前项目数量众多的情况下,药明生物的生产需求依然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药明生物方面透露,从2024年开始,公司爱尔兰基地收到的商业化生产需求显著增加,到了2025年,其产能几乎已经全部被预订。具体来看,MFG6.1在2024年上半年成功完成了首次工艺验证(PPQ),而MFG6.2的扩产计划有望在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与此同时,MFG7已经启动了商业化生产,尽管在工程批运行期间遇到了一些运营上的问题,导致了轻微的延迟。

此外,药明生物在爱尔兰的基地预计将在2026年进入稳定运营阶段,这将在公司的全球双厂战略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新加坡基地的建设也已经启动,其中药明合联厂房预计将于2026年率先完成,而药明生物厂房的设计工作仍在积极推进中。

无论是爱尔兰基地还是新加坡基地的建设,都被认为将有助于缓解药明生物在地缘政治层面所面临的影响。实际上,根据艾意凯咨询(L.E.K)的报告,在中美生物技术脱钩的威胁下,大多数生物制药公司仍然表现出对中国公司合作实现产品商业化的浓厚兴趣。与中国服务提供商在临床研究、开发和生产方面的合作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大约30%的受访者认为,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仍有可能建立这些合作关系。

“在中国企业license out的新药项目背后,药明生物提供了默默的支持,我们提供了研发和生产服务。在这些‘出海’的新药中,我相信在三五年之内,其中几个药将会成为中国原创的重磅药物(Blockbuster),而且是由跨国药企进行产业化。这些Blockbuster可能是ADC、双抗,也可能是单抗,销售额可能将达到10亿美元,甚至30亿美元、50亿美元。”陈智胜指出,目前中国生物医药生态圈已经非常成熟了,工艺开发、产品开发的土壤已经完全成熟了,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把中国创新推到国际舞台,让更多海外患者受益,证明中国新药研发企业有能力做好“全球新”药物。

“如果一个创业者有一个新的靶点,与药明生物这样的CRDMO企业合作,能够在保证国际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大大加快研发时间,最快三、五年之内产品就有望上市。”陈智胜透露,近期,公司的客户同润生物潜在同类最佳CD3产品(CN201)被默沙东收购,该CD3产品是通过药明生物的3个专利技术平台WuXiBodyTM、TCE、WuXiUPTM发现、开发和生产的,这些都体现了客户对药明生物完美执行力和技术领导力的高度认可。

由此可见,CDMO行业的前景是向好且令人振奋的。上述分析师也指出,CDMO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以推动医疗进步,为患者带来急需的疗法。当前,临床试验具有复杂性,而且只会愈发复杂,CDMO经验丰富,可以帮助客户成功驾驭整个临床研究生态系统。此外,考虑到技术采用的速度以及不断变化的供应商和监管环境,CDMO特别适合部署创新策略,因为他们服务过不同的申办方,积累了丰富经验。

作为全球第二大制药市场,随着生命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以及监管环境逐渐完善,中国在药物研发方面日益迸发活力。当地对生物制药的大力投资增加了预期的临床试验数量,并预计推动CRO/CDMO市场增长。相关行业机构估计,2017年至2021年,中国CDMO市场规模从132亿元增长至47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7.7%,预计2025年将达到1571亿元,2030年将达到3559亿元。

举报/反馈

新浪财经

4262万获赞 319万粉丝
新浪财经提供7×24小时的全球财经内容服务
新浪财经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