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海洋与湿地

近日,一则#浙江丽水老板娘一天卖出200多斤知了,日收入轻松过万#的消息冲上热搜,网友直呼羡慕。这位忙着数钱的老板娘也因此获得一美名:知了市场的“知了皇后”。视频中,乐开了花的老板娘向大家介绍到,“(知了)于6月20日左右开始上市,销量还可以。今天(7月2日)销掉了200来斤。刚上市的时候,剥好的(知了)要卖400块钱一斤,现在剥好的是170元一斤,没剥好的90块;知了多了就便宜了,7月10-15号差不多最低价”。日销200多斤,日入过万,“知了”成了名副其实的“金”蝉。无论是油炸、红烧还是蒜香,丽水人特爱这一口,知了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这位老板娘卖了30多年知了,她自己也坦言被惊到了,想必是头一回创下此高收入记录。

图源:掌闻视讯

视频展现的是热闹异常的夜市,小摊小贩们都竞相忙碌着,知了们就在这样的热闹中沦为人们的锅中肉、盘中餐。有网友表示担忧,“这么个吃法,会不会天热都听不到知了叫啊!”“每天200多斤,是不是有点离谱啊!这过不了多久直接绝种了。”

2023年6月底,也有媒体报道了“炸金蝉成烧烤摊新宠,江苏‘金蝉小镇’农民种蝉每亩卖八九千元”一事,引来社会广泛关注。据报道,江苏一小镇深夜金蝉交易点遍地都是,收购商一晚花40多万元收购两吨金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

无蝉不夏天。蝉,夏天最热烈的歌者。伴随着炎热,它们把盛夏颂唱得沸腾而欢乐。天气越热,蝉鸣越响。

炎炎夏日,明晃晃的阳光,树影斑驳,那一声声蝉鸣点缀了整个夏天,缤纷了童年时光。这样的野趣,在一些人眼里变成了商机,而促成和助长这一商机的,很大程度上便是人们对于野味的口腹之欲。在浙江、山东、江苏等地,油炸知了猴是广受欢迎的美味,知了猴串也在成为烧烤界的新宠。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开始食用金蝉了,以蝉入馔乃是古人之风,在甲骨文中即有蝉字出现。据说曹植写了一篇《蝉赋》,记述了蝉一生遇到过各种天敌,最后遇到最厉害的“天敌”竟是厨师:“委厥体于膳夫,归炎炭而就燔,”文中记述了关于火炙烘烤金蝉的过程。烧烤知了,似乎是古今都流行的吃法,南北方也差不多。除了烧烤,人们还不断解锁新吃法,并乐此不疲。一些商家将知了制成各种产品,如知了茶、知了油等,进一步刺激了对知了的需求。

市场上供应的蝉,不光有野生的,很多是人工养殖的。

  • 捕食蝉的潜在风险

1. 捕食、买卖知了违法吗?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编制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通常称为‘三有’保护动物)中,一些种类的蝉明确被列入,在 2023年6月26日发布的新版名录中,又新增了一种蝉。由此,盲目私自捕捉和贩卖野生蝉类可能会涉嫌触犯法律。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来源:政府网

2. 蝉的生态功能:过度捕捉知了的生态环境危害

据悉,野生知了被多种动物捕食,如蜘蛛、蜥蜴、鸟类等,因此在自然界中数量并不多。人们大量捕捉野生知了,不仅会破坏生态平衡,也会影响知了的繁殖,导致它们更加稀少。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而知了作为自然界的野生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生态系统中,一环扣一环,知了少了,其食物链的临近环节自然会受到影响,生态也会失衡。具体说来,


可持续性方面,对于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利用,应当考虑到其可持续性。如果不加管理和控制地进行捕捉,可能会导致知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衰竭,影响未来的供应和生态平衡。


生态影响方面,大规模捕捉知了可能会影响其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知了在生态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的大量捕捉可能导致当地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种群的变化,甚至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蝉是植食性昆虫,其主要食物来源是树木的汁液和植物的汁液。它们使用特殊的口器(喙)吸食树木的汁液,而不会直接捕食其他昆虫或植物。蝉在幼虫期主要生活在土壤中,以树木的根系汁液为食。成虫则通过吸食树干和树叶上的汁液为生。


食物链的影响来看,蝉作为植食性昆虫,如果其数量被大量捕捉或者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会导致其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群体(如食肉昆虫、鸟类等)的食物来源减少,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讲,蝉在生态系统中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促进土壤通气和有机物分解,参与植物的传粉过程等。如果蝉的数量显著减少或消失,可能会对这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影响,间接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笔者注意到“海洋与湿地”平台曾经报道过一篇蝉与水文的文章《生物奇迹:蝉洞探秘 —— 布鲁德第十代蝉对径流与地下水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蝉群出土后,它们留下的蝉洞成为土壤中的表面连接大孔隙,使得降水可以迅速进入土壤剖面,并流入更深层次和浅层地下水水位。这些蝉洞作为通道,增加了降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对于径流动态、土壤和地下水充水和质量、营养循环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蝉在一些地区被作为食物和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但要谨慎处理针对这种动物的大规模的捕捉和利用,以避免对生态平衡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


