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汉代壁画墓分期有争议,分为前后两期或四期。宴饮图壁画墓从西汉后期开始,东汉时期更丰富多样,反映了贵族生活习性。洛阳因政治经济地位成为壁画墓集中地,北邙山适合墓葬,壁画墓数量众多。
摘要由平台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汉代壁画墓的分期方式挺多的,下面要说两种常见的。在《中国美术史·秦汉卷》里提到:“把汉墓壁画分成前后两期:前期是从西汉中期到东汉早期,像八里窑、烧沟、卜千秋、金谷园、枣园、千阳、西安、广州、商丘、鄂托克这些地方都在。”

后期是东汉的中晚期,像其他所有的汉壁画墓,比如望都、黄山陇、后银山、打虎亭、托克托、棒台子、三道壕、运家庄、八里店、和林格尔、唐宫路、辽阳北园这些地方的。

笔者觉得上面所说的分期方式不太清晰,太过简略,没办法把两汉壁画墓的发展演变历程讲明白。

在黄佩贤的《汉代壁画墓的分区域分期研究》里,参考了前人对壁画墓分期的成果,把汉代壁画墓划成了四个时期:西汉前期、西汉后期、新莽至东汉前期、东汉后期。

笔者把以上两种挺有代表性的汉代壁画墓分期办法综合起来,将汉代墓室壁画里的宴饮图划分成了三期:西汉末期、新莽时期到东汉前期、东汉后期。

在汉壁画墓里,西汉前期没有宴饮图墓葬,宴饮图墓葬是到西汉后期才出现的,因此第一个时期是西汉末期。

把新莽和东汉前期归到一块儿,王莽的新朝存续时间短,就几十年,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社会方面,都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不过它的葬制和装饰图案跟西汉不一样,和东汉早期挺接近。新莽的墓葬很难明确具体时期,因为墓葬里很少有清楚的纪年内容,所以把新莽的墓葬和东汉早期放一起研究,算作第二期。

就壁画墓来说,东汉中期跟晚期很难区分清楚,宴饮图也没啥大的不同,于是就都算作东汉后期了。

在西汉末期,有两座汉代宴饮图壁画墓,分别是洛阳烧沟 61 号壁画墓和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 M1。这两座墓所在的地理位置在当时的西汉属于经济中心,发展得很繁荣,所以墓室壁画里出现宴饮图也没啥好奇怪的。

两座墓均为砖室墓,墓室结构都包含墓道、墓室和耳室。壁画里宴饮图的部分全画在主室,都是先拿白粉平涂打底。

和洛阳烧沟 61 号壁画墓不一样,它是先平涂白粉作底,然后直接用蓝、黑、朱、黄等颜色来画画,画的是主室后墙的宴饮庖厨图。之前有人觉得这是一种仪式,还有人觉得画的是鸿门宴。

不管是哪一种,都属于宴饮的形式。西汉壁画墓 M1 有所不同,它先平涂白粉,接着用墨笔勾勒,然后再填上红、青、灰、黑之类的颜色。在西壁上绘制了宴饮、乐舞、斗鸡的图案。

洛阳烧沟 61 号壁画墓里的宴饮图挺简单,画面也单一。可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 M1 里画的宴饮图部分,画面更多,类型更全。

其中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 M1 里的斗鸡图,大概是早期的游戏图演变成东汉后期的百戏图。

西汉末期的墓室壁画里,宴饮图主要包括宴饮、庖厨、乐舞、游戏这些方面。宴饮图刚开始的时候,描绘的类型还算全面,不过形式挺简单的。比如说洛阳烧沟 61 号壁画墓的庖厨图,就只画了一个人在烤肉,后面有一个人看着,上方还挂着几块红色的大肉。

在这个时期,男女墓主人分别被画在不一样的壁画当中,比如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 M1,男墓主人出现在斗鸡图里,女墓主人则在宴饮图里。

在墓葬的形制方面,洛阳烧沟壁画墓是由墓门、墓道、主室以及耳室组成的。在后墙上画着的是宴饮图,而且只画了宴饮图系列里的庖厨图。

西安理工大学的壁画墓,是由墓道、墓室和耳室组成的。在西墙上画着宴饮图,上面有宴饮、乐舞、斗鸡之类的图案。

这一时期的宴饮图展现了西汉时期贵族等世家大族平日生活的习性。宴饮图于这时期登场,和西汉时期豪强世家大族兴起的厚葬风气也存在一定关联。

新莽到东汉前期有四座汉代宴饮图壁画墓,分别是洛阳偃师辛村的新莽壁画墓 M1、洛阳新安县铁塔山的新莽壁画墓 M4、甘肃武威的五坝山壁画墓,还有山东东平后屯的汉代壁画墓 M1。

