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队介绍
实践团队: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赴嵊州“越韵传乡情,剧旅兴乡村”实践服务团
指导教师:陈凯瑞、于田
学生负责人:管晟菡
投稿主题:“十大攀登行动”主题 第四大类市域协调均衡发展
实践目的与意义
2023年,以《新龙门客栈》为代表的“新越剧”成功出圈,掀起了一股越剧文旅的风潮。嵊州市作为“越剧之乡”,将越剧作为重要文化符号融入乡村旅游产业中,优化文化资源产业配置,加强对外宣传,构建越剧文化乡村旅游综合体。实践团通过对嵊州当地的深入调研,充分领略了越剧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切实了解到东王村面临的发展困境与诉求。实践团以越剧文化为基,打造越剧特色旅游线路与活动,设计越剧旅游文创,为东王村发展和乡村振兴事业奉献青春力量。
实践时间与地点
2024年7月,浙江省嵊州市
实践过程及成果
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赴嵊州“越韵传乡情,剧旅兴乡村”实践服务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团队成员们首先来到嵊州市图书馆并采访了嵊州市文旅局局长。在与孙局长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嵊州文旅一直走在厚积薄发的路上,感受到了嵊州深厚的越剧文化底蕴以及其在旅游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采访结束后,实践团还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细致参观了图书馆,翻看越剧相关馆藏,查阅东王村史料,以史为鉴,拓展新思路。同时,团队走进“越剧艺术家的摇篮”——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了解新时代越剧人才培养模式,考察民间剧团进东王的可行性。
次日,为探求更鲜活的越剧元素与更具体的乡旅融合案例,团队决定走进嵊州博物馆、施家岙村、越剧小镇,调研“戏韵兴村”的更多奥秘。越剧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珍藏着3万多件越剧文物和史料。
实践团队参观了以“越地天籁”与“剡溪蕴秀异”为主题的越剧厅与历史厅,开启了一段现代技术与传统越剧交织融合的梨园之旅。从服装、发饰、文创产品的观赏中,团队提取具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越剧元素,为东王村文创产品设计提供灵感与思维火花。
在嵊州施家岙村,实践团队成员参观了越乡直播间、戏福社等场所,真切看到在“八八战略”的指导下,浙江乡村振兴的美好景象。施家岙村作为“中国女子越剧发源地”,依托越剧小镇项目,充分开发利用越剧艺术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队员们挖掘越剧文化资源价值,探索了当地产业融合模式,分析越剧小镇的品牌塑造和推广策略,为东王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汲取发展经验。团队成员还在古戏楼剧场享受了一场独特的越剧视觉盛宴。经此一行,队员们也萌生出许多创新发展思路,希望能够借助文化产业激发东王村发展动力,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不仅如此,实践团还走访了拥有浙江省非遗代表性戏剧服装制作技艺的黄泽镇,与一家开了十余年的老戏具店店主进行了一次细致且全面的交谈。从交谈中团队了解到越剧戏服市场对于价格做工等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广阔的产品销售范围与多样化销售渠道。这些经验为团队成员计划在东王村引入戏服体验这一构想提供了产业基础与支持。
通过前期的实地考察,成员们都对嵊州通过发展“越剧+”文化发展旅游业,推动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于是,实践团队走进最重要的考察地——东王村,充分挖掘其旅游资源和戏服产业,计划打造出极具越剧特色的体验型旅游路线并设计出具有越剧特色的旅游产品或活动。东王村的李秋顺主任侃侃而谈,向队员们介绍了东王村的发展历史与成就。在他的讲解下,东王村的形象跃然纸上。他强调岁月变迁但乡音不改,一方香火祠堂,曲声依旧。同时,他也提到了东王村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缺少接待场所留不住游客、文创产品缺乏新意等。团队将从这些现实问题出发,为东王村提出可靠的文旅发展方案。
成员们还了解到,东王村的越剧发源是从“老调”开始的,然而如今的老调却传唱越来越少。为了向更多人展示越剧之乡的古老基因,李秋顺主任与越剧团曾带着百年前的老调登上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这也成为了我们团队打造东王村特色旅游品牌的切入点之一。
为多角度了解乡村发展与贡献更好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深入村民,就游客情况、收入情况、越剧活动开展等问题开展问需于民的调研活动,与他们面对面交流,站在他们的角度倾听其对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期待与建议。团队希望通过本次调研,真正了解村民需求,对症下药,将传统越剧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真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与新希望。
深入走访东王村,每个团队成员仿佛进行了时空穿梭之旅,体验古村落历史底蕴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和谐交融与一代产业随着文化振兴而发展壮大。团队成员们期望找到一种方式,让东王村文旅实现新发展,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命力,提升当地居民的福祉,真正实现“越韵传乡情,剧旅兴乡村 ”目标。
他山之石
宋韵文化一直是杭州城市文化的主旋律与代表IP之一。如何让宋韵文化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焕发出新活力成为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团队成员结合“越剧+”文化在绍兴的传播,因地制宜对宋韵文化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尝试举办城市记忆相关展览,让人们能够切切实实地感受城市文脉。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制作杭州宋韵文脉星图(网状图、IP图)。
2.加强宋韵文化融合创新,可以参考借鉴“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以沉浸式的方式将观众浸泡在宋韵特定的氛围里,打造宋韵特定戏剧或演出。
3.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区中的城市记忆活化理念打造。如南宋御街的创新发展,在保留特色商铺的同时增加文化底蕴的系列活动举办等。
4.推动宋韵文化培育,增加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如打造更高频率的宋韵特定节目,如“宋韵市集”“宋韵集章”等,抓好大众与市场爱好,方能让宋韵IP在时代里充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