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艾萨克森的《马斯克传》揭露了马斯克的工作生活和隐私,读者既佩服其能力和魄力,也震惊于其怪异做法。书中指出马斯克复杂人格是其成功的关键,虽脾气暴躁却能管理多家大企业,其质疑精神推动尖端科技进步。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艾萨克森写的《马斯克传》,事无巨细地抖露出马斯克的诸多隐私,难怪马斯克最终看到这本书时,是很恼火的。

正是马斯克允许传记作者在两年的时间内贴近观察他的工作生活,还允许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亲友接受作者的深入采访,才有了这一本全景式记录马斯克的传记。

读者在阅读此书时,既会无比佩服马斯克的能力和魄力,也会被他的怪异做法和想法所震惊。

作者艾萨克森在书中结尾处用一串问句着重解释了这个反差:

“一个懂得节制谨慎的马斯克,真的还会像一个自由不羁的马斯克一样成就斐然吗

心直口快、无所顾忌是他人格中不可或缺的特质吗?

他脚踏实地又狂放不羁,如果我们不接受他人格中的复杂多面,那么火箭还能被送入太空吗?我们还能迎来电动车革命这场划时代的转型吗?

有时候,伟大的创新者就是与风险共舞的孩子,他们拒绝被规训。他们可能草率鲁莽,处事尴尬,有时甚至引发危机,但或许他们也很疯狂——疯狂到认为自己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艾萨克森所说的“疯狂到认为自己真的可以改变世界”,是将马斯克和乔布斯相提并论,这句话来自乔布斯为苹果电脑所撰写的广告词。但是平心而论,马斯克目前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乔布斯。而且,现在马斯克才53岁,手中掌握着六家业务迥异的著名公司。

一个取得如此成就的人,为何在待人接物方面有诸多让人难以接受的暗黑一面?传记作者把这和马斯克的童年特别是他父亲对他的影响联系在一起。简单地说,童年在校园受霸凌,而他的父亲,是个渣男兼混球,给马斯克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极大的苦痛。

在周围的许多人看来,马斯克在生活中也是个渣男,也是个混球,不折不扣。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回忆录中写道,每个男人的一生都在努力满足父亲的期望,或者弥补父亲犯下的错误。

奥巴马和马斯克都是后一种。

奥巴马还接着写道,我想这或许可以解释我的软肋来自何处。

马斯克在外表上所披挂的闪亮钢铁铠甲,也许也是用来遮挡他的软肋。

当然,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童年过得很好,生父或养父很温和,这也不影响他们同样在科技领域开疆拓土。所以,这是一个可以细细分析却无法实证的话题。

马斯克尽管脾气暴躁,却能同时管理特斯拉、SpaceX、推特等多家大企业,因为他是真懂。

马斯克虽是编程高手,但是对数据库软件并没有深入研究,有一次,他路过一个会议室,听到几个人在讨论甲骨文数据库出现的一些问题。马斯克就说,这个应该这样这样处理,那个应该那样那样处理。

几个人回头去翻数据库操作手册,大吃一惊,马斯克说的全对。

特斯拉汽车最早设计的电池包有8400个电池单元,马斯克下令,减少到7200个,减小电池包的体积并保持电池容量不变。

特斯拉工程师一开始觉得不可能做得到,但最后,他们确实达到了这个目标。这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马斯克自创了一个白痴指数,指的是一件物品的成本比材料价格高多少。这也被人称作第一性原理,从物料价格来看物品的降价空间。

在马斯克的计算中,火箭的白痴指数极高,在50倍以上。这是他毫不畏惧地闯入太空发射业务的底气所在。别人看到风险,他看到暴利。

马斯克虽然不能容忍愚蠢,但对风险的容忍程度超乎一般人想象。

2010年9月,猎鹰9号火箭在发射前,发动机裙边出现了两道裂缝。正常情况下,这时必须停止发射,重新更换发动机,这需要花费几个月时间。因为裂缝在发射中可能扩大,导致发射失败。

马斯克的做法时,拿把大剪刀,把发动机裙边剪掉一圈,这样就没有裂缝了。

工程师当然要质疑,这样的话发动机推力会变小一点,可能导致火箭进不了轨道。

马斯克让人计算了一次,发现推力本来就有冗余量,还是足够的。

几天后,发射成功。

特斯拉冲击每周5000辆产量的战役,是这家公司的生死之战。华尔街的空头早就认定特斯拉达不到这个产能,并通过卫星图像和无人机航拍认定了这一点。而且特斯拉也不可能在一年内增加生产线了。股市上空头汹涌,特斯拉看来必败无疑。

马斯克在特斯拉达到3500辆产能后,也发现了特斯拉生产线已满负荷,没有扩产能的空间了。

他的做法是,在车间外的空地上张起大帐篷,把新的生产线放在帐篷下,开始扩产电动车。

5000辆产能达标,特斯拉股价飞涨,空头损失惨重。

马斯克对成本的控制极其严苛,这种成效来自于他反复重申的五步工作法:

1,质疑流程中的每项要求。

2,删除所有能删除的部分和流程

3,简化、优化各项流程

4,加快周转时间

5,实现生产自动化

所以我们能看到,马斯克自己就是用这种质疑精神做出决定的。他质疑了为何发动机裙边不能修剪,于是动手解决了。他也质疑了为何生产线必须在室内,为何防止日晒雨淋不能用帐篷,于是他无中生有在几天内一片空地上建了一条生产线。

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1972年12月14日,美国宇航员最后一次登月。之后50多年,登月再次成为遥远的梦想。

《马斯克传》的作者感叹,技术不会自动进步,任何进步都需要人类的推动。

马斯克就是那个推着尖端科技向前走的人。2022年的一天,马斯克到夏威夷的一个小岛上度假,岛上有一个私人天文台,影响精度达到一米。马斯克要求把天文望远镜的镜头转向火星,他让儿子X看着镜头里的火星。是的,马斯克就把他的一个儿子取名X。

三岁的儿子X望着镜头里荒凉的火星地表,马斯克在他的耳边说:“这是你将来要生活的地方。”

举报/反馈

谈藝鷺

176获赞 97粉丝
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