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内蒙古打响防沙治沙攻坚战,从一代代治沙人到“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再到向沙漠要效益,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色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左一为治沙劳模殷玉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壮观的“光伏长城”起伏在沙漠之中汇集成一片光伏蓝海,这个不久前启动的鄂尔多斯市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光伏长城”工程,将谱写生态效益、经济价值双赢的治沙新篇章。
“这‘光伏长城’不仅仅是‘生态长城’‘绿电长城’,更是‘产业长城、创新长城、富民长城’。”6月28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能源局副局长钟宇展这样评价。
记者看到,在光伏蓝海之下,翠绿的杨柴随风摇曳,枝头开出一朵朵淡紫色、艳粉色的小花。而在200多公里外的门克庆嘎查,一边是淡绿色的沙柳,一边是绿油油的土豆苗,沙生植物与经济作物在沙漠里和谐共生。
在沙漠里却见不到沙
对于当地人来说,如今沙漠里开出花、长出粮食的奇特景象,是70余载,内蒙古一代代治沙人,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出的防沙治沙人间奇迹。
“不治沙,人都没办法活。”今年50岁的李智华,出生在门克庆嘎查,在他的记忆里,这里曾是一片荒漠,当地人深受沙尘暴的危害。
2000年左右,当时的门克庆嘎查长阿文色林争取到国家治沙项目,李智华主动承担起1.5万亩的治沙任务。每天天还没亮,李智华和几户村民,带着水、炒米、饼子,背着沙柳苗、拿着铁锹就出发了,他们至少要步行半个多小时才能走到治沙点,他们半跪在沙窝里,种下一株又一株沙柳。
每到春季,李智华和村民就到沙漠里种树,有的沙柳枯死了就再种,如此反复了5年,才终于达成目标。
后来,当地又先后7次进行大面积飞播造林。如今,门克庆嘎查19万亩的荒漠已变成了连片成块的绿洲,植被覆盖率由不到12%提升至现在近70%,沙柳成林、杨树成海,羊柴、沙打旺、紫花苜蓿郁郁葱葱,农牧民家里种植的土豆、葵花长势也越来越好。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都分布在鄂尔多斯,而乌审旗更是全境位于毛乌素沙地腹部。
6月20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乌审旗乌审召镇,进入毛乌素沙地北部裸露沙地治沙点,当天下起了大雨,乌审旗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陈子亮感叹:“平时来这儿都热得很,今天倒是凉快,这场大雨也说明我们治沙效果不错。”
陈子亮向记者介绍目前已很难看到集中连片的沙漠,“这儿算是一片”。一眼望去,这片沙地也穿上了由沙障编织成的“格子衫”,郁郁葱葱的沙生植物长得有50厘米高。
在记者看来几乎相同的沙障,陈子亮却介绍说,根据沙丘不同的地形地貌,有平铺式沙柳沙障、沙柳低立式网格沙障、草方格沙障等十几种沙障模式,“在背风陡坡铺设立式沙障,在迎风缓坡铺设平铺式沙障”。
从《坚决打赢黄河“几字湾”毛乌素沙地治理歼灭战》的展板上,能清晰地看到乌审旗将149万亩裸露沙地划分为5个区域,按照“东西阻隔锁边、东部保护修复、南部产业振兴、西部精准治理、北部沙地歼灭”的工作方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意为“不毛之地”的毛乌素,如今苍翠满目,生机扑面。目前,乌审旗已完成治沙造林1064万亩,森林面积达到579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2.92%和80%。
“不能让沙欺负死”
六十载,三代治沙人,乌审人的治沙基因似乎与生俱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曾授予绿色乌审治沙群体“北疆楷模”的荣誉称号。
“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沙子欺负死。”今年58岁的殷玉珍是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人,从19岁至今,她与沙子“较劲”了30多年,种下了7万亩绿色长廊,获得了“时代楷模”“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中华环境奖”等整整一面墙的荣誉。
1985年,殷玉珍从山西嫁到乌审旗,第一眼望出去,她就绝望了。一个半掩在沙漠里的地窖是她和丈夫白万祥的婚房,方圆几十公里,没有第二户人家。家门口就是漫漫黄沙,一刮风就被沙子堵了门,风一停,全家人一起用铁锹把门口的沙一点点挪开。
殷玉珍记得第一批种下600多株树苗,最后只有10株成活,但她没有退缩,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风沙把树苗吞噬了她就再栽。为了植树她每年要穿破10多双鞋,种树用的铁锹、镐头、树剪换了一批又一批。
为啥有的树刮走了,有的树成活了?最后殷玉珍得出结论,要让树刮不走,就得先压风障。先种灌木,挡风固沙,还能蓄水保墒,保证树的成活。不断的挫折和失败,使她渐渐摸出了治沙造林的经验:层层设防、步步为营,先种上一排排的沙蒿,挡住风把流沙固定下来,再在沙蒿带中间栽植沙柳、杨柴、紫穗槐等灌木树种。
如今,经过殷玉珍改造的沙漠已变成了良田,长出的谷穗又粗又长,熬出来的米粥油亮亮。从“种树能人”到“致富能人”,殷玉珍带动周边群众积极治沙种树,当地涌现出30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240多户,家家年收入都不少于30万元。
认准了治好沙、用好沙这个目标,殷玉珍心里还有新打算,她说:“我想通过种树、种植、养殖的良性循环发展,不但向沙漠要绿色,还要向沙漠要效益。反正我是跟沙漠耗上了,这辈子跟沙漠‘没个完’!”
