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上半年结婚登记同比减49.8万对,离婚减4.3万对。民政部拟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取消户口簿要求,设离婚冷静期,加强婚姻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见反馈截止9月11日。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较去年同期减少49.8万对,离婚登记数同比减少4.3万对。
近日,民政部网站发布关于《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对比2003年8月发布的现行《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规定,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都不再需要出具户口簿,登记地域也不再受“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限制,并要求加强婚姻管理信息化建设。
草案还新增了30天“离婚冷静期”的相关内容,明确了不予受理离婚登记的三类情形及可以撤销婚姻的情形。
今晨,#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离婚冷静期##离婚冷静期写入婚姻登记条例#等多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据悉,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11日。
具体细节一览:
滑动查看全部
民政部官网8月2日发布的《2024年2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343万对,离婚登记127.4万对。
而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办理结婚登记392.8万对,办理离婚登记131.7万对。
相较而言,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较去年同期减少49.8万对,离婚登记数同比减少4.3万对。
据《每日经济新闻》,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也创下近年新低,仅为2014年同期694万对的一半左右。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在2023年止跌回升以前,全国结婚登记数已持续下跌多年,其中2022年上半年为373.2万对。
从全年数据来看,2013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1346.9万对,在2014年开始逐年下降,后于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2021年跌破800万对大关,2022年降至683.5万对,跌破700万对大关,而2023年则回升至768万对。
据界面新闻,人口学者何亚福表示,2023年的增长主要是由于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许多情侣选择推迟婚期,导致2023年出现了补偿性结婚潮。然而,2024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的下降表明,疫情后的补偿效应已经减弱,预计全年结婚登记数将继续下降。
何亚福认为,结婚登记数下降的原因很多,包括年轻人数量减少、适婚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初婚年龄推迟、高昂的结婚成本以及婚姻观念的变化等。
七普数据显示,中国80后、90后、00后存活人口分别为2.15亿、1.78亿、1.55亿,年轻人数量明显下降。
其次是适婚人口性别比失衡,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了1752万人。这些结构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未来人口形势的发展。
初婚年龄推迟也是重要原因。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5.75岁,女性为24岁;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上升到29.38岁,女性上升到27.95岁。
何亚福说,面对年轻人口减少和生育意愿低迷的现状,未来实施有力的生育支持政策将是应对出生人口下降的关键措施之一。
此次《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北京晚报发表评论称,无须户口簿,真诚和责任不可缺席。北京晚报评论表示,户口簿退出婚登环节,由身份证“全权代表”,首先回应了年轻人的关切。不少年轻人与父母婚恋观存在分歧,对结婚必须找父母要户口本一事表示费解。社交平台上,“户口簿违背婚姻自由”的讨论冲上热搜;影视剧里,年轻人迫于无奈偷户口本结婚的桥段层出不穷,弹幕里的相关吐槽也是“声泪俱下”。去年7月,就有网友在民政部网站留言,认为婚登出示户口本并不合理。婚姻登记是否需要取得父母同意,答案是多元的;即便不需要回家找户口本,崇尚效率的年轻人也盼着婚登一刻手里不必攥着一堆证件。新版草案在结婚登记环节删掉出示户口本的要求,既保障了婚姻自由的原则,也给年轻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评论表示,简化登记的程序,还体现在地域限制的进一步修正上。近年来异地婚登堵点逐步消除,北京等21个省(区、市)已实施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也就是说,双方均非本地户籍的当事人,也可在居住证发放地,或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婚登。让数据为爱“跑腿”,节省了新人奔波的时间,赢得了网友的一致称赞。新版草案顺应这一变化趋势,直接提出取消对婚登地域管辖的规定,从“人找婚登处”,变成了“婚登处找人”,体现了服务的机动灵活。既然婚登可以全国通办,如果还要新人回到老家去拿户口簿,显然也不合时宜。从这个角度说,新草案中对户口簿出示和地域限制的双重取消可谓相辅相成,都是在弱化行政管理的比例,强化服务意识的提升。
北京商报
,赞9
北京晚报评论表示,也有网友对户口本的“隐退”提出疑问。有人担忧,身份证上没写是否已婚,万一被“重婚”了怎么办;有人担心:“一张不需要门槛领的证,能是什么好证?”身份证的效力确实不如户口簿,不能全面反映当事人的个人身份、亲属关系、法定住址等基本信息。针对网友的疑虑,民政部门应该给出明确回应:户口簿在婚登中“缺席”了,户口簿上的信息是否会在审核环节中缺失?政务部门是否通过婚姻状况的数据共享,实现了婚登效率的提高?信息无堵点,婚登才更顺畅。把有关户口簿的问号拉直,也是修订草案、制定新规的关键一环。
北京晚报评论称,婚姻登记是好事一桩,把好事办好、让好事好办,是民政等部门一直以来的行为遵循。婚姻登记是重要仪式,既要有紧跟时代变化的服务意识,也得具备严肃规范的审核流程。不断优化婚登管理理念,无疑是给各地新人“喜上加喜”。需要提醒的是,对新人来说, 无须出示户口本,体现了民政部门的善意,但不代表婚登审核流程放松,更不意味责任可以减弱。
编辑丨汪乃馨 北京商报综合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每日经济新闻、界面新闻
图片丨北京商报、民政部官网截图、新浪微博截图、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截图
举报/反馈

北京商报

791万获赞 72.3万粉丝
以经济视角审视社会万象
北京经联互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北京商报》社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