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淮海前线三日电】人民英雄张树才,在徐州以东歼灭黄伯韬的战役中,舍身炸毁敌人地堡,被共产党的支部追认为模范共产党员。
……
1948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张树才舍身炸毁敌地堡,华野某部党支部追认为模范党员》为标题,报道了张树才舍身炸毁敌地堡的英雄事迹。
张树才的故乡四川省万县大溪乡(今重庆市万州区溪口乡)九树村窑厂坡看不到当天的《人民日报》,张树才的真名叫张树清,张树才是张树清三弟的名字。
▲战友们素描回忆出的烈士画像。
张树清舍身炸毁敌地堡的时候,他弟弟张树才开的染房挂满了刚染红的红布,映红了窑厂坡。
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张树才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央电视台在系列电视专题节目《国家记忆》中一集《血战碾庄 阻援》里,专门介绍张树才烈士。张树才的侄儿张维孝在看电视时惊奇地发现,烈士张树才竟是自己多年没有音讯的二伯张树清。
张维孝告诉我们,张树清是他二伯,从小给地主当雇工。他大伯叫张树贵,他父亲叫张树才。
当年,父亲张树才开着染房,攒了点小钱,却不知道打点地方长官,被“抽壮丁”来到窑厂坡。1940年初,地方保长带着乡丁根据名单到窑厂坡抓壮丁,他们本是来抓张树才的,恰逢张树才到长江对面的河口场卖染布没在家,乡丁们就只好抓了张树清,顶了张树才的名字。
▲长江边的溪口乡。万州区溪口乡政府供图
就这样,世上有了两个张树才,一个在国民党的军队里,一个在家乡开着染房,张树清的名字永远留在了故乡。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张树才所在部队阵前投诚,张树才经过教育整训,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过去被迫打仗,现在为人民解放打仗,张树才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作战勇敢,多次得到部队表彰,1948年4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后,他在睢杞战役中负伤,荣立四等功,伤还未痊愈,又坚决请求重返部队上前线,担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某师某团八连爆破组组长。
那一年,张树才40岁。
11月6日,规模空前、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正式拉开战幕。
华东野战军第四、六、八、九、十三纵队及特纵队相互配合,完成对黄伯韬兵团的包围。
《人民日报》是这样记录张树才人生最后的辉煌——
十一月十二日下午五时,华东野战军某部某团,向碾庄圩外围守敌四十四军一六二师四八四团发起攻击。经一小时战斗,敌人的一个营,仍凭险据守前沿地堡。当时,八连爆破员张树才便挺身而出,主动向连长请求任务说:“连长!让我去。我张树才不炸开这前沿工事,坚决不回来!”他随即拿起炸药,飞快地向大张庄西南的地堡群跃进。当时敌人一枪未放,等到张树才离地堡只有十多步远了,三个敌兵突然跳出地堡,向他猛扑过来。在这个危急关头,张树才毫不畏怯,继续前进。他抱着炸药,拉开了导火线,拼着全身气力直向敌人地堡扑去,口里高喊着:“只要完成任务,死也光荣,你们来吧!”敌人一见来势勇猛,吓得连忙掉头逃进了洞口。张树才便迅速地把炸药放在地堡顶上,立刻一声巨响,地堡全部炸毁,张树才同志也同时壮烈牺牲。
我们现在知道,这个张树才其实就是张树清,记者不知道,战友们不知道,但是,大地知道,故乡知道。
大张庄战斗结束后,听闻消息的当地群众自发跟着解放军来到战场上搜寻烈士。
遗憾的是,张树才没有留下任何遗物,战友们只好在他牺牲的地方,捡了一块被炸成两半的石头,捧了一把浸染着他鲜血的沙土。如今这浸满英雄鲜血的沙土和石块陈列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内,每天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它背后不朽的传奇。
战友们说,张树才活了40年,过了两辈子,上一辈子很灰暗,这一辈子很亮堂,为人民牺牲,他值了!
1997年,江苏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编印了一册《淮海战役烈士小传》,书中介绍:在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牺牲25954人,其中张树才所在的华东野战军牺牲19044人。《淮海战役烈士小传》共收录了10位烈士的事迹,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张树才。
当年,张树才所在的部队迅速掀起“学习张树才,杀敌立功”的活动。时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撰文写道:“张树才同志在紧急关头,抱起炸药包,奋不顾身扑向敌人,炸毁地堡,壮烈牺牲,为部队打开通道,为歼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天,当我们终于知道爆破英雄张树才的真名和他的故乡的时候,英雄已远去,亲人已远去。
映山红开的季节,我们来到英雄的故乡——重庆市万州区溪口乡九树村窑厂坡,烈士的故居经过三次改建,早没了原来的模样。
▲英雄故里的文化墙。万州区溪口乡政府供图
院中文化墙上记录着英雄的事迹,印着战友们回忆绘制出的黑白素描画像,张贴着那张沾有烈士血迹的泥土和两块石头的照片。它们以满山的映山红为背景,以高远的蓝天为背景,以奔流的长江为背景。
英雄的名字还是张树才。
故乡人知道,英雄真正的名字叫张树清。
英雄的名字留在了故乡。
举报/反馈

重庆日报

79万获赞 5.8万粉丝
重庆最权威信息一手发布!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