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 F·H·奥尔波特 和 G·W·奥尔波特。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勒温 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B = f (P, E)。
B 指行为
P 指个体
E 指个体所处的情景
f 指函数关系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景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美国学者 霍兰德 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 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社会心理学 的 启蒙期、形成期 及 确立期。
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 和 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美国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麦独孤。认为从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弗洛伊德。
社会心理学中进行实证研究的先驱是 美国学者 普力特 和 德国学者 莫德。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 行为主义。俄国的 巴甫洛夫 和 美国的 华生 是行为主义的早期代表。后来 霍尔 和 斯金纳 发展了行为主义。再后来 班杜拉 和 沃尔特斯 提出了社会学习论。
学习过程大致有三种机制,即 联想、强化 和 模仿。
人语言的习得过程 是通过 模仿 进行社会学习的典型例子。儿童的很多态度的获得,往往是模仿父母或与他关系密切的人的结果。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
意识与潜意识
力比多
快乐原则 与 现实原则
生本能 与 死本能
人格结构: 本我 自我 超我
荣格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新精神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沙利文、霍妮、弗洛姆、埃里克森等。
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家庭
学校
大众传媒
参照群体
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
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
性: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 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
性别: 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性别角色: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 和 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地位、身份相一致的 行为方式 及 相应的心理状态。
按角色获得方式,社会角色可以分为 先赋角色 和 成就角色。
按角色的功能,社会角色可以分为 功利性角色 和 表现性角色。前者是以追求实际利益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后者是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 学者、教授等。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 角色期待、角色领悟 和 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失调 有 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 及 角色失败。
角色间冲突指 同一主体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角色内冲突 指 由于人们对同一角色的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
角色失败 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19世纪末,美国学者 詹姆士 曾对 自我 做过广泛而深刻的研究,是最早做研究的。
自我 又称自我意识 或 自我概念,是个体 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 及 社会角色的认知。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 及 人格 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大致经历 三个阶段,即 从生理自我 到 社会自我,最后到 心理自我。
大致从 3 岁 到 十三四岁,这个时期 社会自我 处于自我的中心。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 与 自信等的欲望;二是 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 自尊 = 成功/抱负。
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首因效应 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 是一种 以偏概全 的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的,对某类人 或 某类事 较为固定的看法 叫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 形成的刻板印象 往往具有消极的作用。
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整合模式,是把各种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 和 情感一致性 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加权平均模式 是指许多人在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 与 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还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
中心品质模式 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 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 和 印象控制。指个体 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印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情景里,每个个体都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自我隐藏与自我抬高
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投其所好
杨国枢认为,中国人重视的他人是 ”重要他人“。
归因是指 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 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内因 - 内归因;外因 - 外归因 或 情景归因。
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
控制点理论是 美国心理学家 罗特 提出的。
凯利 的归因理论被称为三维理论。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以下三种信息:
特异性信息
共同性信息
一致性信息
第一种情况是 提供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的信息,原因归于刺激客体;
第二种情况是 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原因归于行为主体。
第三种情况是 高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原因归于情景。
影响归因的因素
社会视角
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观察位置
时间因素
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 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行动者(当事人) 和 观察者 (局外人) 对行动原因的解释 会有差别。
失败时,外归因则可减轻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
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这种倾向叫 动机性归因偏差。即 双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 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 和 刺激客体的原因。
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是 倒 U 形曲线,即 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亲和起源于依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合群在个体生命早期的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
影响亲和的因素
情境因素
情绪因素: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的亲和倾向较低。
出生顺序
侵犯是由 伤害行为、侵犯动机 及 社会评价 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挫折 - 侵犯学说的要点如下:
侵犯强度 同 目标受阻强度成正比。
抑制侵犯的力量 与 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 成正比。
如果挫折的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情绪唤起水平
道德发展水平
自我控制能力:个体的自我意识 和 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 就比较 容易发生。
社会角色与群体: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
大众传媒的影响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 外部因素
自然环境。良好的气候及环境 使个体心情愉悦,往往会增加利他行为,而噪声等恶劣的环境因素会减少利他行为。
社会情景。
他人在场。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的影响,即 旁观者效应。但有研究表明,如果情景中出现助人行为的榜样,就会产生示范效应,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
情景的社会性意义。个体遇到有人需要帮助的社会情景时,首先会对情景的意义和性质进行解释。
时间压力: 当个体很忙、时间紧张时,往往难以利他。
利他对象的特点。
2. 利他的心理特征
心境
内疚
人格
3. 利他技能
社交焦虑 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个体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景,通常会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嫉妒具有 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 和 普遍性。
羞耻 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 或者 想象的罪行 或 过失 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 和 负罪的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