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教育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广州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下称《计划》),明确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不得在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和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到2026年,倾力培养市级家庭教育“名专家”10名、“名教师”100名、“骨干教师”1000名及数以万计的专业教师。
《计划》提出,广州将成立“广州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指导委员会”,统筹社会资源,共同做好协同育人指导服务工作。到2026年,广州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到2035年,构建形成广州特色的定位清晰、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在专业培养机制上,《计划》明确,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力争3年为一个周期实现全员轮训,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培训不少于18学时;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专家资源库,为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提供专业指导和智力支持。
《计划》提出要进一步规范家长学校阵地建设,做到“五有”,即有挂牌标识、有培训制度、有教学计划、有考勤登记、有完整档案。家长学校以“羊城家校学堂”“校门口家校学堂”“移动家校学堂”为载体,采取信息推送、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微课堂等多种方式,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或实践活动,总时长不少于8个课时。
针对家访工作,《计划》提出,各学校要认真落实家访制度,校领导带头开展家访;班主任按照实地家访与网络家访相结合、个体家访与分组家访相结合等方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家访;进一步推广“全员导师制”,施行科任教师有针对性开展家访。
《计划》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大力推广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有效模式、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积极推进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积极借助各类传播平台,深入宣传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政策举措、实际成效和典型案例;广泛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和正确家庭教育方法,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营造全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详情请查阅市教育局官网(https://jyj.gz.gov.cn/gk/zfxxgkml/bmwj/qtwj/content/post_9739870.html)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穗教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伍仞
举报/反馈

广州日报

1853万获赞 85.2万粉丝
最好看最好玩的新闻在这里与你分享!
《广州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