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走过26年发展历程,大众对于网络文学的固有印象是作者日更万字,还被读者不停地发帖“催更”,就这样动辄上百万字的“大部头”小说在网文平台上刊载。

网络文学就一定得是这样的大体量么?其实也可以越写越短的。

7月14日,在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分享沙龙上,知乎副总裁、付费阅读业务负责人范俊梅介绍,知乎盐言故事就是以“短篇”作为最大特色,通过会员制付费的模式不断发展。

据介绍,2023年3月,知乎 “盐言故事”App 上线,聚焦精品短篇阅读服务,迄今累计上线的短篇故事超过10万篇,投稿创作者规模已经超过60万;创作题材上,也从最开始的言情、职业、悬疑故事脑洞不断扩充,目前已经覆盖了180多个细分品类,包含了古代言情、现代言情、现实情感、悬疑推理、脑洞、科幻、真实经历等众多题材。

短篇网文是否有市场呢?

米花的短篇代表作《胤都异妖录》被两百万读者参与讨论和推荐,最终评为“2024知乎三绝”之一。目前这部作品的实体书正在预售阶段。此外,胤都系列文新作《鱼灯引魂记》也已上线。在本届网络文学+大会洽谈推介会上,她的另两部短篇作品《棠木依旧》《乌鸦铃铛》也得到了推介。

《不死蒲公英》《流光珍珠》的作者夜的第七梦也是短篇网文的实践者。她介绍,几年前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辞掉工作自己边带孩子边写长篇补贴生活。当时她整个人生都很灰暗。“一方面是写长篇一天一万多字,消耗我大量的精力还挣不到多少钱;另一方面是离开职场后,我很害怕几年后再回去自己会被淘汰,而且我孩子身体还出了些状况,每个月都要花一万多元进行长期治疗。那时我感觉整个人都抑郁了。”夜的第七梦如是说。

后来有朋友建议她尝试从长篇转型写短篇。“2021年12月我在知乎上了第一篇稿子。一开始是长短篇搭着写,想着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后来拿到知乎的稿费后,发现真香,投入回报率很高,就放弃长篇,专心写短篇了。”夜的第七梦说道。

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主任李晓东介绍,“去年我们在成都做了一个培训,请了阿来老师讲课。他给大家提一个问题,为什么小说越写越长,视频越拍越短?当时觉得很深刻,现在才知道视频越拍越短,文章也可以写得越来越短,因为涉及到不同人的阅读需求。”

李晓东表示,网文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有好几个同事,是网文深度爱好者。可以一边看网文,一边喝啤酒。他可以喝六瓶啤酒、看三小时网文,然后睡觉,第二天依然如此。”在他看来,在上班路上、在地铁上、公交车上、或出租车上,就很适合用比较短的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东西。

作者谈

米花:对中国志怪故事兴趣

《胤都异妖录》的作者米花介绍,她写短篇网文的契机其实很简单,就是某一天上班午休,无意中看到一个很精彩的短篇推文。文章写得很精彩,她当时就被吸引了。“我很早之前也有过写网文的经历,但是因为成绩不太理想,没有坚持下来。看到那个短篇故事的时候,我的手又痒了,觉得像这样好看的故事说不定我也能写出来,然后就动笔写出了我的第一个短篇故事《良妾》。”

谈及写《胤都异妖录》的初衷,米花说是因为她本人对中国古代的志怪故事很感兴趣,小时候经常看《聊斋》《白蛇传》;长大看《山海经》《稽神录》。“我经常跟我的朋友讲一些志怪类的小故事,讲的过程中发现我朋友很喜欢听这些故事,所以就动笔写了《胤都异妖录》。”

当《胤都异妖录》完结的时候,米花发现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很多,并且很快有出版社想要出版这部作品。就这样她很有信心地又写了《乌鸦铃铛》《鱼灯引魂记》这部短篇故事,同样取材于山海经,算是她比较擅长的文章类型。

夜的第七梦:喜欢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谈及最受读者喜欢的《不死蒲公英》这篇短文,作者“夜的第七梦”介绍这个故事原型是她的一个朋友。“那天半夜她跟我聊到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她中考没考上一中,由于家里条件有限,她也特别懂事,没有强求高中,而是去读了中专。她当时提到一个细节特别打动我,她说在读中专期间她特别努力,成绩一直是年级前三名。她很想进外企。但面试的时候,对方看了一眼她的学历后,就当着她的面把她的简历扔到工厂垃圾堆里。她受了刺激,后来就重新想办法读大学深造学历。”

夜的第七梦说,我们看的很多故事主角都很厉害,但包括我自己和我那位朋友,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也应该值得被歌颂和记录,被更多人看到他们的平凡,不放弃努力的人生。

夜的第七梦还表示,她的很多故事都是有原型的。她会经常跟身边的朋友们聊天,了解她们的成长经历,也会追问一些细节。所以经常会有读者评论,这个文看上去好真实,就是因为她把这些细节嵌入了故事里。对于灵感来自网络的故事,她会翻看短视频或者小说下面读者的留言,了解网民自己真实的经历和情感。“比如我的《废墟里的向日葵》这篇,就是根据读者跟我分享的她的个人真实经历写成的稿子。稿子写完后我给她看了,还给她发了红包,远程请她吃了顿饭。”夜的第七梦说道。

夜的第七梦说,她喜欢写普通女孩的故事,是因为她自己就很普通。生活里有很多普普通通的人,她们吃了无数的苦才能走进城市。“我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每一个处在生活困境里的女生们,努力才有希望,改变现状,改变命运。哪怕只能鼓励到一个人,那我这篇文就是有意义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举报/反馈

青瞳视角

714万获赞 82.1万粉丝
立足北京,提供深度资讯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