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了“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等系列举措,清晰阐明了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科技创新的方向和产业发展的任务。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世界科技的竞争,本质上是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的竞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所强调,“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初步具备了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厘清新时代科技创新范式变革的方向和规律,明确因地制宜激发区域创新活力的着力点,并围绕科技创新生态进行统筹规划、科学施政。

新质生产力引领科技创新范式变革

科技创新范式随着人类生产力的进步不断演变。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各学科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多点突破、群发性突破态势愈发明显。与此同时,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应对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由之路,它不仅关系到科技创新的实际成效,更是我国赢得科技战略主导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科技创新只有与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才能真正释放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动能。因此,新质生产力符合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科学-技术-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

智能化科研将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科学研究是创新的源头,人工智能技术以其基础性、通用性和革命性特点,已全面融入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既显著提高了科研效率,还确保了科研要求的精确性,成为科学发现的强大助推器。以生物领域为例,AlphaFold系统已经成功预测了超过100万个物种的2.14亿个蛋白质结构,几乎涵盖了地球上所有已知的蛋白质,为生物学研究打开了全新篇章。而在芯片工程领域,中科院计算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芯片的全自动设计,使设计周期大幅缩短至传统设计方法的千分之一,极大加速了研发进程。这些科学突破充分表明,智能化科研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生态式创新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主流模式。在新科研范式驱动下,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模式也正在从线性模式向协同式、生态式创新演进。这一转变过程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界限逐渐模糊,科技创新链条和周期大幅缩短,创新方式也由点状转变为多维螺旋式跃升。通过构建创新网络,创新主体、信息和资源被紧密连接在一起,为技术奇点的涌现提供有力支撑。比如,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是新型创新模式的典型体现,自2017年Transformer基础理论模型发布以来,通过构建大规模训练数据、GPU算力、算法等生态体系,短短5年便催生出一个年均复合增速超过50%的革命性产业,大模型正在赋能千行百业,将为全球经济贡献万亿级美元的增长空间。

创新联合体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织形式。平台化组织将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立开放、共享、协同的创新服务机制,打破了传统组织的时空界限,实现了创新要素的有效汇集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同背景的创新主体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不仅能够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还能够促进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我国建设的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为例,这些机构通过实施“建设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新举措,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学研转化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未来将在更多的前沿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地制宜激发区域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不仅要注重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共性技术,更需要加强和区域创新、产业创新的融合。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才结构等差异显著,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精准施策,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区域创新的活力,充分发挥区域的特殊性和自主性,促进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活性。因地制宜,简而言之,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发展策略与措施。在科技创新领域,这意味着要充分考虑区域的资源条件、产业特色、创新基础及市场需求,量身打造符合当地实际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这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是对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有利于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区域创新需要的领域聚集,发展符合高效、智能、绿色、可持续等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

因地制宜开展区域创新的首要任务在于精准定位。根据地区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明确各区域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例如,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开放的市场环境、雄厚的经济实力及丰富的创新资源,应聚焦于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引领科技创新前沿。而中西部地区则可依托其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提升其生产效率与市场竞争力,同时建立健全环保制度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此外,各区域需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格局。

因地制宜打造区域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关键核心技术是制约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瓶颈,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围绕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和优化区域科教创新资源,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组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力求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激发创新活力,为建设区域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提供有力保障。

因地制宜开展区域创新需要强化协同创新机制。科技创新是多元主体协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因此,因地制宜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必须强化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破创新壁垒,实现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通过跨区域协同创新,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创新网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

因地制宜开展区域创新需要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是科技创新生态构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此,发展区域新质生产力需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科技创新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在内的多元化政策工具,可有效降低创新成本,激发创新动力。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保障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稳定的发展空间。

多措并举,构建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生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基础能力是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石,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让科技创新这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挥更大作用,以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围绕科技创新生态建设深化研究。

健全符合新技术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以问题和需求导向的关键技术支持计划,推行多元项目遴选方式,完善分类考核和全生命周期评价机制,为科技创新生态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比如,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完善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兴前沿科技领域的规章制度,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保障科技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如何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学研用更好融合;如何构建更加有利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科技投入效能;等等。

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技创新资本密集程度高、不确定性强。应围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深化研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从“0到1”的核心技术攻关时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直接投资、设立专项资金或引导基金等为原始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随着新成果新技术得到市场验证,进入从“1到N”的发展阶段,可通过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构建与新应用涌现相配套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从新技术到新质生产力,还需要基于通用目的技术,开发适用于生产生活需求的各类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是促进新应用不断涌现的重要支撑。要围绕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深化研究,遵循通用目的技术扩散和应用规律,既解决当下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问题,又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对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乘数倍增效应。深入研究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要素一体化配置,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循环流动,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共育创新生态动力源。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以国家战略目标和国民经济重要领域为牵引,构建创新联合体,统筹推进政府主推的有组织创新、高校科研机构主导的原始创新和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创新,形成“四链融合”的创新合力。在创新协作方面,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由企业提出创新需求和应用场景,政府推动创新资源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优化配置,高校科研机构则负责支撑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确保科技成果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共同培育创新生态的强劲动力源。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主体。可围绕构建促进创新要素循环流通的长效机制、搭建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构建开放兼容的技术生态圈等加强研究,推动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顺畅流动,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融资支持等服务,帮助它们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

完善创新人才培育机制,营造良好创新文化。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产业是人才的摇篮。需要紧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求,构建全链条、定制化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体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坚持引育并举,打造一批“高精尖”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同时,要营造鼓励原创、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塑造科学探索、求真务实的价值观,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为培育创新人才提供丰沃的土壤。

提升全球科技创新治理的影响力,为全球前沿科技贡献中国智慧。当今世界,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精度前所未有,形成可持续的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才能更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创造未来。推动完善全球科技治理,一方面,应鼓励我国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际组织、科研机构、跨国企业的交流合作,分享我国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功实践,为全球科技治理和未来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科技服务支撑。

作者:汪寿阳、刘颖,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经济杂志

举报/反馈

创新研究

3419获赞 2196粉丝
聚焦创新研究,感谢关注!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