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的喻女士喜欢“尝鲜”,近期她在自家小区绿化带发现有野生蘑菇,于是采回家当作佳肴食用。谁知这一“鲜蘑菇”,竟是“蘑界致命双煞”之一的鹅膏菌。幸得到医院全力救治,九死一生的喻女士侥幸逃离“鬼门关”,于7月15日康复出院。专家提醒市民,不要盲目采食野生蘑菇,千万别做“菇勇者”。
7月3日,喻女士在小区散步时发现绿化带内长有蘑菇,看起来跟平常吃的蘑菇没什么区别,于是她便采摘带回家中制作晚餐。3小时后,她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常规对症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反而逐渐加重,家属急忙连夜将其转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检查发现,喻女士的肝功能指标严重异常,随时可能面临凝血功能衰竭、多脏器衰竭、昏迷甚至猝死的危险。结合家属描述,急诊科教研室主任吕菁君迅速判断其很可能是食用毒蘑菇中毒,要挽救生命必须立即进行血浆置换或人工肝治疗。
与此同时,鄂州当地疾控对喻女士食用蘑菇的调查及生物样本采集结果也出来了,锁定可疑毒物为其晚餐食用的野生蘑菇——鹅膏菌。
据介绍,灰花纹鹅膏菌携带剧毒的鹅膏肽类毒素,是“蘑界致命双煞”之一,仅误食一朵就可能带来致命危险。鹅膏菌中毒初期表现为呕吐、腹泻等胃肠炎症状,随后会出现肝功能损害,甚至可能引发急性肝衰竭导致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供治疗。经过一夜的抢救,喻女士的肝功能指标有一定好转,生命出现转机。直至7月9日,喻女士除胰酶指标偏高外,肝酶、胆红素、凝血指标已接近正常,且无恶心、呕吐症状,病情基本稳定。
喻女士病情基本稳定。
夏季是误食蘑菇中毒的高发期,不时有发生误食毒蘑菇导致重症甚至死亡的案例。专家提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的识别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仅凭经验,或靠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来辨识,很难准确识别毒蘑菇以及中毒后脏器损害的类型。湖北省常见的毒蘑菇分为肝损害型、肾损害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等。毒蘑菇煮熟后并不能减毒,不盲目采食野生蘑菇才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关键。
专家同时提醒,一旦发生疑似食用毒蘑菇中毒,患者千万不要等待或自行解毒,应立即到医院就医并第一时间向医生说明,争取宝贵的挽救生命的时间。
转自:长江日报
来源:湖北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