向沙漠要效益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把中国70余年治沙的探索与实践大致分为3个阶段:全民动员、进军沙漠的起步阶段;国家意志、工程带动的发展阶段;科学治理、提速增效的推进阶段。
“以前治沙是在沙里求生,现在要在沙里淘金。”乌审旗林业和草原局综合业务办主任霍飞鹏介绍说,乌审旗鼓励企业和农牧民做大做强林沙产业和生态农牧业,当前,农牧林草沙产业总产值达41.71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来自林草和生态种养殖的收入占比提升到70%以上,实现了从“绿富同行”到“绿富同兴”的转变。
采访霍飞鹏是在吃早饭的过程进行的,因为9点之后,他要赶往100多公里外的乌审召镇,查验治沙项目进度。采访的半个小时里,霍飞鹏的电话总是响,今年36岁的他,近一年来,几乎没有休过周末,最忙的时候一天只能睡3个多小时,他粗略统计,有时候一上午就能接打80多个电话。
“治沙项目基本都交给当地农牧民,目前发展的治沙大户将近300户。”霍飞鹏接听的电话也大多来自农牧民,他要详细解答每一户承包的治沙区域在哪里,能享受多少补贴,该如何规范治沙等问题,“同事们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听长’”。
如何实现“绿富同兴”, 今年40岁的刘二飞带领全村人交上了答卷。
“大家都叫我‘沙柳书记’,因为我能让沙柳条变废为宝。”刘二飞是乌审旗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党总支书记,“早年间,这里土地严重沙化。为了生计,村民们开始向沙漠进军,30年来陆续种下18万亩树木,其中沙柳面积达15万亩。”
2018年,刘二飞当上书记,他开始思考如何能向沙漠要效益,用经济效益反哺生态,经过长达一年的考察,他找到了最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子。
“沙柳具有‘平茬复壮’的特性,3-5年内如不进行平茬则会自然休眠死亡,平茬过后越长越旺。”看准了这一规律的刘二飞,2019年起,带领村民开办了生物质颗粒厂,他们通过平茬沙柳,回收利用树木枝条、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生产加工成为新型环保生物质颗粒,销售到全国各地。
“如今,生物质颗粒厂已配备各类生产设备32台,年产生物质颗粒燃料1万吨。”刘二飞告诉记者,如今乌兰什巴台村常住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免费安装了生物质颗粒炉,用烧沙柳代替烧煤,既环保又省钱,现在农牧民平茬后的沙柳,他都以300元一吨的价格回收,此外,农牧民也能用沙柳来换取生物质颗粒。
“我最高兴的是有一天卖了400吨生物质颗粒,货车一辆接一辆拉货,厂房的小院儿都停不下了。”刘二飞脑子里总是能不断冒出新点子,如今他又规划着把生物质颗粒做成生态木板用作家具材料,还要进一步从沙柳中制取甲醇燃料,从沙漠向航海领域进军。
同样,今年29岁的李孔也在向沙漠要效益,把不可能变成现实。
2014年,李孔跟随父亲一起来乌审旗时,才刚刚大学毕业,他从老家陕西靖边坐火车,又转大巴车,颠簸了两天才到,“当时觉得特别荒凉,连草都没有,光秃秃的。”起初,李孔只能住在当地村民留下的砖房里。虽然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远离城市生活的李孔,也少有业余生活,“想出去就到别的枣业基地转一转”。
“大家都不看好我们,不相信在沙漠里能种活枣树。”李孔记得,第一年,他们栽种了20多个品种,刚过完冬就死了十几种,“没想过放弃,我爸说只要能活一种就有希望”。经过多年的培育,针对治理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的沙地、梁地、滩地3种立地类型区,李孔和父亲通过嫁接手段培育出3种内蒙古独特蒙枣优良品系,成立了毛乌素枣业研究所,目前已经在乌审旗推广种植了5000多亩,在鄂尔多斯种植了4万多亩。
钟宇展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规划建设的库布齐沙漠400公里“光伏长城”和毛乌素沙地风电光伏“一廊多点”工程,将实现库布齐1200万亩沙化土地、毛乌素300万亩裸露沙地全面治理,容纳1.5亿千瓦总装机容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