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明会 北京报道
在央行多次“苦口婆心”提示之下,债券市场迎来较大幅度的调整。
8月12日,现券期货大幅调整,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大幅上行,长券超长券收益率上行3—5bp,中短券收益率上行4—8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附息国债11”收益率上行3.7bp,30年期国债活跃券“23附息国债23”收益率上行4.5bp。国债期货全线收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1.11%,10年期主力合约跌0.59%,5年期主力合约跌0.34%,2年期主力合约跌0.14%。
对此,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债市调整没有超过预期,这是当前货币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本意是为了让国债收益率到达更为合理的区间。
不过,8月13日,国债期货全线上涨。截至记者发稿前,30年期主力合约涨0.47%,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9%,5年期主力合约涨0.19%,2年期主力合约涨0.04%,涨幅均不及前日跌幅。国债现货亦迎来调整,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附息国债11”收益率下行1.5bp,30年期国债活跃券“23附息国债23”收益率下行2.5bp。
债市踩下急刹车
近期,“央妈”一套组合拳下来,债市情绪降温明显。
自今年4月份以来,央行及其主管媒体多次就利率风险发出警告,一度令债市小幅回调。但在“资产荒”和欠配压力下,债市基本被多头氛围主导。
此前8月5日,债券表现强势,叠加海外避险情绪上升影响,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附息国债04”收益率盘中一度跌破2.10%,为有记录以来首次。30年期国债活跃券“23附息国债23”收益率下行4.35BP,突破2.30%关口,报2.2950%,创下2005年2月底以来的新低。
但随后央行窗口指导大行卖出10年国债新券的消息一度引发长端利率大幅回调,8月5日债市尾盘上演“V”形反转,利率快速上行,逆转全天走势,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附息国债04”、30年期国债活跃券“23附息国债23”收盘分别升破2.10%、2.30关口。
对该日的尾盘交易情况,华安固收颜子琦团队分析,农商行与证券公司是大行卖债的主要接手方,市场交易出现“大行卖出、小行买入”的格局。
不过,接下来几日的消息再次提高了市场的谨慎情绪。
8月7日,央行表示,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根据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的需求,当日逆回购操作量为零,向市场传递出资金面“不差钱”的信号。同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布对4家农商行启动自律调查,并在8日早间发布公告称,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在国债交易中存在出借债券账户和利益输送等违规情形,对于其他此类案件线索协会正在加紧调查处理。8月9日,央行再次以专栏方式介绍了资管产品净值化机制,明确向投资者提示债市风险。
与此同时,据媒体报道,在暂缓债券基金审批一个多月后,监管要求新上报的零售类债券基金的久期不得超过两年,严格控制利率风险,并加强债券基金的销售适当性、负债端流动性等风险管理。
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到2.2%关键点位、3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2.4%关键点位,债券收益率是否达到合理水平?
盘和林认为,短期已经到达合理水平,会在区间内波动,长期要看货币政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也就是国债利率目标由央行把控。
十年期国债2.1%基本确认是新的政策红线?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央行在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下一步要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同时多次提示债市风险,并表示对金融机构持有债券资产风险敞口进行压力测试,防范利率风险。
浙商固收首席覃汉认为,本次二季报相较一季报新增“调控”及“压力测试表述”,措辞更为严肃,考虑央行操作的连续性,短期内投资者或需重视长债收益率的上行风险。“后续央行对于债券资产收益率的调控或将日益精准,三季度央行对于债市收益率进行直接调控概率或将加大。”
中金固收称,短期而言,货币政策在价格层面的放松进程或有所加快,不排除8—9月再次降息的可能,包括对存款利率的下行引导或同步加快,货币市场利率有望迎来进一步的补降,并带动中短端利率维持低位;对于长端利率,考虑到央行兼顾防风险的目标,长债交易热情或有所降温,短期内利率或转向盘整,中长期走势则仍取决于后续经济环比修复形势,若修复不及预期,“我们认为不排除在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和中短端利率进一步下行后,长端利率再迎补降的可能。”
华泰固收团队则表示,在当前的基本面环境之下,央行难以“借力”,因此利率大幅调整的概率并不高。而往后看,短期出口消费都有压力,政策难形成合力,基本面可能继续沿着内生趋势运行。三季度末到四季度初存在财政政策对冲的可能,供给一旦上量,央行调控的效能可能增大,当然需要考虑届时的基本面环境与利率实际点位。十年期国债2.1%基本确认是新的政策红线,短期突破难度大,除非9月份之后央行继续降息。中期看债市的整体趋势还未根本动摇,最大的风险还是在于财政加码和理财赎回,前者短期落地的不确定性较大,后者需要更多关注行情本身以及相关监管措施的跟进,需要保持警惕。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