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本文概述了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及其发展阶段,探讨了社会化、自我概念、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动机与交往情绪等核心概念。涉及了行为主义、社会学习论、精神分析论等心理学流派,以及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形成、自我认知、社会知觉与归因机制、社会动机与交往中的情绪反应。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第一节 概述

  1. 社会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 F·H·奥尔波特 G·W·奥尔波特

  2.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3. 勒温 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B = f (P, E)

    1. B 指行为

    2. P 指个体

    3. E 指个体所处的情景

    4. f 指函数关系

  4. 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景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5. 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6. 美国学者 霍兰德 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 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社会心理学 启蒙期、形成期 及 确立期

  7. 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 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8. 美国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麦独孤。认为从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

  9.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弗洛伊德

  10. 社会心理学中进行实证研究的先驱是 美国学者 普力特 和 德国学者 莫德

  11.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 行为主义。俄国的 巴甫洛夫 和 美国的 华生 是行为主义的早期代表。后来 霍尔斯金纳 发展了行为主义。再后来 班杜拉 沃尔特斯 提出了社会学习论

  12. 学习过程大致有三种机制,即 联想、强化模仿

  13. 人语言的习得过程 是通过 模仿 进行社会学习的典型例子。儿童的很多态度的获得,往往是模仿父母或与他关系密切的人的结果。

  14.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

    1. 意识与潜意识

    2. 力比多

    3. 快乐原则 与 现实原则

    4. 生本能 与 死本能

    5. 人格结构: 本我 自我 超我

  15. 荣格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16.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17. 新精神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沙利文、霍妮、弗洛姆、埃里克森等。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1. 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1. 家庭

    2. 学校

    3. 大众传媒

    4. 参照群体

  2. 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

    1. 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2. 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

  • 性: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 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

  • 性别: 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 性别角色: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 和 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地位、身份相一致的 行为方式 及 相应的心理状态

  • 角色获得方式,社会角色可以分为 先赋角色成就角色

  • 按角色的功能,社会角色可以分为 功利性角色 表现性角色。前者是以追求实际利益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后者是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 学者、教授等。

  •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 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 角色失调 有 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 角色间冲突指 同一主体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矛盾所导致的冲突。角色内冲突 指 由于人们对同一角色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

  • 角色失败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 19世纪末,美国学者 詹姆士 曾对 自我 做过广泛而深刻的研究,是最早做研究的。

  • 自我 又称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是个体 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认知。

  •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 及 人格 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大致经历 三个阶段,即 从生理自我 到 社会自我,最后到 心理自我。

  • 大致从 3 岁 到 十三四岁,这个时期 社会自我 处于自我的中心。

  •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 马斯洛需要层次中,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 与 自信等的欲望二是 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 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 自尊 = 成功/抱负

  •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1. 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2.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3. 光环效应 是一种 以偏概全 的现象。

    4.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的,对某类人 某类事 较为固定的看法 叫 刻板印象

    5.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 形成的刻板印象 往往具有消极的作用。

    6. 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整合模式,是把各种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情感一致性 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7. 加权平均模式 是指许多人在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消极特征数量与强度,而且还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

    8. 中心品质模式 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 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9. 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 印象控制。指个体 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印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10.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情景里,每个个体都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

    11.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1. 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2. 自我隐藏与自我抬高

      3. 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4. 投其所好

    12. 杨国枢认为,中国人重视的他人是 ”重要他人“。

    13. 归因是指 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 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14. 内因 - 内归因;外因 - 外归因 或 情景归因。

    15. 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

    16. 控制点理论是 美国心理学家 罗特 提出的。

    17. 凯利 的归因理论被称为三维理论。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以下三种信息:

      1. 特异性信息

      2. 共同性信息

      3. 一致性信息

    18. 第一种情况是 提供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的信息,原因归于刺激客体

    19. 第二种情况是 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原因归于行为主体

    20. 第三种情况是 高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原因归于情景

    21. 影响归因的因素

      1. 社会视角

      2. 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3. 观察位置

      4. 时间因素

    22. 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 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行动者(当事人) 和 观察者 (局外人) 对行动原因的解释 会有差别。

    23. 失败时,外归因则可减轻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

    24. 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这种倾向叫 动机性归因偏差。即 双标

    25. 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 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 和 刺激客体的原因。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交往情绪

    1. 一般来说,动机强度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是 倒 U 形曲线,即 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2.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3. 亲和起源于依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合群在个体生命早期的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

    4. 影响亲和的因素

      1. 情境因素

      2. 情绪因素: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的亲和倾向较低。

      3. 出生顺序

    5. 侵犯是由 伤害行为、侵犯动机 社会评价 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6. 挫折 - 侵犯学说的要点如下:

      1. 侵犯强度 目标受阻强度正比

      2. 抑制侵犯的力量 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正比

      3. 如果挫折的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7. 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1. 情绪唤起水平

      2. 道德发展水平

      3. 自我控制能力:个体的自我意识 和 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 就比较 容易发生。

      4. 社会角色与群体: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

      5. 大众传媒的影响

    8.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 外部因素

    • 自然环境。良好的气候及环境 使个体心情愉悦,往往会增加利他行为,而噪声等恶劣的环境因素会减少利他行为。

    • 社会情景

    他人在场。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的影响,即 旁观者效应。但有研究表明,如果情景中出现助人行为的榜样,就会产生示范效应,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

    情景的社会性意义。个体遇到有人需要帮助的社会情景时,首先会对情景的意义和性质进行解释。

    • 时间压力: 当个体很忙、时间紧张时,往往难以利他。

    • 利他对象的特点

    2. 利他的心理特征

    心境

    内疚

    人格

    3. 利他技能

  • 社交焦虑 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 个体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景,通常会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 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 嫉妒具有 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

  • 羞耻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 或者 想象的罪行过失 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 和 负罪的情绪体验。

  • 举报/反馈

    陈一

    81获赞 51粉丝
    90后,极简生活,努力攒钱,希望有一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生活。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