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位妈妈说:
孩子的老师跟我反馈,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东张西望。
还骚扰其他小朋友,惹得任课老师大发雷霆。
听到这里家长也是愁眉苦脸道,其实孩子不止在学校有这个毛病,在家里也是。
做作业的时候不肯好好做,一会玩玩笔,一会切切橡皮;
饭的时候也得喊着催着才能快点,做事磨磨蹭蹭的让人很烦躁。
其实专注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
那我们家长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的呢?
第一、了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首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这些原因可能包括生理因素(如睡眠不足、营养不良)、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环境因素(如噪音干扰、家庭压力)以及教育方式不当等。
只有了解问题的根源,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孩子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
第二、营造学习定量
在日常学习中,孩子很容易形成或宽松或严格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家长要帮助孩子培养定时定量学习的好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所以,家长应该尽早与孩子一道制定良好的计划。
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目前的学习现状、思维习惯、身体素质、学校课程进度、考评要求等。
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制定一定的学习任务,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孩子学习起来更加做到劳逸结合。
对于制定的计划家长要要定期检查,这样才能督促孩子按照计划稳步推进学习进度。
第三、生活习惯训练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与生活习惯有关。
因此,家长可以通过训练孩子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提高注意力。
比如,可以教孩子将书桌上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书籍、文具、杂物各归其位;
或者让孩子自己收拾房间,保持环境的整洁和有序。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对孩子的注意力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然,家长在训练孩子的生活习惯时,要注意耐心引导,不要强迫孩子。
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分类整理。
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第四、培养兴趣
保护孩子的兴趣,就是最好的“专注力”培养。
专注力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能力,需家长的耐心培养并给予良好的环境。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就会发现,当孩子对某个事物感兴趣时,专注的时间会大大高于参考值。
若孩子对某件事情没兴趣,注意力就明显下降,甚至根本不去注意。
所以,孩子的专注力也取决于兴趣。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去学习,去认真的听讲、专心的工作、有效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