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9日晚,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3米板决赛上,来自湖北的小将昌雅妮夺得铜牌。
决赛中,昌雅妮首跳失误,第一轮排名倒数第一。之后,她凭借一跳比一跳精彩的表现,将排名追到第三,“一跳一跳地跳回领奖台”。比赛结束后,昌雅妮眼含热泪,队友陈艺文上前拥抱安慰。
奥运跳水冠军、本场比赛的解说员吴敏霞说,她看到昌雅妮的表现非常感慨,她在首跳失误的情况下,仍然能顶住压力,出色地完成后续比赛,非常不容易。
在前两天的预赛和半决赛中,昌雅妮均有一跳失误,排名一度落后至晋级线外。但她迅速调整状态,凭借后续出色的几跳,将排名追到前四。
半决赛后,父亲昌先圣说,伤病影响发挥,他很相信女儿。“明天她肯定会尽全力发挥,把兴奋度调到最高点。”他说,“结果怎么样没关系,她尽全力就好。”
昌雅妮和父亲昌先圣。图/受访者提供
【1】一步之遥
昌雅妮失误了。起跳之后,她原本应该再次踩到板上,借用弹力把自己抛向空中,但她踩在了跳板的边缘,整个人翻身入水,水花飞溅,最终只拿到零分。
这是2021年的东京跳水世界杯暨奥运会资格赛女子单人3米板半决赛,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仅剩两个多月。
昌雅妮在接受咪咕体育的采访时说,这是她最受打击的一次。即使她凭借之前的分数进入了决赛,但那天晚上,她没办法下床和走路,不知道第二天是否还能上场。
“在这场比赛之前,我大大小小的比赛中间也会出现一些失误,我始终不是很相信自己,一直在边努力边探索着往前走。”昌雅妮说,“直到那场比赛掉下来之后,我觉得我是不是真的不行。”
这场比赛进行时,父亲昌先圣在国内参加侄子的婚礼,他在直播中看见女儿受伤,赶紧跑出去给她发消息。昌雅妮把伤口的照片发给爸爸——一条横贯左脚脚背的鲜红的伤口,撕开创可贴,脚尖还有几处看起来像是旧伤。
昌先圣劝她坚持:“哪怕倒下,也要上场,像个战士一样。”昌雅妮一气之下把电话挂了,她觉得爸爸不心疼自己。昌先圣发信息解释:“爸爸不会伤害你,国家队会有专业的人评估,到了明天再说,能上就上,不能上就放弃。”
第二天,她双腿紧缠肌贴出现在跳板上,最终拿到了铜牌。
昌雅妮说,在那个晚上,是手机上传来的无数条消息慢慢帮助她建立信念,教练、前辈用经验和鼓励,为她搭建了“一座踏实的城墙”。他们说:“只要站上赛场,把5个动作跳下来,你就成功了。”
两个多月后的东京奥运会,代表中国参赛的跳水双人3米板选手是经验更丰富的施廷懋和王涵,昌雅妮和陈艺文的奥运首秀在三年之后。
昌雅妮在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3米板预赛。图/新华社
8月7日,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3米板预赛中,昌雅妮第二跳出现失误,排名一度落后至第20位,让观众为她捏一把汗。但她很快调整心态,以出色的三跳,将排名追回到第四名,晋级半决赛。
第二天半决赛中,昌雅妮第一跳失误,一度排名倒数第二。但她随后追回比分,成功以第四名晋级决赛。
当天,“昌雅妮失误”登上热搜。有人说,她的发挥不够稳定。无论是和施廷懋还是陈艺文搭档,她们总能在重要比赛中拿到双人冠军,但昌雅妮和单人冠军之间似乎总有一段距离。
教练刘世明说,昌雅妮很清楚自己有哪些技术上的差距,“遗憾没有用,要想办法把这个地方练好。”
【2】体操训练场的高个女孩
昌雅妮起初并不是练跳水。昌先圣说,女儿小时候活泼,喜欢挂在窗户外的钢筋上翻来翻去,走路也不好好走,总是蹦蹦跳跳。
“我看她这么好动,会不会注意力不集中,今后学习上只怕不会有很大的成就。”昌先圣笑道,“这是实话。”
他想到了体操。仙桃被誉为“亚洲体操之乡”,李小双至今是这座城市的名片,以他为名的体操学校走出过杨威、郑李辉等多位奥运冠军。
