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美国陆军利用在菲律宾军演的契机,在当地部署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曾引发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此举可与苏联当年在古巴部署中程弹道导弹的事件相提并论;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次短期的试验性部署,演习结束后“堤丰”便会撤回美国。如今,三个多月过去,“堤丰”确实准备撤离。
7月4日,法新社援引菲律宾陆军的消息报道称,美军原本计划在演习结束后撤离所有装备,目前正按计划进行。其中,“堤丰”号预计将在今年9月返回美国。巧合的是,近几天国内一直流传着关于“菲律宾北部因电子对抗而出现大规模停电和断网”的谣言。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可能是电子对抗失利导致美军对“堤丰”号的部署前景感到悲观,才决定撤出。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国内时不时会有展示国威的传闻,大家看了都很振奋,也确实起到了国防宣传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事件本身就是事实。
以这次“堤丰”系统和所谓的电子战为例,美军在退出《中程导弹条约》后,为了迅速恢复中程导弹打击能力,才以“标准-6”、“战斧”和MK-41垂直发射系统为技术基础,拼凑出了“堤丰”这一半成品。根据美国陆军的计划,这只是用来组建编制和过渡的临时装备,真正的目标是美国陆军自主研发并搭载双锥体技术的高超音速武器。
问题在于,六年时间过去了,美军各兵种开发的高超音速武器仍未成功,而战略前沿对中程战略武器的需求却日益迫切,“堤丰”不得不继续担当重任。这次“堤丰”部署在菲律宾,本来就是一种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主要是为了撑场面(本质上和之前DDG-1000短时间部署东亚没有什么区别)。
从4月抵达至5月参加军演期间,“堤丰”的表现相当尴尬。一方面,MK-41陆上牵引式垂直发射单元在菲律宾恶劣的道路条件下,暴露出机动性差的缺陷;另一方面,俄乌战争已经证明,常规巡航导弹在面对先进防空系统时,被拦截的概率很高,实际威慑力大打折扣。
因此,曾经备受瞩目的“‘堤丰’驻东亚打击圈”和“‘堤丰’反舰军演”,都没有了后续。尽管美国陆军未必原计划今年撤回“堤丰”,但糟糕的部署情况无疑是最终决定撤走的关键因素。
这两年,电子战的概念备受关注,各类剪辑的视频广受欢迎,但实际情况远比表面复杂。1994年,美国海军的一架舰载电子战机在黄海释放了虚假电子信号,导致国内空军雷达集体误判,数十架战机紧急起飞,颜面尽失,这其实只是初级阶段。现役的美国海军E-18G电子战机据称能够瘫痪美国半个东海岸,虽然有些夸张,但要瘫痪几座城市却不成问题。
各国未加防护的民用电子设备,在EA-18G和歼-16D这样的高端军用电子战机面前,基本上如同纸糊一般。歼-16D全力运转时,瘫痪数百千米范围内的民用设备轻而易举,但这本质上已与战争无异。
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现在欧美媒体肯定会24小时不停转播,全力争取舆论支持,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平静。实际上,当年歼-16D在珠海航展上亮相时,恰好也发生了一次短暂停电,许多人惊呼这是歼-16D所为。怎么说呢,这简直是低估了歼-16D的能力。
在战场上,不分敌我地破坏电磁环境其实很容易,但没有什么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在破坏对手工作环境的同时,确保自身电磁环境的通畅,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精准控制。
在和平时期与对手切磋时,如果失误导致周围大片民用区域停电停网,或者在自己国家的飞行表演中引发停电,这绝不是值得称赞的,而是精度不足、性能失控的表现。歼-16D如果真是这样糟糕的装备,当初问世时也不会那么惊艳,苏霍伊公司更不会不顾面子地大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