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许善达认为稳定就业能脱贫,与人们感受有差异。现行贫困标准高于2300元,实际扶贫标准更高。稳就业对个人家庭社会有巨大价值,政府应促进就业。
摘要由平台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一段采访视频引发争议

许善达在采访中说:“一个家庭有一个人稳定就业,这个家庭就消除贫困了,不管你是开大公司还是做小买卖。因为有一个统计数字就是一个农民工的工资,是4000多块钱一个月,一年就是5万多块,家庭平均是5个人,一个人就是1万块,1万块就消除了贫困”。

一年一万块的收入就脱贫了,这与人们的日常感受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引发网络上较大的争议。

首先我们来看许善达先生到底有没有讲错。

贫困标准也称贫困线,界定了要摆脱贫困所需要达到的最低生活水准。我国现行贫困标准是指农村居民每人每年收入在2300 元以下(以2010 年不变价)。

在测算贫困标准时,通常会分别测算基本食物需求和非食物需求。以现行贫困标准为例,基本食物需求包括每人每天 1 斤大米或面粉、1 斤蔬菜、1 两肉或 1 个鸡蛋,用以提供维持人体健康生存所需要的每天 2100 大卡热量和 60 克左右的蛋白质;非食物需求包括必要吃穿住支出,也包括必要的教育、健康、交通通信等支出。

由于物价水平变化,收入标准在不同年份需要进行年度调整,以确保其代表的生活水平不变。按相应年份的价格水平,现行贫困标准在 2010 年是每人每年 2300 元,而到了2024年大约为4000元左右。同一条标准在不同年份虽然数值不同,但都代表了同一生活水平,年度间是可比的。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银行划定的全球贫困线在2022年起,从每天1.90美元上调至了2.15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为5400元每年。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实际执行的扶贫标准,是远高于相关贫困线标准的。据相关统计,2020年底中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740元,远超国际贫困标准。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许善达先生讲“家庭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即实现脱贫”,是基本没有问题的。

‌之所以与人们的主观认知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在于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成本下,这一收入水平的实际购买力差异巨大。在东部沿海城市,这样的收入水平,可能难以维持一个家庭基本生活开销;而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则可能相对宽裕。

而许善达先生这段话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其实是就业的重要性。无论对社会还是家庭还是个人,有了就业,就不至于贫困;有了就业,就有了希望;有了就业,就有了稳定。

就业能够直接提升家庭收入水平,从而有效消除贫困。正如许善达先生所强调的,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一人能够稳定就业,其收入往往能够支撑起整个家庭的基本生活开销,使家庭摆脱最起码的贫困。这种经济上的稳定性,不仅能够增强家庭成员的自信心和幸福感,也能够促进家庭内部的和谐与安定。

就业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融入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工作不仅为个人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还通过与社会各界的互动与交流,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对于许多贫困地区的居民而言,就业更是他们走出大山、融入城市、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通过就业,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医疗资源和文化体验,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

就业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稳定的就业环境能够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就业率的提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也将得到显著增强。这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相信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民营经济面临巨大困难,不少就业岗位在消失;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不少岗位正在被“机器”所替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应当采取果断措施,把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千方百计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摆在更突出的位置。

举报/反馈

星空如是说

7.4万获赞 1万粉丝
即便是阴沟里的虫子,也得有人仰望星空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