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住建委日前公布《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智能建造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明确提出副中心要支持特色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智能建造产业生态圈、保障低成本产业空间供给、支持兴建装配式建筑智能工厂、支持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建立“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加快完善智能建造标准化体系。
在通州区行政区域内依法登记在册、依法纳税,符合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的独立法人资格企业,均是《细则》的支持对象。对经认定符合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的新增企业,副中心将最高按年度区域贡献的50%给予支持;存量企业最高按区域贡献增量部分的50%给予支持。
副中心要如何培育智能建造产业生态圈?记者发现,《细则》当中的关键词是“合作”——支持不同领域智能建造企业加强跨界合作,鼓励传统建筑类企业联合BIM咨询服务、软件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申报智能建造生态联盟。经认定的生态联盟,副中心将对各成员最高按区域贡献增量部分的40%给予支持,同时符合“特色企业”认定标准的,支持比例提高至60%。对认定为由联盟牵头单位引进的智能建造上下游企业,按年度区域贡献达到100万元以上部分的70%予以一次性合并计算支持。
到副中心发展的智能建造企业,还将获得低成本的产业空间。《细则》提出,对在通州区行政区域内新注册智能建造企业,按照实际租金单价的50%、最高2元/(平方米·天)的标准给予补贴(只对企业自身办公面积给予补贴,享受补贴期间不得对外转租或改变用途),每家企业补贴面积最高2000平方米,连续补贴不超过3年。“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可实行“一事一议”。
《细则》还提出,副中心要对智能建造相关企业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对纳入智能建造试点的工程建设项目,在前期审批阶段提供“全程代办”服务,结合告知承诺制等创新工作形式,充分优化审批时限。按建设管理规定暂时无法实现开工的,支持项目实施团队运用BIM等数字化技术提前开展虚拟设计施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根据项目实际需要提供审批指导和咨询服务,依法依规符合条件的可容缺先行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