刘芬是昌雅妮在李小双体操学校的教练,她和李小双师出同门,也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平衡木冠军管晨辰的启蒙教练。刘芬记得,昌雅妮第一次来训练场时,只有5岁,扎着一对羊角辫,一进来就对这里很好奇。
刘芬如今从事体操教练已有36年。启蒙教练得有一双发现好苗子的眼睛,是“扣好第一颗纽扣的人”。
她看得出来,昌雅妮的身体条件很好,四肢修长,身体很薄,“像刀片一样”,没有多余的脂肪。尤其是脚尖、膝盖非常好看,“我们练体操的,脚尖膝盖就像是衣服一样。”
刘芬在李小双体操学校的训练房。图/九派新闻王佳箐
湖北省跳水学校教练欧爱江也说过一样的话。2008年5月,她来李小双体操学校选才,教练正在介绍时,她的目光却被训练场上另一个做前转翻的女孩吸引。她问了女孩的年龄,7岁,正合适,身材修长,比例适中,长得清秀。欧爱江让女孩展示一下腰腹弹跳、上肢力量。
“这就是我要选的。”欧爱江问她愿意去武汉吗?昌雅妮点了点头。
刘芬想过,昌雅妮或许更适合跳水。训练一年多,昌雅妮比同龄孩子都长得快,几乎是班上个子最高的,比一些孩子高出5厘米,而“练体操要娇小一点”。
“武汉的家长选择面很广,练跳水的不多,我们只能依托地市州。尤其是体操,我们的选才要求没有他们那么严格,有些孩子体操走不下去了,我们也想看一看。”欧爱江说,除了昌雅妮,入选国家队的跳水运动员郑九源也是她从李小双体操学校选出来的。
跳水学校通常在7月选才,9月入学,而昌雅妮是特例。“因为我特别看好她,我跟校长说,不能把她放在那里,一放就会流失。”欧爱江问校长,昌雅妮的上学能不能解决,校长说可以,她就提前把昌雅妮带到武汉。
【3】转变
昌雅妮私下喊欧爱江“欧妈妈”。当昌雅妮的爸爸、奶奶周末没时间来武汉时,欧爱江就把她带回家。途中,小雅妮站在教练的助动车踏板上打瞌睡,欧爱江喊醒她:“现在可不能睡啊。”有小朋友说雅妮没有妈妈,欧爱江给她撑腰,说“我就是她妈妈”,一边叮嘱她只有私下才能喊。
昌雅妮和欧爱江。图/受访者提供
看到昌雅妮的水感、胆量都不错,欧爱江开始对她提出更高的要求。
她用跳水学校其他孩子举例,其中有孩子6岁开始比赛,7岁拿到冠军,而昌雅妮7岁才开始学游泳。她问小雅妮:“想拿冠军吗?”“想。”“想就要多练,金牌不是随随便便挂在你脖子上的。你想比别人快一点,那别人走,你就要跑,别人跑,你就要跑快点。”
昌先圣只有周末有时间去武汉看女儿,他看见训练场上,有的孩子边压腿边哭,吊在空中也哭,但女儿从没说过放弃。昌先圣说,小儿子也练过一段时间跳水,适应不了训练强度,说什么都不练了。
昌雅妮不是会偷懒的孩子,你让她做什么动作,她都会不打折扣地完成,但欧爱江发现她不够专注。“你讲动作,她也不会改了,脑子散神了,我说你这叫出工不出力。”欧爱江说,昌雅妮学动作很快,但忘得也快,“这就叫没用心。”
说得多了,效果不理想。有一天,欧爱江把昌雅妮带到办公室,告诉她这样练达不到效果,拿不了冠军,“我说你现在回去读书,不要练了。”
昌雅妮说什么都不肯走,教练推她也不动,坚持要继续练。之后,欧爱江看到了她的变化。练倒立时,同龄的小朋友坚持一分钟就够了,昌雅妮要向大队员看齐,坚持三分钟。整个身体压在手腕、肘关节上,疼得她发抖,一边哭一边练,就是不肯把腿放下来。
队员们下课了,昌雅妮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坚持要加练。欧爱江告诉她,要带着脑子训练,“不是盲目地跳完就完了,跳得好是因为什么,不好是因为什么,要带着思考。”
“我觉得我的话她听进去了,她真的想练。”欧爱江说。这是一个运动员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的过程,很困难,但如果想要在职业生涯走得长远,这是必经之路。
【4】赛后总结
这几年,无论是家人还是教练,都觉得昌雅妮沉稳了,不像小时候那么活泼。
刘芬的手机里有一张昌雅妮幼时和两个小女孩并排坐在板凳上的合照,短发的小雅妮穿着黄色小背心,不同于同伴或害羞或鬼马地笑着看向镜头,雅妮把头一扭,噘着嘴巴,不知道是谁惹了她不开心。
