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艺术的蓬勃面向和时代新章

文 何美

中国造型艺术是中华文明敏锐的感知器和重要的表征体。在德国文艺评论家莱辛1766年写作的美学著作《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中,造型艺术主要指以绘画和雕塑为代表的视觉性空间艺术。发展至今,造型艺术还包括建筑、设计等艺术类型,19世纪出现的摄影艺术,具有至少3500年历史的文字功能和1500余年审美自觉现象、富于民族特色的书法艺术等。中国造型艺术体系内涵丰富、价值独特,但面对影像装置等新媒体艺术的涌现和挑战,还需思考如何高质量发展。



当前,与中国式现代化同行的造型艺术呈现两个蓬勃面向。一是传承发展。包括“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等新成果,新水墨、新文人画、写意雕塑、网络漫画等新形态,公共艺术等新阶段。其中,历时10余年、盛世修典、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为全球存世中国古代绘画建立了迄今为止保真度最高的图像数字档案,将穿越千年的丹青、散落全球的国宝汇聚一堂,生动呈现赫赫先秦、大汉雄风、盛唐气象、典雅宋韵、元明清风采,工程内容亮相第40届吉隆坡国际书展、塞浦路斯第8届尼科西亚图书节等,并于中国与西班牙正式建交50周年之际在巴塞罗那展出。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有力带动主题性美术创作,体现文明史观。新时代雕塑更与国家形象和当代文化、人民生活融为一体。城市雕塑、艺术社区与艺术乡建等尤为体现公共艺术特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后显现治愈、团结、文明、希望等公共价值。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倡导让城市雕塑成为“美丽中国”的文化标志,《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立于意大利达·芬奇博物馆,《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立于希腊雅典的阿果拉广场,达·芬奇手指指向天空、齐白石手杖扶摇直上,苏格拉底侃侃而谈、孔子磬折交手行礼,相互“问道”“对话”,形成文明互鉴。写意雕塑追求形神兼备的中华美学精神。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更是融汇了书法、诗歌等的审美旨趣,近代以来经受住了西方现代文明及写实绘画传统的冲击,由“隐”而“显”,由“潜流”而“主流”。学者认为新世纪的中国画最为显著的发展趋势便是写意表现的增多。沈鹏、马振声、程大利、王明明等的思考与创作,都强化了造型艺术的写意自觉。“立象尽意”,靳尚谊的《齐白石像》《晚年黄宾虹》和范迪安的作品也诠释了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时代命题。


吴为山 《超越时空的对话——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
雕塑 72cm×40cm×348cm(齐白石)96cm×47cm×223cm(达·芬奇)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画院官网)

与中国式现代化同行,造型艺术的另一个蓬勃面向是跨界融合。丹青化舞姿,中国古代名画、雕塑与文物引领“国潮”,从国画《千里江山图》、“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等创造性转化为舞蹈《只此青绿》 《五星出东方》《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出的大型情景音画剧《千手千眼》以《我的梦》为蓝本、融合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元素创编而成,与《又见敦煌》《敦煌盛典》等特色演艺共同辉映了1979年舞剧《丝路花雨》在全世界热演3800余场的佳话。书画入影像,《如果国宝会说话》让文物活起来,《中国书法大会》让书法活起来。《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美术里的中国》《艺术里的奥林匹克》等电视节目利用3D、CG、人工智能等技术,让经典美术作品视听化并“飞”入寻常百姓家,体现寓教于美的融合传播。影视剧里颇多书画造型,将历史情境具象化为有史可考的建筑、器物等生活仪轨。在“唐宋转型”或“唐宋变革论”的史学视域下,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之宋画展等舞台、造型艺术展现大宋美学之际,《清平乐》《梦华录》《大宋宫词》等古装剧复原古代界画、风俗画、壁画里的生活场景,体现《韩熙载夜宴图》《瑞鹤图》《听琴图》中文人士子的宴饮、雅集活动,融入字势有如飞动的飞白书,以质地温润、釉色泛青的茶器、餐具、花器、文房摆件等展现宋瓷般的精致生活,人物造型、场景器物、光影构图共同呈现清平画卷。中国是版画的故乡,在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拉开中国现代版画发展序幕并走过90年后,值其诞辰140周年之际,沪上青少年打卡《觉醒年代》百幅版画作品展;延安版画艺术中心启用并举办“首届延安木刻版画双年展”,注重用“画”的创造丰富“版”的价值,在红色老区、艺术新镇集中展示当代版画的发展成果和学术水平。从单一的造型媒介到总体性的跨媒介,这些鲜活创新让纸墨与光影等产生“活性”,融入当代感知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充分显示不同艺术门类间跨界融合的可能性,体现差异性与共通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张力。



