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
未来,自动驾驶汽车有哪些丰富的应用场景?可以在什么范围内行驶?车里有没有配备安全员?如果出了交通事故,责任又该怎么界定?
北京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将迎来立法保障。主持人连线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郑飞,共同关注:自动驾驶来了,是怕还是盼?
当前自动驾驶在中国的发展
处于什么阶段?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郑飞:北京选择这样的立法时机已经非常成熟,从2020年9月开始,北京已经率先规划了全国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从立法政策的时机看,已经有几年的运作,比较成熟。
从技术角度来讲,现在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从L2到L3,现在技术路线已经成熟。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缺少立法推动,因为自动驾驶汽车它需要有路权,它需要有上路的特许,需要有相关的规范去规定。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
有何亮点?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郑飞:①它跟之前的名称是不一样的,它没有预设路线,实际上是给未来立法保留了一定的空间。
②坚持问题导向,把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全流程产业的堵点、难点等,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
③坚持发展和安全统筹兼顾,一方面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升级;另一方面必须要在安全之上来发展。
未来在自动驾驶领域京津冀要协同
意味着什么?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郑飞:我们国家其实有几大城市圈都市圈,京津冀协同实际上是说不仅仅北京市要发展自动驾驶汽车,未来通过不断地试点、不断地扩大,①它可以使自动驾驶技术能够普惠更多的人群、更多的地区;②它能够使京津冀更多融合成为一体,促进京津冀整个城市群的发展。
自动驾驶汽车里有没有驾驶人?
未来发展方向是远程的安全员吗?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郑飞:自动驾驶汽车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人的,一类是完全无人的,是更高级别的。
有人的自动驾驶,如果发生事故,它是由驾驶员根据不同的场景承担相应责任。
如果在开启自动驾驶的情况下,是由自动驾驶所有人来承担责任。完全的无人驾驶,就由车辆的所有人、管理者来承担相应的责任,要区分不同的场景。
未来的方向,肯定是完全的自动驾驶,远程由安全员来进行监管的,由云系统来驱动自动驾驶,安全员他们远程来监控,起监控辅助的作用。
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郑飞:这种场景有很多:首先,现在各地都在试点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景,包括像武汉等都已经开通了自动驾驶网约车。
第二个场景就是家用小汽车的场景,它可以开通自动驾驶的状态。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场景,比如在马路上行驶的自动驾驶清洁车辆,还有包括物流配送的驾驶车辆,以及工业园区等场景内的低速无人驾驶设备等,这些设备现在在试点地区已经逐渐进入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转自 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央视网
举报/反馈

光明网

1.8亿获赞 601万粉丝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
光明网传媒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