“她有点人来疯,也很好强,你要是说她表现不好,她嘴巴就噘起来了。”刘芬说,“她有时候练完动作跑过来问‘刘教练,我表现怎么样’,就是要你表扬。”
昌雅妮(左1)和朋友合影。图/受访者提供
刘世明见过变化过程中的昌雅妮。昌雅妮还在湖北省跳水队时,刘世明是她的教练。他被调去北京工作的时候,昌雅妮练习10米跳台,入水时手没抓紧,手臂被水冲击向身后扭,导致韧带拉伤严重。“万一休养得不好,很容易变成惯性脱臼。”刘世明说,“医生不让她动,只能做一点相对平缓的训练,就这样耽误了半年。”
这半年正逢昌雅妮身体发育,等刘世明从北京回来,她已经从一米五长到一米六。
对于跳水运动员而言,长高10厘米是一个可怕的信号。跳台对运动员身材要求严苛,跳水教练郑观志曾在接受采访时形容:“原来可以轻松完成的动作,在身体发育后会变得非常吃力,动作质量会变得极不稳定,常常出现跳不动、翻不动的状况。”
昌雅妮进入国家队后,考虑到她的伤病和发育,领队周继红决定让她改练3米跳板。
跳台和跳板差距很大,台是硬的,但板有弹力,“讲究人和板节奏合一,技术相对复杂一点。”刘世明说,昌雅妮重新从半周、一周半、两周半到三周半开始练,“要练她的节奏感,还要练双人搭配,两个人的节奏要一样。一步步地改,每天都很辛苦,别人都下课了,她还要继续练。”
从跳水学校到省队,昌雅妮一直成绩突出。昌先圣说,女儿练10米跳台时,307C(反身翻腾三周半抱膝)都可以完成,“这都是男孩做的动作”。
她初出茅庐,接连在国际赛事上获奖。2017年,她搭档台晓虎,在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男女混双10米台斩获多个冠军。同年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广州站,昌雅妮搭档任茜拿下双人10米跳台的冠军,还拿了单人3米板亚军。
在这之后,昌雅妮搭档施廷懋参加跳水双人3米板,在2017年的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2018年跳水世界杯、雅加达亚运会夺冠。
生活中的昌雅妮。图/昌雅妮个人社交账号
昌雅妮进入国家队之后,和欧爱江的联系不像之前那样频繁,但重要时刻的胜意与困顿,她会与欧爱江分享。
2017和2018年,欧爱江收到过昌雅妮的三份赛后总结,她想请欧教练帮她看看有什么遗漏。
总结中,昌雅妮将冬训比作一个存粮的过程,“存多与少就要看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多少”。她感谢领队和教练,让她“从一个基础极差,动作僵硬,练三米板一套动作都没有的运动员,练出一套像样的动作,拿出去比赛”。
她懊恼自己因为粗心大意而摔倒,“耽误了一下午的训练”,总结自己“水花效果不行,动作没有动力”。
在2017年和施廷懋搭档时,她反思“跟懋姐配双人三米板时有很大的出入,根源在于我,总是很紧张,想跳好,技术比较僵硬”。
2018年,在武汉举办的跳水世界杯上,昌雅妮搭档施廷懋,夺得双人3米板的金牌。赛后她写道:“我是第一次参加世界杯,脑海中不断重复,不断模拟,想多了也没用,不如调整心态。”
同年的雅加达亚运会上,二人再次夺冠。她在总结中写道:“很感谢懋姐给予我信心和鼓励,比赛结束后要做的就是为队友加油。”
欧爱江很吃惊,昌雅妮一下子成长了起来,她以前觉得昌雅妮太活泼,不够专注,但仅过了几年时间,她就学会了与自我交流。
【5】站上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刻,你会忘记伤痛
北京时间7月27日,巴黎奥运会跳水双人3米板决赛中,昌雅妮搭档陈艺文夺得金牌。
三天后的傍晚,仙桃市最繁华的武商MALL外墙上,LED屏正在循环播放昌雅妮双人3米板夺冠的视频。昌先圣默默透过车窗看着女儿,面色平静,等绿灯亮起后驶过。
他想起女儿第一次出国参赛,相比于后来参加过的比赛,那并不算一场高级别的赛事,国内甚至没有转播。昌先圣通过别人发的网址,看了一场全外文的比赛,他兴奋地买了一台录像机,将女儿跳水的片段摄录保存,“那时确实非常激动亢奋。”
