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隋雪 通讯员 徐尤佳
今天(8月3日)一早,看看头顶的太阳就觉得焦心,翻翻天气预报,杭州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晴热高温。“大火爆炒”怎能不配点饮料?冰饮料、冰奶茶一口下去别提多爽了,夏天好这一口,一天一杯都不够。殊不知,甜蜜的奖励往往变成了甜蜜的“负担”。
图源:视觉中国
饮料当水喝,小心此病上门
杭州市中医院武林院区肾内科近日收治了一名患者小黄,虽然才12岁,体重却高达140斤。
经过一系列检查,肾内科主治医师裘怡发现,小黄不仅仅是肥胖问题这么简单,血液检测尿酸浓度竟然高达510 μmol/L,已经患上高尿酸血症。即使是对于成年人来说,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 μmol/L就会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了解后发现,小黄的饮食非常不健康,不仅爱吃炸鸡、薯片等高热量、高油脂的食品,夏天嫌热更是每天都要喝四五瓶饮料,直到最近觉得大脚趾红肿疼痛才来就医。
许多人对于高尿酸血症比较陌生,但是说到另一种疾病——痛风,相信大家就会熟悉很多,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由高尿酸引起的关节热痛肿胀等急性症状则为痛风。
日趋年轻化的“第四高”
尿酸是人体代谢嘌呤产生的废物,通常先由肝脏将嘌呤转化为尿酸,再由肾脏处理后将尿酸排出体外。当血中尿酸浓度过高时,就会变成晶体析出,直接黏附、沉积于关节、肾脏和血管等部位,引起无菌性炎症,导致损伤发生。
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痛风、“三高”等是老年人才会得的老年病,但是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并呈年轻化趋势。一项针对54580名3~19岁儿童青少年的调查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达23.3%,在非超重、超重、肥胖和极端肥胖儿童中患病率分别为18.2%、37.6%、50.6%和64.5%。
大家往往觉得,尿酸高无非就是容易发痛风,但事实并非如此。血尿酸水平升高还与肾脏、内分泌代谢、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青少年患高尿酸血症比成年患者更容易出现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且这些危害会延续至成年乃至终身。
图源:视觉中国
“狂飙”的尿酸,不只是痛风
高尿酸血症早期大多数表现是“无症状”,很多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甚至长期都不会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常常是在体检时才发现血尿酸过高,自己患上了高尿酸血症。
随着尿酸水平升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并发症如关节疼痛、关节红肿、排尿异常、身体水肿等,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如痛风和肾损害。
高尿酸血症会导致引起的肾损害主要包括:
慢性尿酸盐肾病:主要表现为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等;
急性尿酸性肾病:是短时间内大量细胞破坏后释放出大量尿酸,导致尿酸盐晶体析出并阻塞肾小管,引起少尿或无尿性急性肾损伤,可见于肿瘤溶解综合征、癫痫发作、横纹肌溶解等;
尿酸性肾结石:约占泌尿系结石的5.1%。尿沉渣检查可见尿酸盐结晶;B超可见高回声区伴声影,但在X线片上不显影。
当尿酸已经高于正常界限时,首先应该马上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青少年,如果经保守干预3个月后,尿酸水平仍持续高于540μmol/L,就需要考虑加用降尿酸药物。然而,现有的用于控制尿酸的药物部分存在安全风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注意对尿酸进行控制。
病起微处,日常饮食很关键
高尿酸血症的高危人群一般包括一级亲属患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者;久坐、高嘌呤、高脂饮食者;肥胖、代谢异常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者。以上人群需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尽早发现、及时诊断。
此外,男性患者的比例要高于女性,女性雌激素可促进尿酸的排泄,而男性雄性激素则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先天生理上的差异增加了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其次,男性的饮食习惯也是导致高年酸败血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医生提醒,随着患者年龄的逐年年轻化,日常生活习惯更需要引起重视。
饮食建议:多食用蔬菜(芦笋、香菇豆芽嘌呤含量较高,应避免)、鸡蛋、低脂或脱脂奶及其制品;少吃或不吃海鲜、动物内脏、肉汤、肉汁等高嘌呤食物。果糖会阻碍尿酸的排出,因此蛋糕、点心等果糖含量高的甜品也不可以吃。
饮水建议:大量喝水有助于促进尿液的排除,维持每日尿量2000~3000mL,能够降低尿液中尿酸浓度和尿酸性肾结石的风险。禁喝饮料包括果汁、汽水等一系列含糖饮料,酒类中啤酒、黄酒的嘌呤较高也应避免。
体重控制:肥胖患者建议以每月减重1.5~3.0kg的速度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BMI:18.5~23.9)。
运动建议:建议每周至少进行两个半小时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每周5次,心率保证在(220-年龄)×(50%~70%)范围内,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痛风。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