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淼 通讯员 周阳
7月2日,平江县伍市镇大滩村的天空已经逐渐放晴。这一次,经暴雨洗刷后的村庄并没有变得整洁,从山上流淌下来的黄色泥土随处可见,尚能感受到昨日的惊险。
“我们搬出来才半小时,灾害就发生了!”56岁的村民杨艳华告诉记者,7月1日10时,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抢险突击队总队长汤维带领第四分队的队员来到她家,说有山体滑坡危险,必须立即撤离。当时,家中只有杨艳华和她的两个孩子,一个两岁半,一个11岁。
在突击队员的组织下,10时30分许,杨艳华和孩子被转移到地势高、不靠山的村民家。刚喘一口气,11时,随着一声轰响,山体滑坡发生,杨艳华及周围邻居家的多间房屋受损。受影响的5户13人因转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7月2日11时,记者跟随突击队第四分队来到大滩村进行“回头看”,确保转移人员未返回家中居住。
沿着村道行进,可以看到,地势高、不靠山的一边,三五村民坐在屋檐下谈论水情;而靠山这一边的房前屋后,不见人影,一片静默。
走进一户受损村民家中,桌上杯子里还有茶水,床上的夏被还未来得及收起。屋后更是一片触目惊心,从山上滚落的石头将墙壁砸出裂缝,黄色的泥汤顺着窗户流淌,地上都是黏稠的黄泥浆,墙面上的黄色印记记录着昨天泥水到达的高度。
(大滩村被转移村民的家里。于淼摄)
(大滩村被转移村民的家里。于淼摄)
“许多村民觉得雨停了、天晴了,可以回家了。然而,这个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梁盛发说,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太阳出来,温度升高,膨胀土壤中的水分不断蒸发,土层变得愈发松动,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暴雨前、晴天后,都是让我们更紧张的时候。”梁盛发说。
向村民讲清地质灾害的危害,并得到他们暂时不会返家的承诺后,梁盛发带领队员前往平江县瓮江镇仗义村查看情况。
在去往仗义村的路上,河流两岸的禾苗已经倒伏,道路旁不时可以看到从洪水冲到岸上的鱼。越靠近仗义村,道路越发泥泞。
仗义村党支部书记余威武和几位工作人员一趟趟地搬运生活物资,将方便面、蜡烛、饮用水、消毒液等救灾物资运到木筏上,再由村里的志愿者送到每家每户,暂缓村民无水、无电、无法做饭的困境。
(暴雨后的仗义村。通讯员供图)
(仗义村村民运送物资。于淼摄)
(仗义村即将运送的物资。于淼摄)
(仗义村村民运送物资。于淼摄)
“仗义村受损严重,但没有人员伤亡。”余威武说。6月30日,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许淞与突击队一起来到瓮江镇,联合当地政府组织切坡建房的43户与其他处于危险地区的村民转移。
当天,仗义村正值暴雨,水位迅速上涨。晚上11时许,有住户不愿转移,将门窗紧闭。眼看水位已涨至房屋一楼,整栋房屋有被淹没风险,突击队与镇村干部采取果断措施,将2名受困群众转移至安置点。人员撤离不久,水位迅速上涨至二楼,幸亏转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发生灾情后,这2名村民对我们的态度一下就转变了,一直说感谢我们。”许淞说。
天空已经放晴,“回头看”仍在继续。突击队员们走在烈日下,身着筒靴,赶赴下一个乡镇。
【记者手记】
阳光总在风雨后
来到平江县,记者沿途看到河水呈土黄色,河流附近的房屋有一多半淹没在洪水之下,岸边可见漂浮的家电、木材、树枝等。
采访过程中,大多数人的声音是沙哑的,他们一边介绍情况一边接打电话。汤维的手机里,通话记录显示,一天约有400余通电话,短信箱里充满着“请回电”的字样。暴晒之下,他们的脸庞变得红红的。谈话间,他们的眼圈也常常是红红的,几次需要回避眼神,望着远处被淹没的房屋,通过深呼吸来调整自己的情绪。不经意间,大家总是小声呢喃:“没有人员伤亡,就是最好的情况。”
暴雨已停,行动未停。水位在退,生活在逐步恢复。从7月2日早上到晚间,手机信号也在一格格增加。在所有工作人员身着筒靴、迅速迈动的脚步中,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阳光总在风雨后。
举报/反馈

湖南日报

2560万获赞 89.7万粉丝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官方账号。
新湖南客户端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