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近四年半,超8600家险企分支机构被撤,代理人数量锐减近70%。保险行业改革需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代理人队伍质量。互联网保险和科技影响代理人收入,MDRT注册会员人数增长显示寿险业转型加速。
摘要由平台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来源:新浪保险消息

据统计,2020年-2023年,每一年退出市场的险企分支机构分别为971家、2197家、2966家、2060家。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统计,2024年1月至6月,我国人身险公司新设36家分支机构,退出520家,净退出484家。也就是说,从2020年至今,短短的4年半的时间里,先后有8600多家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被撤掉。

毋庸置疑,分支机构和业务人员的数量成正比,与2019年行业分支机构“遍地开花”的高峰时段相比,现在是另一番情形。毕竟当年行业保险代理人最高曾达到过912万大军的数字,一个分支机构可能有几百名甚至上千名代理人,而到了2023年年底,行业代理人缩减至281.34万人,降幅高达近70%,比高峰时期减少了620万人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6月底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中,也有清晰的阐明,保险行业的改革必须在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的路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降本增效。其中,李局长提及要下大力气改革销售体系,开展保险中介清虚提质行动,持续推进“报行合一”。

险企裁撤分支机构、营业网点进行瘦身,无非是经济环境层面、监管政策层面、行业企业自身层面的外部和内部的原因。近几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提质增效大势所趋,尤其在监管政策“报行合一”的影响下,行业佣金大降30%。在保险行业转型的影响下,及公司需完成股东要求的业绩目标的压力下,开源节流、减支增效、清虚提质,险企代理人队伍和分支机构瘦身势在必行。

过去粗放式的人力驱动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围绕“报行合一”的政策,险企经代和银代业务的改革和调整还将不断深入。对于实力不强、低产能的小型险企和中介机构,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佣金的大幅下降,品牌影响力、培训和发展机会,以及优质的客户资源等,都无法与大型机构抗衡,很难获得更多的增员机会和拓客机会,市场份额的拓展面临更大的压力。如何才能破局?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在品牌特色、产品、渠道、服务等方面寻找突破和提升。

可想预测,未来保险行业“马太效应”会越来越突显。除了上述因素外,互联网保险和保险科技加持,以及低佣金的普惠保险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代理人的经济收入,致使其离开保险业转向其他行业。而代理人的流失并不可怕,保险行业人力产能、高质量转型、核心业务指标提升才是正道。

近日,2024年MDRT全球百强榜单最新出炉,从数据中不难看出,百万圆桌MDRT注册会员人数快速增长,榜单排名也不断攀升。持续位列第一的,仍然是中国大陆地区MDRT注册会员,总人数超2.1万人,较上年度增加4424人。

作为代理人,MDRT已成为全球寿险业业务精英公认的荣誉殿堂,是职业生涯的一个前行的灯塔和目标;作为险企来说,MDRT是队伍建设的一个标杆和成绩单,拥有MDRT注册会员人数越多、占比越高,在一定层面上代表公司营销队伍的专业素质越高,产能越强。

外资寿险巨头友邦人寿已连续3年独占鳌头,成为全球MDRT会员人数最多的寿险公司。今年,其凭借多达4656名MDRT注册会员人数拔得头筹。相较于外资、合资寿险公司,中资寿险公司对该荣誉的关注度没有那么高,其把队伍荣誉建设更多放在其自身发力打造的高端荣誉体系和精英队伍的建设中。然而,殊途同归,无论外资合资还是中资,都如约在加速推动寿险转型、摒弃以往的粗放式人海战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高产能、精英化营销队伍的赛道上奔驰。

如友邦人寿的“卓越营销员3.0”计划 ,倾力为业务精英打造陪伴客户一生的“健康及财富管理伙伴”和“保险企业家”的人设;平安人寿“优+”人才计划之后的MVP计划,即“平安最具价值保险代理人”,业绩需达到MDRT标准才有资格成为其中一员,目标是打造顶尖代理人队伍;人保寿险的IWP保险财富规划师队伍建设,旨在塑造职业、专业、年轻、精英化的保险代理人新形象、新品牌。

据统计,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从新业务价值的表现来看,第一梯队的险企增长榜依次是人保、新华、太保、平安、国寿。增长最快的是人保寿险,高达81.6%,新华保险增长51%,太保增长30.7%,平安和国寿分别增长20.7% 和26.3%。

大浪淘沙,终见峥嵘。推动保险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差异化、精细化管理以及打造精英化、高品质、高产能的保险营销队伍势在必行。

举报/反馈

新浪财经

4285万获赞 328.1万粉丝
新浪财经提供7×24小时的全球财经内容服务
新浪财经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