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秋收不秋收,就看六月十二”,今日六月十二,有啥预兆?
小暑节气一过就是大暑节气,老话说“小暑大暑,上下下煮”,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暑的准备。
今天六月十二是我国民间的“牛王会”,据说这天是牛王的诞辰,人们会在这天祭祀牛王菩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对于农民来说,最关心的就是粮食的收成是否好,干旱、洪涝、冰雹等极端天气都容易导致农作物减产。我国是农耕文明古国,今年是甲辰年,古籍《地母经》记载“春夏遭淹没,秋冬流不通”,说的就是今年春夏两季雨水比较多,而秋冬两季雨水比较少。
此外,2024年正月初一是“甲辰日”,按照老祖宗的说法,今年是“一龙治水”,正如老话说“龙少涝”,说的就是龙越少那么预示着降雨越多,不过龙少也就意味着龙能管理到的地方会比较少,降雨会非常不均,在有的地方会过涝,而在有的地方会过旱。至于老祖宗留下的话准不准,我们可以结合今年的天气来自己判断。
今天是六月十二,在我国农村就有句老话叫“秋收不秋收,就看六月十二”,说的就是秋天农作物的收成好不好,我们可以通过看六月十二的天气来判断。今天是六月十二,那么有啥预兆?我们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咋说。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六月十二当天是大晴天,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的三伏天雨水会非常少,这种干旱少雨的天气会一直持续到立秋节气。
三伏天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候,雨热同期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即三伏天降雨多、阳光充足是农民最希望看到的。三伏天是我国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在此期间土壤蒸发量非常大,正如老话说“五天不雨地要干,十天无雨地要旱,半月无雨地冒烟”,说的就是三伏天如果超过10天不下雨就容易发生旱情,一旦发生“伏旱”,那么农作物的抽穗、扬花、灌浆都会受到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会大大降低,严重的甚至导致农作物绝收。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六月十二当天主要刮东风,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往后很长时间都会以阴雨天为主。这里的“阴阴雨雨四十五”并不是指接下来的45天阴雨天气多,而是指往后很长时间降雨都会非常多。
三伏天降雨多有利于农作物丰收,但是物极必反,如果三伏天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那么是农民非常不希望看到的。首先,三伏天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会导致农作物受涝,农作物会长得非常弱小,严重的甚至导致农作物烂根死亡;其次,如果三伏天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那么势必会导致三伏天气温偏低,这样农作物的生长积温会不够,农作物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足够的有机物,农作物的产量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六月十二当天下雨,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会风调雨顺,天气不会过于干旱,也不会过于涝,即年景会比较好,农作物很容易大丰收。
农民全靠天吃饭,在古代生产力落后,人们没有先进的机械,没有优良的种子,没有化肥和农药,没有便利的灌溉条件,粮食的产量比较低,如果在遇到年景不好的年份,那么人们就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严重的甚至引发饥荒。而如果粮食大丰收了,那么人们就可以吃饱喝足,这就有了“农夫吃饭换大碗”的说法。
根据以上农谚,相信大家对往后的天气走势有了一个大概的判断,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在六月十二当天是晴天,那么预示着有伏旱发生;如果在六月十二当天刮东风,那么预示着往后降雨会非常多,我们要注意防涝;如果在六月十二当天下雨,那么预示着年景会比较好,秋粮很容易大丰收。
不过我国地域辽阔,再加上如今的气候和古代完全不一样,因此农谚可能没那么准了。我们平常可以多留意天气的变化,以便更好的安排农业生产。
今天是六月十二,你们那里的天气如何?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