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艳琳 编辑/赵乾坤)
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对大数据“杀熟”“自动续费”等问题进行治理规范。《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收费标准。
大数据“杀熟”现象在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屡禁不止。观察者网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大数据杀熟”关键词,已有高达7133条相关投诉。在旅游、出行领域,这些投诉主要涉及携程、飞猪、美团、同程旅行等在线旅游服务平台。
黑猫投诉平台 图源:数据截图
近年来,大数据“杀熟”已成为游客普遍热议的话题。今年1月18日,“飞猪被曝3人买同趟航班价格不同”话题冲上热搜。根据网友爆料,其预订的2月7日由河南郑州飞往广东珠海的航班CZ6489,由三部不同手机、不同账号来搜索该航班,显示出不同的价格:400元、481元和1330元。
而在消费者预订住宿时,平台的“杀熟”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今年4月,新浪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发布案例,网友小曾(化名)提前三个月在美团下单了五一的民宿,临近五一的时候却接到老板电话要求取消订单,原因是“他们不做这行了”。但小曾随后发现同一家民宿房价翻倍后的房源依然可以在平台查到,怀疑自己被“恶意砍单”,但依照规则只能获赔230元。此案例引发的“民宿涨价1500后被退单平台只赔230”话题,引发了大量网友的讨论。
无独有偶,就在去年国庆前,“携程回应民宿老板称被悄悄涨价2100”也曾引发网络热议,对此,网友们普遍认为,“平台故障导致价格数据错误”只是“甩锅”而已。黑猫面向网民展开的调查结果也显示,47%的网民选择的是“民宿恶意砍单”,紧随其后、占比达41%的人则选择了“平台监管何在”。
据观察者网了解,这是我国在行政法规中首次对差异化定价进行规范,明确了差异化营销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为前提,彰显市场公平。对此,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告诉观察者网,条例的出台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保证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对于旅游平台上早就应予以杜绝的大数据“杀熟”问题,将起到有效制止作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旅游政策法规中心副主任王天星也向观察者网表示,条例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表明了政府对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及其他科技型企业利用自身数据处理及利用方面的优势地位侵害消费者权益现象的重视,表明了政府对个别经营者滥用消费者信息实施差异化营销的明确态度。
但是,王天星进一步强调,一些科技型经营者特别是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擅自扩大对旅游者个人信息的收集范围、对旅游者进行个性化的画像并实施差异化定价,对善良、弱势的旅游者肆意开展“收割”以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本性,并不会因国家出台法规、政府表明态度就自动消失,只是会暂时收敛、收缩而已。“因为这些经营者会认真研究法规中的模糊性概念,如‘知情’‘同等交易条件’等,充分利用这些模糊性概念,与消费者、消费者组织、政府有关行政部门进行周旋,将自己的差异化定价认定为是不同的情形、不同的定价。对此,无论是政府有关行政部门,还是消费者协会,都需要认真对待法规的实施工作,聘请相关具有公信力的专家,密切观察市场动向,及时出手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以实际行动震慑不法经营者,确立法规应有的权威,为消费者放心消费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举报/反馈

观察者网

1.6亿获赞 427.9万粉丝
独立而负责任,从这里读懂世界
上海观察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