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银行股持续走高,央行公布6月社融信贷数据,新增社融同比少增。专家分析认为,需理性看待社融信贷增速放缓,低利率环境利好银行股投资,看好银行股长期配置价值。
摘要由平台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金融界7月15日消息,银行股近期持续走高,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创历史新高,工商银行逼近历史新高,渝农商行、北京银行等创年内新高。

克服信贷投放的“规模情结”

7月12日,央行公布6月社融信贷数据,6月新增社融3.3万亿元,同比少增9283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1%,增速环比-0.3pct。华创证券研报分析,主要是去年政府债高增形成社融高基数+今年信贷发展“重质轻量”。

从社融细分项来看:

1)6月社融主要由政府债支撑。6月政府债新增8487亿元,同比多增3116亿元,支撑直接融资同比多增2449亿元。一方面6月财政部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同时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自5月以来也有提速;

2)信贷继续“重质轻量”,企业中长贷和居民短贷是主要少增项。6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2.2万亿元,同比少增1.05万亿元。其中居民和企业部门加杆杆意愿较弱,加上实体信贷“挤水分”,两部门信贷均同比少增。居民贷款同比少增393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少增2443/1428亿元;企业部门同比少增650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少增749亿元/6233亿元,票据融资则同比少减428亿元。

3)表外融资方面,未贴现票据下降2047亿元,同比多减1356亿元,或受监管治理资金空转影响,新增未贴现票据下降。

后续应理性看待社融信贷数据增速放缓的现象,对此央行多次强调要克服信贷投放的“规模情结”,一方面是存量货币信贷规模基数较大,存量M1、M2规模已经高达66万亿元、305万亿元,尽管6月同比增速为-5%、6.2%,但近十年复合增速达6.8%、9.7%。

M2环比增速放缓并不意味经济走弱,有市场研究表明,2015年前,我国M1与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同期相关系数接近50%,但2015年后降至15%;欧美发达国家历史上也有多个时期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活动的变动方向不一致。

二是新增贷款不能反映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全貌,盘活存量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意义更大,将贷款从低效领域腾挪出来投向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需要警惕资金空转、信贷资源浪费的问题,实体信贷需要“挤水分”,反映更加真实的信贷需求情况。

低利率环境为银行股投资提供双重利好

华创证券在最新研究报告中强调,当前低利率环境为银行股投资提供了双重利好:既保证了分红的稳定性,又吸引了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报告指出,为了保持4%以上的吸引股息率,银行股的整体估值预计还有23%至54%的增长空间,这表明银行板块,目前虽处估值洼地,却孕育着巨大的上行潜力。加之宏观政策与金融环境的边际改善,如金融业增加值核算的优化、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激励、有序去杠杆以及央行政策导向强调信贷平衡与抑制高息揽储,都为银行业的理性发展和竞争格局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2024年银行业绩仍面临一定压力,但在向好的宏观政策引导下,行业正逐步回归“新稳态”,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华泰证券则从房地产政策的持续共振出发,认为近期政策调整不仅增强了市场信心,也为银行板块的估值修复打开了窗口。特别是央行对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的优化,有效刺激了购房需求,减轻房企财务负担,正面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贷款投放,进一步强化了银行股的配置价值。

中泰证券的分析重申了银行股作为稳健防御性投资标的的角色,特别是在高股息和国有背景的加持下,其投资吸引力显著。该机构推荐了一系列基本面稳固的城农商行,如江苏银行、常熟银行等,同时也提示在经济弱复苏背景下,大型银行因高股息率而更具投资价值。

浙商证券则从长期视角出发,提出银行股的行情正处于一个长周期的起点,而非短暂的市场波动。其推荐的“大+小”哑铃组合策略,既包括了高股息的大行,也覆盖了高成长性的中小银行,强调了在不同经济复苏预期下,银行股配置的多元化策略。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子宽

举报/反馈

金融界

2387万获赞 246.4万粉丝
一站式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让投资更简单
北京富华创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