近几年的一次赛前,女儿冷不丁给昌先圣发来一条消息:“爸爸,我会努力的。”他知道,女儿太想要那块金牌了。
单人3米板决赛更像是一个只属于运动员个人的战场。跳水不是1V1的比拼,它更像一场只有自己的比赛,追求极致的人得到奖赏。
昌雅妮的启蒙教练刘芬说,越是进入到高级别的比赛,运动员们越不会关注对方的表现,“只和自己比,全靠个人的发挥。”刘芬说,“运动员们常年在一起训练,你哪方面比我强,哪方面比我弱,都一清二楚。如果两个人差不多,那就是比心态。”
昌雅妮和陈艺文的故事让人想到同样是“跳水双姝”的全红婵和陈芋汐。北京时间8月6日晚上的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中,全红婵蝉联冠军,陈芋汐以4.9分之差摘银,无缘大满贯。
她们曾在《冠军来了》节目中接受采访,被问到单人和双人哪个压力更大时,全红婵说是单人,因为双人“旁边站一个人跟我一起跳”。但陈芋汐的回答是双人,因为双人只有她们这一队,必须代表中国赢得金牌,但单人还有全红婵。
昌雅妮、陈艺文夺得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图/新华社
巴黎奥运会跳水双人3米板夺冠后,陈艺文“公主抱”起昌雅妮。这张照片被《人民日报》选入“10个字回顾中国队巴黎奥运前半程”中,写道“是战友,也是玩伴”。
此前接受采访时,陈艺文说,她们不会称对方为对手,“因为她跳不好,我更紧张。你最终还是为了中国队去争这块金牌,肯定希望大家都好。”昌雅妮在一旁点了点头。
昌雅妮在节目《荣耀之路》中说,对于双人跳水而言,信任很重要,无条件信任对方,“即便自己跳不好,也相信对方能跳好。”昌雅妮说,“我不太会与人竞争去往上攀爬,是一个比较向内生长的人。”
刘世明是昌雅妮省队期间的教练,并和她一同来到国家队。他对昌雅妮最深的印象是,这个孩子太能忍痛了。备战2017年全运会期间,有一天训练时,周继红发现昌雅妮眼泪都要出来了,问她怎么了,她说胸口很痛,去医院拍片检查才发现,她的肋骨断了两根。
刘世明体验过这种疼痛,他在打篮球时被撞断肋骨,一吸气就痛,更不要说做翻滚。
没有人知道昌雅妮是在什么时候受伤的,最开始她只是有一点痛,后来越来越强烈,她就这样忍痛完成了一两个月的高强度训练。发现骨折后,昌雅妮依然没有停止训练,只是强度减轻了一些。
做父亲的心疼女儿,听到女儿说哪里有伤痛,昌先圣问过几次:“要不要不练了?”昌雅妮还是要坚持。她很少主动向父母说起自己的伤痛,父亲问起来,她只说“就那样,不好不坏”。
今年春节,昌先圣去北京看女儿,昌雅妮提出合影。图/受访者提供
今年3月,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之后,昌雅妮肩伤复发,医生要求她停训三周。昌先圣直到看见女儿没有参加下一站的比赛,才知道她受伤了。他不敢多打扰女儿,只能通过队医了解她的近况。
昌雅妮接受《荣耀之路》采访时说:“当时三周不能练真的对我打击挺大,毕竟我的运动生涯没有停过这么久,但是你首先要接受所出现的现实状况,在停下来这段时间,就是在尽自己所能让自己不停下来。”
昌先圣说,女儿肩伤期间,曾在医院问过专家,伤什么时候才能好,专家告诉她:“等你站上最高领奖台就好了,那一刻你会忘记这些。”
23岁,昌雅妮作为一个跳水运动员说不上年轻,但也绝非来到运动生涯的尽头。2004年,同样年纪的郭晶晶在雅典奥运会上,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枚女子三米板单人金牌。四年后,她成功卫冕。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她以跳水项目裁判长的身份再放光彩。
昌雅妮的路还有很长,我们期待,四年后洛杉矶再见。
九派新闻记者 王佳箐 湖北仙桃报道
编辑 万璇 吴迪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