3. 食用知了的安全隐患


蝉营养价值高,蝉蛹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酸和少量卵磷脂、脂溶性维生素等,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口感独特;蝉蜕(知了猴)可作为中药使用,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风疹、小儿夜啼等疾病或症状。


虽说知了营养丰富,但野生知了并不是纯天然的健康食品,其体内可能寄生着病菌和虫卵,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理性消费,科学养生,切莫盲目跟风,贪一时的口腹之欲,埋下健康隐患。


  • 蝉是益虫还是害虫?或者说,蝉是好是坏?


大自然的中的“害虫”“益虫”一说,都是由人类主观判断或根据实际需要来定义的,自然界自有其运行的法则和平衡之道,不存在好坏益害。存在即合理。害虫或益虫,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是讲昆虫对环境对人类影响如何,是人类根据自己的好恶确定的。


从蝉的生活习性来说,它们主要依靠吸食树干或根茎等植物汁液来生存,又把卵产在树枝里,让树枝枯死;其幼虫钻入地下,寻找树根并吸食汁液,进行生长和发育,其强大的咀嚼器官咬断树木的根部,威胁树木生存;出土后无休止地鸣叫,炎炎夏日让人感到聒噪,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蝉是不折不扣的害虫


但蝉富含蛋白质,是许多人喜爱的美味;蝉鸣季节,让许多鸟类和昆虫得到了食物,养活了一大批生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虽充满讥讽之意,但也是食物链环环相扣的生动写照。从这个角度讲,蝉是自然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对于蝉,说它是不折不扣的害虫或者“大坏蛋”,似乎又有些过分。怎么说呢,由于人类感情丰富,对蝉也凭着个人心性褒贬不一。这一点,从诗句中便可窥之一二。有将蝉寓意为具有高尚情操,或空有抱负不得志者;亦有许多对蝉只聒噪污浊充满讥讽和贬损的;更多的是对蝉鸣的生动描绘,“咏蝉”或寄情于景,或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长风翦不断,还在树枝间。


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

......


笔者看到这样一种诠释:

蝉,通常称“知了”,因与佛家用语中“禅”的音相同,而被寓意为“知了”:知是智慧,了是觉悟。


蝉即禅,禅意人生。人生如蝉,亦如禅。


关于“蝉”与“禅”之间的关系,有人留下这样一首妙诗:


要悟禅机先悟蝉,知了二字莫轻言。

禅本无形依万物,蝉虽草虫历千险。

意乱清音增烦恼,心静蝉声伴安眠。

若有若无随心性,蝉声便是无字禅。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声声叫着夏天……”蝉声陪伴了多少人的童年,承载着美好的儿时时光与欢乐回忆。伴着蝉鸣写作业、吃西瓜;树林里抓蝉、捡知了猴.....蝉伴随着好多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夏天,喧闹而缤纷,快乐而自由。


这么来看,蝉并不是一无是处。甚至,蝉是人的心灵寄托。


  • 蝉所面临的风险


蝉的生存非常依赖高大的树木,因为高大的树木不但能够给足够多的蝉提供栖息地,还能为其提供食物,而且大树的树根盘根错节,蝉的幼虫进入土壤后,不需要很费力就能找到可进食的树根。但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原本的森林减少了,一些高大树木遭到人类肆意砍伐,蝉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和道路建在了原本的农田和林地之上,导致树木数量锐减,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硬化地面越来越多,蝉的幼虫落到地面后,无法及时钻入地下,也就无法成活。


由于气候变化,许多地区的温度和降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于包括蝉在的很多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都产生了影响。此外,农药使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无论果园还是公园、道路两侧的绿化树木,杀虫剂等农药的大量使用,都会导致蝉卵无法孵化或者蝉直接死亡。


笔者认为,面对知了市场繁荣带来的商机,我们需时时警醒、保持理性,秉着负责任的态度,保护野生知了、呵护自然生态,推进规范养殖,在商业利益与生态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文仅代表专家本人观点。欢迎留言、点评、批评、讨论。)



THE END


湿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 | 田文杰
审 | 绿茵

编辑 | Samantha

【参考资料】

浙江丽水老板娘一天卖出200多斤知了,日收入轻松过万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2744749186060771186

吃“知了猴”要注意什么?大量捕捉是否影响生态?快看专家解读
http://www.yzwb.net/zncontent/3034687.html

举报/反馈

中国绿发会

103万获赞 39.8万粉丝
公益基金会,践行生态文明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