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林梦晴 记者 张奕丹 综合报道
北京时间8月9日凌晨,在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男子73公斤级比赛中,第三次出征奥运会的30岁老将石智勇在挺举环节三次试举失败,最终没有获得成绩,无缘领奖台。
石智勇是里约、东京两届奥运会的举重冠军,但在巴黎奥运周期,他受严重腰伤困扰,缺席了许多赛事,此次能重新站上奥运赛场已属不易。在赛后采访中,这名老将坦言,“没有为中国拿下金牌甚至奖牌,我的这届奥运会是失败的。但整个备战过程,我是成功的,因为我真的付出了所有。”
石智勇三次挺举失败(图源:新华社)
三次挺举失败
“内收肌可能断了”
比赛中,石智勇在抓举阶段展现了良好的状态,他选择161公斤开把,并成功举起。第二把,石智勇把重量上调至165公斤,完成这把试举后,他已领先第二名10公斤。
但在随后的挺举阶段,石智勇未能延续抓举时的好状态。他选择以191公斤开把,三次试举,均未成功,最后未获得成绩。21岁的印尼小将朱尼安西亚获得本场比赛金牌。
“(挺举)第一把有点稳不住,不知道怎么回事,第三把我发现左内收肌可能断了,听到“啪”的一声。”比赛结束后,石智勇在团队成员的搀扶下离场,他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遗憾落泪。石智勇称,比赛当天他感觉“腰还好”,在后台活动时曾举起180公斤,“感觉自己状态比泰国世界杯好,就坚持191公斤开始。”
遗憾告别巴黎后,石智勇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一则视频称:“以这样的方式收尾, 实在对不起大家!梦幻开局,悲剧结尾!我自己也不知道说什么,但是生活还得继续,希望自己能早日调整好状态。”
巴黎周期饱受伤病困扰
“我真的已付出了所有”
石智勇是中国举重队的三朝元老,他曾在里约、东京两届奥运会取得举重项目金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23岁的石智勇依靠挺举优势,在男子举重69公斤级强势夺金。在五年后的东京奥运会上,由于国际举联调整了举重级别,石智勇升到73公斤级,他又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取得男子73公斤级金牌。东京夺冠后,石智勇曾说出“蝉联三届奥运会冠军”的目标。
石智勇的伤病早在三年前的东京奥运会就初露端倪。2021年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他提到奥运结束后,自己的身体状态并不好,“动不动就要针灸”。
石智勇患上的是被称为“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疾病,这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状态。“我突然发现我好像不能举重了,就是我举个100公斤,腰都痛得不行,突然间身上的零件好像坏掉了。”之后的两年时间里,石智勇因伤病而无法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缺席了多项大赛。
直到2023年12月,石智勇终于在卡塔尔举重大奖赛上复出,时隔862天再次亮相国际赛场。他以抓举160公斤、挺举180公斤、总成绩340公斤获得抓举冠军和总成绩亚军。紧接着,在2024年4月的泰国举重世界杯中,他又以165公斤获得抓举金牌,以356公斤获得总成绩亚军,将奥运资格排名提升至世界第二。
在泰国世界杯的挺举比赛中,石智勇曾举起191公斤,或许是这一成功留下了希望的火苗,在本次巴黎奥运赛场上,石智勇将挺举阶段的开把定在了191公斤,可惜未能续写4月的辉煌战绩。在赛后采访中,这名三战奥运的老将坦言,“没有为中国拿下金牌甚至奖牌,我的这届奥运会是失败的。但整个备战过程,我是成功的,因为我真的付出了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