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个人和企业都产生和处理大量敏感数据,包括个人身份信息、金融数据、健康记录、商业机密等,如果这些数据泄露或被攻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对于个人而言,个人数据安全是保护隐私和个人权利的基础;对于企业而言,数据安全不仅是维护商业利益和声誉的重要措施,也是合规性和法律规定的要求。企业拥有大量的客户数据、雇员数据、财务数据等重要信息,如果这些数据泄漏,可能导致经济损失、法律责任、以及对企业声誉的负面影响。
01
什么是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是指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篡改或破坏的措施和实践,它涵盖了信息安全的所有方面,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密性:确保数据只能被授权的用户或系统访问,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取敏感数据。
完整性: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不被篡改或损坏,数据保持完整和准确。
可用性:确保数据在需要时可用,包括防止意外数据丢失或数据系统遭受破坏。
不可抵赖性:确保数据的来源和传输过程能够被追踪和核实,防止数据的发送者否认发送数据的事实。
02
数据安全风险有哪些?
我国是一个数据大国,根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据产量以8.1ZB位居世界第二,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1.57万亿元。在数字经济方面,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
伴随高速发展的也是高风险,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数据资产面临的风险:
1、数据泄露
数据泄露是数据资产面临的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危险之一。
由于系统漏洞、不安全的传输方式、内部员工的不当操作或外部攻击(如黑客入侵)等原因,一旦敏感数据(如客户信息、商业机密等)被泄露,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损害企业的声誉和信誉。
2、未授权访问
未授权访问是指未经授权的个人或组织访问了数据资产,由于权限管理不当、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或被破解、内部员工的恶意行为等原因造成的。
未授权访问可能导致数据被窃取、篡改或滥用,进而对企业造成损失。
3、恶意软件感染
恶意软件,如病毒、木马等,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电子邮件、下载的文件、不安全的网络连接等)感染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资产。一旦感染,恶意软件可能会破坏数据、窃取信息或使系统瘫痪。
4、物理安全漏洞
物理安全漏洞是指数据中心的物理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如门禁系统失效、监控盲区、设备盗窃等。这些漏洞可能导致攻击者直接侵入数据中心,窃取或破坏数据资产。
5、合规与法律风险
随着数据保护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在处理和使用数据资产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果企业未能合规处理数据,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罚款等风险。
03
如何防止数据安全风险?
近些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安全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安全问题频发。
2023年6月,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存在数据泄漏情况,其委托的另一软件公司研发的“基因外显子数据分析系统”,包含公民信息、技术等信息,涉及泄露数据总量达19.1GB。
2023年8月,一境外论坛发布题为“某教育站点70多万订单信息”的帖文,经查,该公司教务排课系统在账号密码传输前未进行加密传输,存在账号密码爆破的可能。黑客可通过爆破手段获取账号密码,通过访问导出大批量后台数据,造成数据泄漏。
杭州某电商公司核心经营数据频繁外泄,并被用于实施电信诈骗。经侦查,警方发现以王某为首的犯罪团伙,以应聘名义进入电商企业,通过在电脑植入木马病毒、远程控制的方式窃取数据,向境外电诈集团贩卖。
诸如此类的数据泄露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为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数据安全防护刻不容缓。
那么我们该如何维护数据安全呢?
国家层面来看,我国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对数据安全的监管也在持续加强,先后颁布实施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构筑了维护数据安全和促进数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保障。
企业层面来看,企业需要意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不遗余力地做好企业的数据资产,通过加强数据加密、建立完善的安全系统、加强员工培训。建立常态化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等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个人层面来看,可以通过定期更新软件、使用防病毒软件、加密敏感数据、安全浏览等措施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