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一”全球金融闪崩的元凶并非日本加息导致的套息交易基本盘崩塌,它只是一个加速器,其根源是美、日央行对利率节奏的错误预判。
目前看,这一轮冲击可能还未结束,新一轮抛盘还在酝酿......
任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孟加拉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胜利的当天,全球的金融市场却意外闪崩。
几乎所有的媒体和机构都在指责是日元加息引发了“套息交易”基本盘崩塌而造成的,其理由说起来似乎也无懈可击(以借日元套息交易为例):
日元加息→日元汇率升值→借日元做套利的成本增加→机构出手资产去偿还之前借的日元→资产价格暴跌,套息交易的资产缩水诱发更大一轮资产抛售→资产加速下跌......
然而,如果你仔细了解套息交易机制,并跟踪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你会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其一,此次事件的元凶并非“套息交易”负债端出了问题,即不是因为日本加息了,借日元搞套利的成本增加导致平仓太猛、股票大跌的。问题的根源在资产端涨价的信仰破灭了。
其二,对“套息交易”的指责,类似于2008年次贷危机被人们认为次贷是元凶一样,忽略了经济政策的失误。此次事件,除了市场的不理智的炒作,最大的元凶笔者认为是美、日央行:它们对利率的“模糊指引”掩盖了市场对经济真实情况的判断,并无形中吹大了金融泡沫。
其三,如果美、日央行还继续对利率问题模糊处理,那么“昨天ICU今天KTV”的金融动荡就还会有,还不会结束。目前,从VIX指数、黄金和美联储隔夜逆回购等数据看,套息交易的平仓盘还没有处理干净,类似的动荡可能还会出现。
为了更好地说明以上观点,需要读者了解“套息交易”的两个要点,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可文末扫码领取美联储发布的《利率、套息交易和汇率》报告:
纵观此次金融闪崩,很多人都把它归结到日元加息、7月美国经济数据不行将要大幅降息,从而导致美日利差收窄,即从套息交易的负债端考虑问题。
要知道,即便截止到8月5号,日元从高点升值逆转推高的成本基本跟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仅4个月的收益相当——很难触发平仓。
所以,从负债端考虑问题,根本解释不了为什么日本加息0.25%、美国还没有降息的情况下,金融踩踏的那么严重?!
问题只能是资产端!!
现实也恰恰证明是美股和日股出了问题。
下图是8月5号的VIX指数,反应的是美国投资者为了给自己的资产(股票)上保险而激烈的竞争局面。
突然上升,说明大家都很恐慌,也说明这个赛道筹码很多、很拥挤。
日本那边类似数据化的信息很少,但从日经225指数单日跌幅12%来看应该会比美国这边更猛。
股票大跌,借的钱收益迅速萎缩,才是“套息交易”坍塌的核心。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为什么股票坍塌的那么厉害呢?
我认为美、日央行有逃不掉的责任。
先是美联储。
从2023年11月到今年4月关于降息,美联储表态一直“不清不楚”。它既想降息缓和高利对经济的冲击,实现“软着陆”,又想谈论降息时不能太鸽派让通胀病复发。于是玩了一手骚操作:依靠美债收益率下降而引导市场“自发降息”(3月看形式不对,言辞激烈收了收)。
(美债收益率从2023年11月开始自发下滑)
这一行为无疑给金融开了宽松的大门,让美国资产价格脱离经济基本面一路狂奔,股债齐飞,尤其是AI!
其次,日本央行今年3月“鸽派”加息时还特意强调货币政策宽松,又给日本股市续了一口气。
然而,这一番操作到了7月全部破灭。
美股方面,7月中旬,当科技公司发布财报时,市场猛然发现:我靠,股价涨那么多,但科技公司并未从投资AI中赚到钱。于是,市场自发去泡沫,开始抛售股票.......
日本方面,受不了日元大幅贬值,开始干预,并试图通过加息缓解。
可是,日元一升值,直接带动日股一路往下走,7月11号日元和日股步调出奇的一致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以说,整个“套息交易”资产端的崩盘离不开美、日央行的错误指引,想收紧却又“无意识”地打开宽松的大门,给资产新增了估值提升带来的泡沫。
当所有人都回过味来时,市场开始抢跑......
目前看,这轮抢跑暂时被美、日央行的“救市”态度挽回了不少。但是笔者认为只要以下三个条件不解决,抢跑还会在猜疑中继续下去:
其一,美联储为了缓和经济和支撑美股估值,究竟会拿出多少幅度的降息,日本央行又会怎么平衡汇率和股市,让日元升值别那么猛,从资产端收益上去间接地缓和“套息交易”的平仓盘?
其二,8月5号当天,作为抵御风险的黄金也大跌了,很可能是玩“套息交易”的交易员保证金不足,被迫卖出筹钱的。叠加VIX赛道拥挤,机构之间会不会产生猜疑,抢先卖出资产?
以上都将在8月14号美国通胀数据和9月6号美国就业数据出炉后被再次放大,也是检验美、日央行应对风险的考验,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至于个人如何应对此次动荡,美债等是最好的对冲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