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带男童进入女更衣室后引发了冲突。图/社交平台视频截图
“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外面就不害怕吗?”
近日,江苏无锡有一女子发视频爆料称,自己在健身房健完身之后去女更衣室更衣,竟然发现一名妈妈带着其儿子一同进入女更衣室,但网友提醒这位妈妈时,竟遭到了如此反问,甚至是破口大骂。
从双方的对骂视频看,其实都颇为不堪。无论如何,当着一个孩子的面,大人表现出这么一副凶暴的样子,都很难说是合适的。在公共场合,无论是应当遵守的文明规范,还是寻求专业部门的帮助,都有现成的渠道。让孩子目睹一场青筋暴露的争执,未免让人皱眉。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争吵并不罕见,甚至成了类似事件近乎唯一的解决方式。男童进女洗手间、更衣室、澡堂等引发的争议,时不时就会出现在舆论场。比如2023年12月,也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阻止6岁男孩上地铁站的女厕,对方家长认为伤害了孩子心灵,双方发生激烈争吵,事件也曾引发众多讨论。
这些事件在媒体表述和网友讨论里,容易抓取一些戏剧化的镜头,比如一些愤激之下口不择言的话语,从而将问题道德化。
但客观来说,这种事件频发恐怕不能全归咎于素质。在一些网友留言里能看到,也会在一些男洗手间或男更衣室看到小女孩。同时,也有人担忧孩子安全,“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外面就不害怕吗”,类似的声音也很常见。
所以,这背后的关键其实还是亲子空间的稀缺,让妈妈带男孩或是爸爸带女孩常常面临尴尬。而且,人们在讨论过程中,甚至都没来得及考虑特殊情况——孩子有特殊障碍或疾病时,又该怎么办?
亲子难题不能只靠“吵”,也不能把压力全推到民众身上,变成普通人之间的互斗。当需求和资源不匹配时,必然会引发道德困境,扭曲种种“本该如此”的规矩。这和一些场合女厕所不足、女性抢占男厕所类似,仅仅批评某些群体终究是偏颇的。
“难道不应该多建一些亲子更衣室吗?”正如网友的建议,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如今,隐私观念不断增强,几十年前所谓“带男孩进女澡堂”的老黄历早已时过境迁;但同样地,公共场合的多元也意味着社会要更多考虑亲子需求,不能让妈妈带男孩、爸爸带女孩总是困难重重。
事实上,一些规范也在逐步完善。比如,据2016年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及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区域的活动式公共厕所,均应设置“第三卫生间”,用于协助老、幼及行动不便者。
但从现阶段看,仅有第三卫生间恐怕还不够。像游泳馆、健身房、舞蹈室之类的场合,恐怕都需要有充分的亲子空间。如今孩子的娱乐种类、活动范围都在扩大,相应的空间也应当有意识地配齐,成为相关公共场所的标配。就像此次事件中,健身房仅仅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寄希望于立一个告示牌,这多少也是回避自身的责任。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对类似事件的讨论时,很容易引发出厌童情绪抑或是男女对立。人们应当有意识跳出这样的分析框架,避免动辄变成对一个群体发出指责。
这本质上还是一个公共服务精细化的问题,人们应当有共同的指向,即呼吁公共空间能够照顾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就像人们常说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那么,增加更多的亲子空间,少一些尴尬和冲突,避免社会情绪的对立,当然就是题中之义。
撰稿 / 柳早(媒体人)
编辑 / 查志远
校对 / 刘军
举报/反馈

新京报

6481万获赞 680.5万粉丝
新京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2003年11月11日创刊。新京报社已经发展成为兼具新闻采编、社会调查、舆情分析、政务服务、金融信息、智库研究、教育培训、品牌推广、公益文创、活动会展等功能,集“报、刊、网、端、微、屏”传播于一体、媒体融合转型下的现代综合性主流传媒机构。
新京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