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小暑节气的到来,而根据“夏至三庚入头伏”的说法,在7月15日也就要“入伏”了。即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要来了。
那今年的三伏天有什么特点呢?是偏冷,还是偏热呢?我们不妨一起来提前了解下吧!
2024年三伏天的时间表。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作为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自古以来便是人们观察天象、顺应自然、调整生活节奏的重要时期。
三伏天的“伏”其实就是“藏伏”、“躲伏”的意思,因为在这个期间的气温高,非常的炎热,所以应该躲避炎热,蛰伏起来。
众所周知,三伏天又可以细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特有的时间划分方式,源于秦汉时期的干支纪日法。
其中初伏始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则位于初伏之后,通常为十天(若夏至与立秋之间有五个庚日,则中伏为二十天),而末伏则始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头伏和末伏都是十天,因此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就出伏了,至此三伏结束。
今年的三伏天自7月15日(初伏)起,至8月24日(末伏结束),共计40天。特别是在中伏这20天,往往是三伏天最热的,所以期间大家也要格外的小心。
二、今年三伏天的特点
1. 高温持续时间长。
今年的三伏天,虽然入伏时间相对来说变化不大,都是在公历的7月上旬。但是今年的三伏天还是来得有点早的,并且其持续的事假也比较长,整整有40天。
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的酷热天也比较长。其实在最近十年,基本上每年的三伏天都是40天哦,这也说明了这些年的三伏天都是比较漫长,难熬的。
再加上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高温天气可能更加频繁且持续。预计在整个三伏期间,多地将经历连续多日的高温酷暑,尤其是南方地区,湿热的“桑拿天”将成为常态,对人体健康构成不小挑战。
2.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除了持续的高温,今年的三伏天还可能伴随雷电、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比如在南方可能会出现洪涝灾害,而在北方可能会出现旱情等。
其实在近些年极端天气频发,这都已经成为了常态,并且可以预见,在后面这样的极端天气还会增多。
这些天气现象不仅加剧了气温的波动,也增加了防灾减灾的难度,要求社会各界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3. 南北差异明显
尽管整体上呈现高温态势,但今年的三伏天在南北地区的表现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北方地区可能以干热为主,而南方则更多地体验到闷热难耐的“桑拿天”。这种差异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等带来不同挑战。
三、今年三伏天是偏热还是偏冷?
这里我们先来说一下“冷夏”,它是气象术语,指的是夏季3个月(或2个月)气温显著低于多年平均值的情况。而且冷夏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灾害天气。
综合气象预测及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今年三伏天大概率将偏向于暖夏而非冷夏。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高温事件愈发频繁,今年三伏天也难以逃脱这一趋势。尽管短期内可能会有降雨或台风带来的短暂凉爽,但整体而言,高温仍是主旋律。
因此,公众应提前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关注气象预报,合理安排出行与生活,确保健康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