这一时期的墓葬所处地理位置,除了当时经济中心洛阳地区的那些,河西要塞武威以及丝织业兴旺的山东地区也有宴饮图壁画墓出现了。这两个地区在汉代经济也是比较发达的,因此贵族和世家大族受中原地区影响,就有了宴饮图壁画墓。

这一时期洛阳的两座宴饮图壁画墓都处于新莽时期,不过这两座墓的墓葬形制存在差别。

洛阳偃师辛村的新莽壁画墓 M1,由墓道、墓门、墓室以及耳室构成,先平涂白色的底,接着用墨线勾勒,然后再涂上红、绿、蓝、黄、黑这些色彩。墓室还被分成了前室、中室和后室。

宴饮图主要画在中室,包括宴饮图、庖厨图、乐舞图还有六博对弈。洛阳新安县铁塔山的新莽壁画墓是单室墓,主要是由墓道跟墓室组成的,壁画画在四壁,也就是南、北、后墓壁和墓顶,墓室四周涂了一层特别薄的石灰浆,然后才开始绘画。

宴饮图主要画在南壁、北壁以及后壁上,主要涵盖了墓主人宴饮和乐舞的画面。

山东东平的后屯汉代壁画墓 M1 属于多室墓,它主要是由墓门、门庭还有墓室组成的,先平涂成白色的底然后再彩绘,宴饮图主要画在门庭的西壁和南壁上,画的主要是宴饮以及乐舞的图。

甘肃武威的五坝山壁画墓,出土文献不完整,又没相关壁画图片,就只有少量文献记录。这是个单室墓,墓室周边画着生活宴饮、舞蹈之类的场景,颜色鲜艳,画得很熟练。这个时期的宴饮图壁画包含宴饮、庖厨、乐舞还有游戏图。

洛阳偃师辛村新莽壁画墓 M1 里的六博对弈属于宴饮游戏图。宴饮图的类型没啥改变,不过形式倒是增多了。

和洛阳烧沟 61 号壁画墓的庖厨图相比,洛阳偃师辛村新莽壁画墓 M1 的庖厨图里有庖丁切东西、女侍跪着抓东西、两个男侍抬着翁、上方还挂着各种各样的肉以及盛器。

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 M1 的乐舞图,有一幅损坏得很严重,另外一幅里的两位舞者双手拿着红飘带。山东东平后屯汉代壁画墓 M1 中的乐舞图有两幅,南壁那幅是一人跳七盘舞,还有三人站着抱手慢慢走,西壁那幅是一人跳跃甩飞袖,有两人倒立,再有一人站着甩袖。

相比来讲,这时候的宴饮图壁画形式变得更多啦,并且每幅壁画彼此间存在关联,不再各自独立成画。东汉后期有 33 座汉代壁画宴饮图墓葬。

大多数处在汉代的经济文化中心或者军事要塞的地方。这时候的宴饮图分布挺广的,不同地方有不一样的特点,接下来我会按地域分别论述和比较。好多壁画墓在洛阳被发现,是因为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

《史记·周本纪》里说“自洛呐到伊呐,住得容易且不固定,这里是夏朝住过的地方。我往南望三涂,往北望岳鄙,回头看有河,再看洛伊,别远离天室”,这话体现出了洛阳战略地位的关键。张衡在《东京赋》里形容洛阳“沂洛靠着河,左边是伊右边是渡,西边有九阿阻挡,东门在于旋。盟津在后面能到,太谷在前面相通,往伊网走的是大道,走辑辕的是捷径,太室镇守,以熊耳为标志。”

这话里的文字虽说有点夸张,不过倒是把洛阳出色的位置优势给体现出来了。另外,洛阳北边有好几条河,这让洛阳交通方便,农业兴旺,有了物质丰富的经济底子。两汉的时候还是重要的都城,好多大商人在这儿落脚,推动了洛阳经济的发展。

北部的邝山由于其特殊的土质结构,特别适合用来安置墓葬。所以唐代诗人王建讲“北邝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白居易也问“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邝山”,民间还有“生于苏杭,死于北邝”的说法。历朝历代葬在北邙的墓葬多到没法数。

举报/反馈

山君与见水

5535获赞 819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