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被戏谑为“职场新纪元”的时代,原本想象中00后会掀起一场“整顿职场”的风暴,没想到00后连职场都没进去。
不知不觉,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
近期,陕西一本科应届毕业生发视频吐槽求职过程,引发网友共鸣。
据悉,该女生所学专业为会计。在某平台上投简历,等了五天,要么“已读不回”,要么“直接拒绝”。最终,仅仅收到了两个面试机会。
看到这里觉得还不错,有机会就行,但这两个公司也完全是卧龙凤雏。
第一个公司底薪1100元,工作是跑外勤,另外给100元高温补贴,合计1200元。
这个季节,外面气温40多度,给100元补贴?
“说它没良心吧,还知道给你100的高温补贴,说它有良心吧,加起来也没几个钱。”
第二个公司是新成立的一个,也没有几个人,公司要求在家办公,底薪1800元。
“我是真的瑟瑟发抖,这公司它正规吗?”
剧情确实太离谱,所以是引起了大家的一致调侃,不到2天就有3.5万评论。
“公司要招的是20岁研究生毕业,这也会那也会,不结婚不生娃,父母不准病,不准请年假,月薪3000的完美员工。”
“本科怎么了,我今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入职保安,要不是我185,估计都不要我。”
“不用点进来我都知道是会计!包的!昨天面了个月薪1000的,我去了发现我们十几个全是本科。”
感觉世界颠倒了,拿着2000块的工资,我觉得我赚了。这样的反差也太大了吧!“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观念现在已经过时了吗?
本科毕业生入职保安,这样的新闻不再是个例,而是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一种缩影。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毕业生预计1179万人,比2023年增加21万人,创历史新高。这样一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涌入就业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毕业生数量的增长。新兴产业虽然提供了部分就业机会,但这些岗位要求过高,竞争也丝毫不弱。
有的企业因为改制等问题,缩减了招聘规模,甚至进行大规模的裁员。
现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但毕业生的能力是否都达到了企业标准,问题答案显然都知道。
很多企业反映,应届毕业生到岗后,能力与预期有较大差距,需要很长的适应时间,但适应之后又怕他辞职跑路,所以干脆直接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不然企业要承担的培养成本太高。
从毕业生的角度来看,有些人对期望薪资过高,然而市场提供的薪资水平往往无法满足其要求,这就形成脱节。也有一些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过于挑剔的情况下错失了很多机会。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招聘人员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如果现在不把握机会,一味好高骛远,结果往往会自食其果。
当然,这也不是说让每个毕业生都想尽办法就业,哪怕不合适也要就业,哪怕贴钱也要就业,这显然不行。
在市场的大形势下,准确定位好自己的价值,明晰自己的目标,这应该是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