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随着最后一颗棋子的落下,贵阳市第6届“韦星杯”少儿围棋赛在孔学堂圆满落幕。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小棋手们在棋盘上展现了智慧与勇气,不仅在技艺上得到了提升,更在精神上得到了锻炼。
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市州的256名围棋小将,他们在孔学堂的文化氛围中,以棋会友,以棋促智。比赛期间,小棋手们或沉思或果断,每一步棋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这场由贵阳市体育局主办,贵阳棋院(贵阳市棋牌管理中心)承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协办,贵阳市棋类协会支持的赛事,不仅是一场围棋爱好者的竞技舞台,更是贵阳市推动“全民健身 与奥运同行”战略实施的具体行动。
冥思苦想
此次赛事采用中国围棋协会审定的最新围棋竞赛规则,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相比,本届赛事的一大亮点是新增了各市州选手,使得赛事不再局限于贵阳市,而是面向全省,吸引了更多地区的围棋爱好者参与。
围棋世界冠军唐韦星在赛事最后一天与获胜的小棋手们进行了指导棋,并分享了他在围棋领域的宝贵经验和技巧。他鼓励小棋手们要不断学习,勇于挑战,将围棋作为一生的爱好和追求。唐韦星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围棋深深的热爱和对年轻一代的殷切希望,他相信通过这样的比赛,能够培养出更多对围棋有热情、有天赋的孩子。
家长在一旁拍照
自2017年创办以来,“韦星杯”少儿围棋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成为我省知名度较高的少儿专项赛事之一。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贵阳市乃至全省的围棋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围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未来,“韦星杯”少儿围棋赛将继续秉承“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宗旨,为贵阳市乃至全国的围棋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孔学堂
侧记
与世界冠军“一决高下”
比赛现场,小棋手们端坐在棋盘前,他们或眉头紧锁、深思熟虑,或眼神坚定、落子如飞。
9岁的李松阳,他的眼中闪烁着对围棋的热爱与执着,他向记者娓娓道来:“两年前,我踏上了围棋的旅程,每个周末,我都会如约而至,跟随老师深入棋艺的海洋。围棋,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场智力的较量,更是一次次心灵的洗礼,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我感受到了无尽的乐趣。”
赛场之外,家长们如同守望的灯塔,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焦急与期待,等待着孩子们的胜利消息。李松阳的家长朱世红满怀感慨地说:“围棋,不仅让孩子们的智慧之花绽放,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的耐心、毅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品质,将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中永恒的灯塔。”
此次赛事,首次向贵阳市以外的各市州开放了报名的大门,因此,来自四面八方的棋手们也纷纷报名,渴望在这场智慧的盛宴中一展身手。毕节棋院的带队教练赵建军,带着他的队伍首次踏入“韦星杯”的赛场,他对记者说:“这样的形式真是太好了,这为孩子们提供了与高手切磋的机会,希望明年能增加名额,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参赛的机会。”
赵建军本人也是围棋的忠实拥趸,他希望这项运动能够被更多人所了解和喜爱,持续地传承下去。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小棋手们对围棋的热爱如同不灭的火焰,燃烧着他们不断前行的决心。赛事的一大亮点是,每个组别的前两名选手有幸与世界冠军唐韦星进行一场智慧的较量。许多小棋手正是为了这一梦想,远道而来,只为与这位世界冠军“一决高下”。
小学丙组的冠军陈德贤,是第二次站在这片赛场上,去年的他仅获得了小组第九名,未能与唐韦星对弈,这成为他心中的一个遗憾。因此,今年他立志要冲入前二。每局棋后,他都会进行深刻地分析和总结,寻找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下一次的较量中更进一步。仅仅学习了两年围棋的他,进步之快令人瞩目,在“韦星杯”以及之前的“建工杯”少儿围棋赛上,他都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绩。
参赛多载的少年儿童比比皆是,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赛场”,让他们的棋艺有了“用武之地”,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技艺,更能在与对手的较量中,磨砺意志,提升自我。每一次落子,都是对未来的期许,每一次对弈,都是对梦想的追逐。
围棋,这项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运动,不仅让孩子们在黑白交错的世界中找到了乐趣,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坚持与努力的种子。这些种子,在时间的滋养下,必将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支撑着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风雨,都能坚定前行。
来源 《贵州体育报》
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雨婷
图 赛事组委会
编辑 胡春霞
二审 虞富文
三审 王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