根在传承,重在创新。造型艺术的提升是经济发展、工业现代化、材料媒介发展的结果。全息影像、沉浸式互动体验等数字技术赋能美术馆,给观众带来全新观展体验;数字敦煌工程引领文化遗产保护新可能;手机图像传感器从11万像素跃至呼之欲出的4亿像素,使得手机也能拍摄出高质量影像;依托移动互联网,摄影、绘画等传统艺术样式向新媒介场域迁移……丹青翰墨新章表明,要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大历史观,把握文化主体性;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积极探索造型艺术发展路径。



造型艺术在整个艺术家族序列里举足轻重,其理论评论工作在整个文艺评论中源远流长。墨上花开,从南朝时期谢赫的“六法六品”、庾肩吾的“三等九品”,到唐代张怀瓘的“神妙能三品”、朱景玄的“神妙能逸四品”和张彦远的“五等”,中国古代建立起较完备的书画艺术评价体系。“画学”从北宋翰林画图局所设教育机构经现代转型为今天我们所谈的一门学问。开中国美术写意性先河的宋代苏轼“诗画一律”论、奠定诗画比较现代模式的《拉奥孔》,是中西艺术批评史上常见的理论话语。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国际学界的明清艺术特别是画学研究受到现代化、全球化概念和“图像证史”方法的牵引。2010年高居翰出版生前最后一本专著《致用与娱情: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乔迅出版《魅惑的表面:明清的玩好之物》,2013年柯律格出版《藩屏:明代中国的皇家艺术与权力》,中外学者致力于探讨全球艺术史的关联及历史叙事、艺术社会学等,丰富了中国艺术史的样貌。更有一批成果聚焦新时代中国艺术话语体系建构,《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报告》《有意味的造型——图像时代造型艺术问题研究》《凝固的史诗:绘画造型的叙事性重建》《中国书法批评史·现代编》等著作和《恢复重建中华传统造型体系》《美术,还是艺术?——走出荆棘丛生的词语密林》《作为艺术学门类中层理论的“造型艺术”观念辨析》等文章反映了中国造型艺术理论建构的自觉;美术、摄影、书法等造型艺术多样呈现,吸引理论评论家、媒体对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体现“两个结合”的精品佳作加强阐释传播;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令济南、扬州等地画意更浓。从“艺术与科技”学科到“科技艺术”专业,到“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相继挂牌成立,造型艺术加速学科建设中产学创研的一体化发展,并经写意精神、舞台美术、影视语言等与其他艺术门类和文学、美学、人类学、科学等产生交集、跨界互动。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春意盎然,不止青绿。董希文的《春到西藏》、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詹建俊的《潮》等美术作品是对时代变革与发展的经典呈现。如今,从架上到大地,从共创到共情,造型艺术正进一步挖掘五千年文化精粹,体现时代态度、力度、深度和温度,在诗性写意中讴歌民族艺术的春天,在一日千里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历久弥新、续写华章。


文源-中国艺术报

文艺评论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何美,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连续9年参与《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编辑工作。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读书》《中国文艺评论》《电影艺术》《艺术百家》《艺术广角》《文艺论坛》等报刊发表110余篇文章。译作《丘吉尔:语言的力量》系清华大学出版社长销书。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文章创作者,不代表“湘见文艺评论”的观点和立场。

编辑|华 铭

编审|湘文达

组稿|湘文达

终稿|晨见闻

发稿|湘见文艺评论 编辑

举报/反馈

湘韵丹青文化中心

985获赞 211粉丝
文艺传承 以文化人
湘韵丹青文化中心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