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是成人依恋风格的一种类型。
他们善于“建墙”,隔离情感,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可能的伤害和失望。
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感,对依赖别人持怀疑态度,倾向于自我依靠。他们也不喜欢分享感受,经常回避谈论个人感受,以维持情感上的独立性。
假如你的恋爱对象是回避型依恋的人,那么你可能会感受到:
对方似乎倾向于回避过度亲密,以保持对关系的控制感。
你也会发现,对方似乎不愿意做长期承诺。面对你的期待,ta可能顾左右言他,甚至离开不回应,总之,态度并不积极。
在他们的心中,似乎没有不散的宴席,承诺的背后,是分离的孤独。
这就是回避型依恋的人。
他们似乎把“关系”和“自我”看作是两个矛盾的主体,不可相融。在这矛盾中,必须把关系排在第二位。跟唯我独尊的自恋型特征不同,回避型依恋者不是以“唯我独尊”为目标,他们更害怕体验到关系的结束,并且深信,关系一定会结束。
01. 这些特点可能源于他们的童年经历
如果情感需求常未得到满足或被鼓励过分强调独立,可能会发展成回避型依恋风格。在成年人的关系中,回避型依恋可能导致沟通困难、情感连接的挑战以及关系的不稳定性。
回避型的人,好像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好不容易跟他们建立了一些关系,一言不合,他们马上躲开你,不回消息、不接电话。
童年期家庭环境的艰苦性和不可预测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个体的依恋类型。
使用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常常使用精神或者肢体的暴力对待孩子的不同意见,令孩子难以感受到父母的支持、温暖。更多的体验是自己不达到父母的目标便会被指责甚至羞辱。儿童时期,获得支持、亲近是一个人建立健康的依恋体验的唯一路径。
此外,父母冲突、夫妻冲突解决模式与婚姻质量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影响个体的依恋风格。儿童所见所感,都是冰冷的和不妥协不体谅的,都是委屈的和屈辱的。
则儿童很可能会发展出:依恋、建立情感是危险的。
近期的心理学研究还探讨了父母元情绪理论与儿童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以及依恋类型的中介作用。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家庭环境如何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情绪互动,影响儿童的依恋发展和情绪调节能力。
简而言之,父母对儿童表现出足够的拒绝和忽视,一些儿童就可以学会自己的表达是毫无意义的。
02. 什么是足够的拒绝和忽视?
三岁的小朋友,在洗澡的时候大哭。
妈妈不知道为何,小朋友拒绝洗澡,咿呀的说,水太热 水太热。
妈妈试了一下,很不耐烦的说,哪里热,真多事!
其实小朋友每次洗澡都说水热,但是妈妈都会说不热。小孩一直都在忍受不舒服的热水,以及,妈妈的态度。
拒绝不一定是说出来的“no”,而是付诸行为的"不"。
儿童皮肤更敏感,对冷和热比成年人敏锐,妈妈认为不热的洗澡水,对小孩来说可能是太热的不舒服。然而妈妈拒绝改变。对孩子而言,妈妈拒绝让自己感受到舒服,自己的表达没有任何作用,无论自己说话还是哭闹,妈妈都不会满足自己。
如果这样的行为在孩子的生活中经常出现——无论是洗澡水,还是吃饭的时间,不管是孩子想要的玩具还是妈妈讲的故事——大部分孩子的“想要”都被当作麻烦、不重要的,当作不听话,甚至父母答应了还是会忘记。
那么,孩子会生活在一种无助的氛围中。或者说,被困在“无助”的感受中。更有甚者,孩子很可能将自己的需要,哪怕是很正常的需要,视作不可存在的东西,或者是羞耻的东西。
“我的努力是毫无意义的,我的期待都不可能实现,我的生活全都不由我决定,别人也不喜欢我。”
然后,在旁人眼中,他好像一个“绝缘体”不愿意被关注,不愿意被倾听,不愿意被了解,关系中只有一点点冲突,就会令他逃离。
他被困在那个充满被父母冷落的世界,那就是回避型依恋的人的整个世界!
03. 回避型依恋的人该如何改变?
回避型依恋的人改变很大的困难,来自已经使用的非常流畅的应对方式:回避。
一般情况下,改变的契机来自于一些情境使回避型的人无法回避,例如不想面对离婚、重要的关系难以不理不睬,或者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带来很大问题并且自己更加难以承受新出现的问题等时候。
认知重构:帮助个体识别和挑战关于亲密关系的负面信念,替换为更加积极和现实的思维模式。
情感表达训练:鼓励个体表达和体验情绪,特别是那些因为回避行为而被压抑的情绪。提高对于情绪,尤其是那些不喜欢的情绪的耐受,当生活中不舒服的情境来临时候,回避型人不至于马上难受的“逃跑”。
依恋风格的重塑:建立新的“安全基地”,帮助个体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增强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
社交技能训练: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冲突解决策略,以改善人际关系。
上面的方法也是心理咨询中,对于回避型依恋相关问题,常用到的思路。
或许可以看出,作为一个人基本配置的依恋需求,是一个非常正常的需要,当健康依恋的体验被破坏,则人的生活也会遭到挫折。
唯一的改善路径,便是去尝试感受自己,并且接受自己的各种感觉的存在。
当你开始肯定自己的感受,便是真的“活着”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